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拖鞋可以有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到班里去看早读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穿了一双拖鞋。我凶巴巴地叫那个学生把拖鞋拿出来,要用剪刀把它给剪了。那个学生低着头提着一双拖鞋到我前面说:“老师,可以给我一个机会说说吗?听完后你再剪我的拖鞋吧。”看他提着一双崭新的拖鞋,低沉的声音里透出一丝哀求之意,我给了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老师,昨晚放学回家,过马路的时候,出现了一点交通意外,我的后脚跟受伤了,很疼很疼,根本穿不了其他鞋,所以只好穿拖鞋回来了。老师,对不起了,我不是故意的。”听完学生的解释,我心里很过意不去,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太严重了,赶紧叫学生把裤脚拉开,一看果然有一个很大的伤口。鉴于这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我特许了他后面几天穿拖鞋。
  回到办公室,我脑海里回想刚才那件事,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时冲动,险铸大错。“可以给我一个机会说说吗?”的声音,让我意识到平时看的现象背后或许有看不到的真实:迟到的学生可能是在路上骑着自行车飞驰着赶到了学校,但还是没有赛过上课铃声;上课睡觉的学生也想认认真真听课,但是生病了,实在支撑不下去,去请假担心班主任不批还说“装病”,只好趴在桌子上睡了。
  孩子在无意间或者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违反了规定,犯了所谓的“错误”的时候,多么希望别人能够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从而获得一点点包容和理解!我们为什么急于定论,不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呢?
  (作者单位:广东罗定市罗平中学)
其他文献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中国人家中做客,这家两岁多的小宝宝在客厅里跑动,不小心被椅子绊倒,大哭起来。妈妈赶紧跑过来抱起小孩,一边拍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心理学家见此情景,十分认真地对这位母亲说:“这跟椅子没关系,是他自己不小心撞到了椅子,是他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而并非是椅子的错。你应当让他知道,他错了,责任就应当由他自己来负。这样他长大后就会慢慢懂得,在他与这个
在成吉思汗的诸子、诸媳中,拖雷(1193~1232年)和唆鲁禾帖尼(?~1252年)是两个值得给予注意的人物。他们是当时新兴的蒙古贵族阶级利益的聪明的代表者。为了初建的蒙古帝国的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