加强实验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升科学素养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b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还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时空,提供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探究 自主 合作 交流
  一、以疑入境,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学贵有疑”,学生能针对某一现象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也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如何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展现矛盾冲突,这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化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在引导学生探究“辨别淀粉”的实验时,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先出示一张“白纸”,告诉学生我能在上面变出字来。我往“白纸”上面喷上事先准备好的碘酒溶液,“白纸”上真的现出一些字来。我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为什么?这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了高潮,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到学生那飞扬的神采,那想一探究竟的神情,我知道自己创设这个情景的目的达到了。接下来,我顺势引导:想知道这个答案,学完这节课你们也可以成为“小魔术师”的。这样教学,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对这个“小魔术”的兴趣转移到本节课的实验探究中。
  二、留足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科学实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以学生原有的基础为前提,以学生是否真正自主探究、总结出科学结论为依据的。所以,这就要求在实验前,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看法,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或对有特殊想法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帮助他们在实验中构建新知。
  如教学《物体的浮沉》一课时,我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接着我提出:“谁有本事让沉的物体浮起来,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请你设计好实验思路。”一阵热烈讨论后,方案出来了:“我们组设计的是橡皮泥浮在水面的实验方案。先把橡皮泥捏成碗状,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到水面上。”“我们组想把铁皮做成盒子状,慢慢放入水面,我想会浮的。”“我们组设计的是墨水瓶停留在水中的实验,墨水瓶拧紧盖子放在水中会上浮,那么可向瓶中灌入少量水,盖紧放入水中试试看,如果还是上浮,就再往瓶里加水,再试试,假如瓶子下沉,就倒出点水,再试试,直至墨水瓶停留在水中间。”……这样层层引导,让学生把整个实验方案设计得详细、周密,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实验方案。这样的教学,师生共同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种质的飞跃。
  三、明确分工,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兴味盎然、跃跃欲试。如果没有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话,很可能出现争先恐后、七嘴八舌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有效性,我给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小组,并对各个成员下达了具体的任务。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各个成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大多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控制自己的讲解、减少无为的演示,还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当学生的做法不够科学,我也不急于纠正,而是留点时间让学生想一想,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如我在让学生做“辨别食物中的淀粉”时,一个学生在往马铃薯上滴碘酒后发现没有变颜色,而其他小组都有。我仔细观察了她们组的马铃薯,发现了这片马铃薯上有水分,可能是刚才同学不小心滴上去的,碘酒刚好滴在水上,不能直接渗入马铃薯当中。我提议先用纸巾吸掉上面的那层水分再试试,学生照做了,果然,她们的马铃薯也变色了。这样的教学,教师留给学生充裕的实验时间,并及时捕捉资源,适度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白了做实验要有耐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注重交流,引导学生得出准确的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每人在观察同一个实验现象后,由于认识水平、表达能力不同,描述出来的现象经常是五花八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它具有科学性、准确性。
  如学生在做“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并做好“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搅拌后高锰酸钾的状态”及“高锰酸钾水溶液的状态”的记录。一些学生对这三个阶段的时间把握不够清晰,还有一些同学表达能力不够强,因此这三个状态描述起来不够清楚准确。为此,我引导他们从水的颜色,变紫的范围,有无沉淀物这些方面加以描述。并提醒他们恰当地用上“逐渐、部分、向四周扩散、越来越、完全”等词语。经过这一番引导,大部分学生能用 简洁的语言较科学地描述出所见到的实验现象了。这样教学,学生经历了分析实验现象的过程、感悟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思想,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总之,在科学课上要努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去,只有带着学生们走进它的天地,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表现自己,相信自己,使科学课堂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美妙有趣的小天地,才能让深奥枯燥的科学道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使理性的科学彰显着人文的光辉。
其他文献
Defamiliarization referred as the instrument t prolong the aesthetic process of literary work can be realize by the words of estrangement.This paper thus focus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普通高校“扩招”给技工学校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在生源上,由于选择余地变小,入学学生质量相对回落;在教育教学上,带来了老大不小的难度;在培养成果上,影响出人才的水平.最终给中
城市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复杂、用电量大、负荷密集程度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为了适应配电网的发展,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和用电管理
你是否想过,有一天汽车再也不需要车钥匙了.我们也不用再担心车钥匙丢了会怎样.日前,美国新思国际(Synaptics)公司宣布,将很快把Natural ID指纹传感器整合到车辆当中.这也就
对新种小囊兜兰Paphiopedilum globulosum与新变种扁球兜兰P. micranthum var. oblatum作了描述与绘图.两者均为采自云南东南部的栽培植物,与硬叶兜兰P. micranthum近似.但小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n exploration on human value of struggle for the artistic concentration of Hemingway’s view of life based o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
期刊
【摘要】高中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本文拟根据“回归语篇——语境化词块——语篇中学用”的三步法,探讨以语篇为依托,在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中应用词块教学法来提高高一学生词汇学习效率和语言输出能力。  【关键词】英语新课程标准 词块教学 策略 语言能力  我们常发现学生的词汇积累存在不足之处:易遗忘,看不懂文章,写不出短文。如何使学生在词汇方面能有所突破,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摆在每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I.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Sylvia Plath As a representative of Confessional School,Sylvia Plath’s poems are thought as“glorious pain and sacred howl”.As 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