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中所产生的最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那如何去爱学生呢?结合特级教师和特级优秀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加之自己平时教学管理中的经验,我认为只有“爱得深、爱得真、爱得严”,才是使学生成为跨世纪挑战者的最好出路,应该相信只有教师全心全意的付出,才能有学生真心真意爱的回报。
一、爱得深——深入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大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为教师,我们热爱学生,绝不能仅仅是为“爱”而“爱”,而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为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起点和前提条件,我们班主任要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既爱“金凤凰”,也要爱“丑小鸭”。
我班的王冠同学不但是学习上的后进生,而且还有个马虎的坏习惯,做事总是丢三落四,有时悄悄地跟他说了不算,利用政教课旁敲侧击也不行,我终于有点按捺不住,狠狠地把他训斥了一顿,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他轻易不敢马虎。但是一连两天,王冠都不敢正眼看我,我心想:“唉,这不是好现象,现在他的心可能受了很大的触动,不行,我得找个机会夸他几句。”他做作业时,我走到他跟前举起他的作业本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今天王冠同学的字写得很端正,作业做得很认真,没有一个做错的!”放下本子,我较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这一拍,传递着老师的爱意与理解,拉近了由于两天前的训斥而疏远的距离,消除了由于训斥而产生的隔阂。
二、爱得真——真心服务学生,做学生的“勤务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同志做事的原则。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我热爱学生的宗旨。只要能做到,我认为没有管不好的学生,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面对当前的创新教育,绝不能在学生面前“摆架子”,以免扼杀学生们的个性,而应该和学生真心交朋友,真正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很难,更难的还在于“后进生”的服务工作。我认为,服务一个“后进生”使他进步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使他成熟同样光荣。如何服务“后进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高低的天平,也是判别一个教师教育能力高低的尺码。陶行知曾告诫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教师一定要让所谓的“差生”挺起胸膛,除了平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外,还应该时时帮助他,真心、平等地服务于他,常常让他们的“脑神经”受到爱的刺激,不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让他们体验到老师是真心服务他们的。记得一位优秀教师曾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伟大的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爱,是圣洁的爱,是开启心扉的金钥匙。”
三、爱得严——严格训练学生,做学生的“严导师”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强调教师对待学生要有“父母般的情感,要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严酷”。俗话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严而有方”,取得好的教学成果。不懂而教,是不称职;懂而不教,是失职;教而不严,是渎职。
“严师出高徒”,严要有榜样,让学生看得见,学得像,做得到。我在新学期开学不久,上了一堂高二“空气质量报告”的观摩课,课后其他教师对我一丝不苟的板书、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殊不知,为了写好板书,我认真做了准备,足足写了上百次;为了能制作出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我向行家多次请教,认真学习,消化吸收,才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为了指导好解题,我也是把文章读了不知多少遍,查了不知多少资料……假如连老师自己都写不好化学用语,怎么给学生示之以范,指导学生写呢?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自己得读好;指导学生解题,首先自己得弄懂;指导学生探究,首先自己得明了。否则,无论多么想教好,多么严格认真,也严不到点子上,出不了好成绩,只有老师严得合理,严得有度,才能出“高徒”。
“深·真·严”虽都不是三个新鲜的字眼,但如果教师能以“十分的深,十一分的真,十二分的严”走进学生的心田,为之架设“爱”的桥梁,用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片稚嫩的童真,用师德的雨露滋润每一枝可爱的蓓蕾,那么学生干涸的心灵也会得到滋润。我们也坚信教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爱得真、爱得严”,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跨世纪的“四有”人才,也才能使21世纪的创新教育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荷园中学)
一、爱得深——深入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大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为教师,我们热爱学生,绝不能仅仅是为“爱”而“爱”,而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因为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起点和前提条件,我们班主任要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既爱“金凤凰”,也要爱“丑小鸭”。
我班的王冠同学不但是学习上的后进生,而且还有个马虎的坏习惯,做事总是丢三落四,有时悄悄地跟他说了不算,利用政教课旁敲侧击也不行,我终于有点按捺不住,狠狠地把他训斥了一顿,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他轻易不敢马虎。但是一连两天,王冠都不敢正眼看我,我心想:“唉,这不是好现象,现在他的心可能受了很大的触动,不行,我得找个机会夸他几句。”他做作业时,我走到他跟前举起他的作业本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看,今天王冠同学的字写得很端正,作业做得很认真,没有一个做错的!”放下本子,我较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这一拍,传递着老师的爱意与理解,拉近了由于两天前的训斥而疏远的距离,消除了由于训斥而产生的隔阂。
二、爱得真——真心服务学生,做学生的“勤务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同志做事的原则。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是我热爱学生的宗旨。只要能做到,我认为没有管不好的学生,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面对当前的创新教育,绝不能在学生面前“摆架子”,以免扼杀学生们的个性,而应该和学生真心交朋友,真正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协调的发展。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很难,更难的还在于“后进生”的服务工作。我认为,服务一个“后进生”使他进步与培养一个“优秀生”使他成熟同样光荣。如何服务“后进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高低的天平,也是判别一个教师教育能力高低的尺码。陶行知曾告诫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教师一定要让所谓的“差生”挺起胸膛,除了平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外,还应该时时帮助他,真心、平等地服务于他,常常让他们的“脑神经”受到爱的刺激,不断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让他们体验到老师是真心服务他们的。记得一位优秀教师曾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伟大的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爱,是圣洁的爱,是开启心扉的金钥匙。”
三、爱得严——严格训练学生,做学生的“严导师”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强调教师对待学生要有“父母般的情感,要和蔼而不放纵,严峻而不严酷”。俗话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严而有方”,取得好的教学成果。不懂而教,是不称职;懂而不教,是失职;教而不严,是渎职。
“严师出高徒”,严要有榜样,让学生看得见,学得像,做得到。我在新学期开学不久,上了一堂高二“空气质量报告”的观摩课,课后其他教师对我一丝不苟的板书、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殊不知,为了写好板书,我认真做了准备,足足写了上百次;为了能制作出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我向行家多次请教,认真学习,消化吸收,才达到如此高的境界;为了指导好解题,我也是把文章读了不知多少遍,查了不知多少资料……假如连老师自己都写不好化学用语,怎么给学生示之以范,指导学生写呢?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自己得读好;指导学生解题,首先自己得弄懂;指导学生探究,首先自己得明了。否则,无论多么想教好,多么严格认真,也严不到点子上,出不了好成绩,只有老师严得合理,严得有度,才能出“高徒”。
“深·真·严”虽都不是三个新鲜的字眼,但如果教师能以“十分的深,十一分的真,十二分的严”走进学生的心田,为之架设“爱”的桥梁,用师爱的阳光温暖每一片稚嫩的童真,用师德的雨露滋润每一枝可爱的蓓蕾,那么学生干涸的心灵也会得到滋润。我们也坚信教师对学生只有“爱得深、爱得真、爱得严”,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真正跨世纪的“四有”人才,也才能使21世纪的创新教育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荷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