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称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没去哈佛大学

来源 :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q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fter gradua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Warren Buffett applied to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They told me I was to get interviewed in a place near Chicago,” the iconic investor recounts in HBO’s “Becoming Warren Buffett”. “I got there and they interviewed me for about 10 minutes and said: ‘Forget it. You’re not going to Harvard.’”
  Buffett’s first thought was, “What do I tell my dad? This is terrible.” But, he says,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rejection opened the door to Columbia. Later that summer, while looking through a catalog for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Buffett recognized the names of two professors: Benjamin Graham, the father of value investing, and David Dodd.
  “I had read this book”Security Analysis“by the two of them, so I wrote them a letter in mid-August,” Buffett says. “I said, ‘Dear Professor Dodd. I thought you guys were dead, but now that I found out that you’re alive and teaching at Columbia, I would really like to come.’ And he admitted me.”
  “Ben was this incredible teacher. He was a natural and he drew us all in,” Buffett says of Graham. “It was like learning baseball from a fellow who was batting 400. It shaped my professional life.”
  It was Graham who taught him “the two rules of investing” that Buffett has lived by throughout his massively successful career.
  “Rule number one: Never lose money,” Buffett says. “Rule number two: Never forget rule number one.”
  在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后,沃伦·巴菲特申请了哈佛商学院。
  这位投资大师在HBO的节目《成为巴菲特》中回忆道:“他们告诉我要在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地方面试我。我去了那个地方,他们面试了我大概10分钟,然后说:‘算了吧,你去不了哈佛。’”
  當时巴菲特的第一个想法是:“我该怎么告诉我爸爸?这太可怕了。”但是他现在却说:“最后证明,这是发生在我身上最好的事情。”
  哈佛的拒绝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哥伦比亚大学的大门。在那个夏天稍晚一些时候,巴菲特翻阅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目录时发现了两位教授的名字: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
  股神巴菲特称人生最美好的事就是没去哈佛大学!
  巴菲特说道:“我读过他俩写的《证券分析》,因此我8月中旬的时候给他们写了一封信。我说,‘亲爱的多德教授。我本以为你们俩位已经去世了,没想到你们还活着、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我真的很想当你们的学生。’后来他就录取了我。”
  巴菲特评价格雷厄姆教授时说道:“本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老师。他的教学润物无声,使我们所有人都沉浸其中。就像跟棒球队里一个能打400码远的小伙伴学习一样。那塑造了我的职业生涯。”
  巴菲特正是依靠格雷厄姆教他的“投资的两项原则”,建立起了自己成功的事业。
  巴菲特说道:“第一条原则,永远不要亏钱。第二条原则,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本文从在世与看的关系入手,探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之间的共同点:二者都对传统哲学中图像化的认知模式予以了批判。通过回溯认识论传统,指出这种图像化的表征模式源于某种狭隘的“符合论”,正是它造成了我们对“看”奠基于“在世界之中”的生活世界的遗漏。然而,在此基础上,二者又呈现出各自的方法论和哲学旨趣的差异: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对“看”进行了深层的生存论的整体建构,因而
“夸夸群”, 真的较真你就输了  近日,各类“夸夸群”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在“夸夸群”里,无论发什么都会收到别人的夸奖和赞扬。“夸夸群”火了,其他高校也纷纷跟进,最近就有群聊名称中含“交大”“天大”“同济”等高校的截图被网友贴出。专家表示,这种方式虽然能让人获得一定的心理满足,但年轻人遇到压力时应该选择更健康的排解方式。  似乎每一个人都需要被人夸赞,一旦被别人夸赞就觉得开心,遇到挫折或心情不佳时被
关键词自然科学 人文精神 熵增原理 道德行为规范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按照霍奇森的观点,大多指自然科学。从通俗意义上讲,科学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和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并形成系统的知识。科学精神则反映了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对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观念和态度。相应来说,人文精神是人们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蕴含于
金秋九月,喜事连连。当我们同全国人民沉浸在喜迎新中国六十华诞之时,作为办刊人、作者、读者,迎来了自己钟爱的刊物——《教育实践与研究》十周岁生日。9月21日至23日,《教育实践与研究》通联工作会议暨创刊十周年庆典在石家庄市举行。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宋思洁、窦才、赵平均、宗树兴等领导同志与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和来自各县、市、区的通讯员一起总结办刊成绩和经验,策划未来。会议开得热烈、务实、和谐、圆满、成功。
At first glance, these photographs seem to show a scuba[水下呼吸器] diver[潜水者] exploring the depths of an underwater world. But if you look more carefully you will see a tree, a bridge and even a park benc
我  席慕蓉  我喜欢出发,喜欢离开  喜欢一生中都能有新的梦想  千山万水,随意行去  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么方向  我喜欢停留,喜欢长久  喜欢在园里种下千棵果树  静待冬雷夏雨,春华秋实  喜歡生命里只有单纯的盼望  只有一种安定和缓慢的成长  我喜欢岁月漂洗过后的颜色  喜欢那没有唱出来的歌  我喜欢在夜里写一首长诗  然后再来在这清凉的早上  逐行逐段地检视  慢慢删去  每一个与你有着关
关键词:识字;跟踪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9-0061-02    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遗忘率?两年来,我对本班10位小学生的识字能力进行了跟踪调查与分析。  第一次测试的情况:鉴于新课程识字量特别大,小学生往往边学边忘,而许多没教过的字却无意中认得的情况,我于200
Today, when you are about to board an American airliner, you have to prepare for two possibilities: one, the overhead bin above your seat is full and you have to stow[裝载] your carry-on bag elsewhere.
内容提要 儒家人性论的发展在先秦、宋明和清代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时代特点。孔子认为人性善恶取决于后天习染,孟子强调道德修养源于先天善端的涵育,荀子以为理想人格的形成依靠后天的礼法教化。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等在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整体架构下,强调通过涵养德性、变化气质成就理想的道德人格。戴震、王夫之等人均强调后天的教育对善性养成的重要性。儒家人性论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个人修养和国家德治的重大思想指引,
内容提要 权力是以大一统为特征的传统专制社会的第一商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特征;它的交换价值即它所支配的所有资源的使用价值;权力商品的生产分为两部分:合法性象征的生产和符号体系的生产;权力买卖者之间的关系是经济人之间的博弈;腐败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腐败是皇帝为了得到“忠心”必需付出的代价。  关键词 大一统 专制王权 权力经济 腐败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