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酿汁预处理方式对其理化特性及酒酿馒头品质影响

来源 :中国粮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酒酿汁的不同预处理工艺(酒酿+麸皮;酒酿+米粥;酒酿+麸皮+米粥)对酒酿汁理化特性以及酒酿馒头的发酵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米粥、麸皮预处理工艺显著提高了酒酿汁酵母菌、乳酸菌数量.流变数据显示,米粥、麸皮预处理工艺提高了面团产气能力和最大膨胀高度,并且麸皮处理提高了面团持气性.米粥、麸皮预处理工艺增加了酒酿馒头的比容、弹性和回复性,显著减小了馒头的硬度(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酒酿+麸皮+米粥组馒头比容由2.6 mL/g增至4.0 mL/g,弹性由0.84%增至0.95%,酒酿汁预处理方式改善了酒酿馒头的食用品质.
其他文献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内涵为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学徒双重身份、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现代学徒制是对订单培养的深化,是产教融合的具体体现,是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现代学徒制自2014年 第一批试点以来,涌现了一批优秀试点单位,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互聘共用师资队伍流于形式、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导师考核制度不完善等。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如提高学徒制的认知度、增强企业积极性、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完善考核制度等,为现代学徒制的推
基于现代化信息教育背景之下,多媒体技术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讲解中职机械教学课程时,将多媒体技术有机的引入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中,贯彻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因而,本文以“中职机械教学”为研究对象,对于“中职机械教学背景之下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通过探索互联网+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将“互联网+”和3D打印深度融合,促进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和教学质 量的提升,同时将3D打印实践教学推向新的高度。以设备为基础、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数据分析与处理为核心、智能制造为最终目标,分析当前工业生产过程中智能制造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设计一套 智能制造管理系统用于工程实践教学,分析生产过程全生命周期闭环智能制造数据,探索智能制造的原理和生产特点,让学生理解其智能制造的实质,提高工程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全面素质教育贡献力量。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个行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中高等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1+X证书制度是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培养新型职业技能人才的全新措施,它对数控 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本文首先对1+X证书制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释,又说明了将1+X 证书制度引入数控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当前数控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数控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针对我国米粉原料质量不稳定、标准化差、专用品种不明晰等问题,选取我国种植广泛的12种籼稻,研究鲜湿米粉原料加工适应性及配米技术.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天优华占、中嘉早17号、中早39号适合加工鲜湿米粉.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直支比、脂肪含量、衰减值、最终黏度值、回生值、白度与米粉综合品质显著相关,核心指标的适宜范围为:总淀粉含量78.5~85.5 g/100 g、直链淀粉含量24.3~27.3 g/100 g、支链淀粉含量53.5~ 58.5 g/100 g、直支比0.44~0.48
全麦熟面加工过程伴随着各种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在不同制作阶段香气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揭示在熟面制作过程中气味物质的变化原因.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比较分析全麦粉、全麦生鲜面、全麦鲜熟面样品的挥发性组分.结果 显示,共定性识别出5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以醇类、醛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全麦粉制作成生面过程会加快全麦粉中脂质氧化或是氨基酸分解产生醛、醇、酯.煮制会使全麦面条中醛和醇的溶解和释放,并通过脂质氧化和热分解来调节酯和酮的浓度.以P <0.05且VIP
以即食膨化苦荞脆片为研究对象,选取喂料速度、套筒温度、螺杆转速、物料含水率为影响因素,以膨化度、密度、硬度、酥脆性、色差、黄酮保留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构建综合评分回归方程,优化后得到挤压工艺参数优化范围:喂料速度为10.4~11.3 kg/h,套筒温度为115 ~118℃,螺杆转速344~ 358 r/min,物料含水率为23.8% ~25.3%,在此范围内选取喂料速度为11 kg/h,套筒温度为116℃,螺杆转速为350r/min,物料含水率为25%,该条件下生产苦荞脆片的
采用糜子粉及糜子淀粉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湿热处理对不同含水量(20%~35%)样品颗粒形态、晶体结构、成糊特性、热力学特性、膨胀度、透明度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改性后的样品颗粒发生了局部糊化,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晶体类型仍为A型结构,但结晶度增加.湿热改性的糜子粉及淀粉的起糊温度显著提高,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破损值及热焓值降低,膨胀度和透明度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这些现象说明湿热处理能够改变糜子粉及其淀粉的理化性质,为其扩大应用范围提供一定的指导.
以发酵麦麸阿魏酰低聚糖(Feruloylated oligosaccharides,FOs)粗提液为原料,研究Amberlite XAD-2大孔吸附树脂结合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对发酵麦麸FOs的纯化工艺和效果,同时考察分离纯化后发酵麦麸FOs对斑马鱼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表明:Amberlite XAD-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发酵麦麸FOs的最佳吸附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4.0 mg/mL,上样液pH 4.0,上样体积40 mL,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83.76%;最佳的解吸条件为:乙醇体
控制冷等离子处理仪的功率参数,处理高水分玉米籽粒60 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玉米样品外观及内部结构形态.结果 表明,经冷等离子体处理的实验组相比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籽粒表面产生明显褶皱及刻蚀,且冷等离子处理仪功率越高,表面褶皱越明显;实验组玉米胚乳结构中,原本排列致密有序的淀粉颗粒经冷等离子处理后间距增大,颗粒间基质蛋白会裸露甚至断裂,而等离子处理对胚部结构无显著影响.冷等离子处理可破坏玉米表面蜡质层,有助于玉米内部水分向外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