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分析

来源 :安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用于评价乳腺癌病人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NAC)乳腺癌病人68例,于化疗周期结束1 d内行空芯针穿刺病理学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疗效标准将其分为有效组[47例,26例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无效组[21例,13例疾病稳定(PD)+8例疾病进展(SD)].联合首诊超声监测资料,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前后的乳腺肿瘤体积、边界、恶晕征等声像学特征和血流丰富(AdlerⅡ级+Ⅲ级)率、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速度(PSV)等血流动力学特征差异.同时参照病理诊断结果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NAC疗效评价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果 有效组病人乳腺肿瘤恶晕征减轻率、边界清晰率均优于化疗前(P<0.05),肿瘤体积则明显小于无效组,且较化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有效组病人乳腺肿瘤血流丰富率、RI、PSV均明显低于无效组,且较化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乳腺癌病人NAC疗效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86.49%、51.61%、71.6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肿瘤的声像学特征与血流动力学特征可准确、客观地对乳腺癌病人NAC疗效进行评价,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影像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变化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经池州市人民医院临床证实且住院治疗的16例COVID-19病人的影像资料,分析病人的胸部CT表现并对比CT影像变化.结果 16例COVID-19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的特点,早期多为双肺多发,边界较清楚,以肺野外带为著;进展期表现为肺内病变范围的扩大,多肺叶的受累,肺的实变等;3例转归期表现为肺内病灶明显吸收,残存小叶间隔增厚及纤维化等;1例危重者两肺呈“白肺”改变.结论 COVID-
目的 通过分析呈现个体化方案成功治疗1例肠瘘术后进行性加重炎性肠梗阻的案例,为难治性、复杂性术后炎性肠梗阻提供规范的观察治疗思路.方法 对2020年11月3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例外院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人的病例特点、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例因常规保守治疗43 d失败的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人,通过抗炎、小肠梗阻导管肠道减压、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等其他对症治疗25 d后,临床相关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肠梗阻导管引流量显著减少、前白蛋白、CD3+和CD4+T淋
目的 探究宫颈癌病人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 1,ERCC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超敏反应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3例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化疗1~2周期后,统计化疗效果,以此分为敏感组(n=71)和耐药组(n=32),统计两组ERCC1 rs11615位点基因型分布及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铂类化疗敏感性与临床病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该类病人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20年1—2月4例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治的COVID-19病人的早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4例病例中2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范围为26~64岁,中位数为30岁.潜伏期在1~6 d,均为输入性病例.4例均有发热、咳嗽,1例有头痛,1例有全身酸痛、乏力,3例脉搏增高,3例血压增高.血常规中,1例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
目的 分析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卵巢癌病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亚型水平及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病人86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均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照组术后腹腔灌注化疗1次联合静脉化疗6周期,观察组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3次,并联合静脉化疗6周期,观察两组病人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1年内复发及死亡情况、治疗前后血清VEGF亚型水平及静脉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