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怕!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然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却经常对许多事物如雷电、黑夜、某些动物等感到恐惧。这就需要父母不断地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构建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父母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首先应该坚持两个原则:
  第一是接纳孩子的恐惧状态。当孩子对某些事物表现出恐惧的时候,也是孩子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这时父母的拥抱抚摸、柔声细语的安慰,会使孩子有一种被接纳、被保护的感觉,从而使恐惧情绪得以缓解。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恐惧回应为斥责或讥讽,或是把孩子置于他所恐惧的情境中不管不顾,都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心理,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弥合的伤害。
  第二个原则是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恐惧,否则将会把恐惧情绪传染给孩子。英国哲学家罗素对儿童恐惧问题做了专门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如果教育者没有恐惧感,孩子的恐惧成分会大大减少。因此,父母即使对某些事物感到恐惧,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克制,不把恐惧感表现出来。曾经有个女孩,特别害怕毛毛虫,原因在于她的母亲对毛毛虫很恐惧,在女孩的幼年时期,她母亲把这种恐惧感下意识地传递给了她。当这个女孩成年做了母亲以后,她意识到了母亲的恐惧给她带来的伤害,为了不把这种恐惧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她不仅用顽强的意志力克服了自己对毛毛虫的惧怕,而且在其他的事情上也表现出镇定自若。
  
  父母接纳孩子的恐惧以及不在孩子面前表现恐惧,能够作为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原则,其根本就在于如果父母坚持这两条原则,就已经为孩子的心理筑起了两道安全的屏障。在此基础上,父母就可以针对引起孩子恐惧的具体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用科学真理拨开想像迷雾
  很多情况下,孩子的恐惧心理是由于认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所导致的。这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浅显的道理,帮助孩子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儿子4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在卧室里玩,他用力关上卧室的门。我家阳台门正对着卧室的门,当时阳台门没关紧,儿子关卧室门的同时,一阵对流风把阳台门也关上了,发出“咣”一声响,儿子吓得大哭起来。我连忙过来安慰儿子,并给儿子讲阳台门为什么被关上了,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反复开门、关门。最后儿子终于听明白了,解除了恐惧心理,破涕为笑。许多孩子都害怕雷电、黑夜,这时父母可以买一些科普书籍,一边与孩子阅读,一边为孩子讲解雷电、黑夜等自然现象的成因,孩子对所惧怕的事物有了了解之后,恐惧感就会慢慢消失。
  
  战胜自己曾经的负面经验
  有些时候孩子恐惧心理的产生,是因为对某种事物产生了负面经验,比如孩子曾经受到过大公鸡的攻击,他以后看见大公鸡就会很害怕。在这种状况下,父母可以与孩子一道,慢慢接近引起负面经验的事物,并帮助孩子寻找经验中积极愉快的一面,弱化负面经验带来的不良影响。
  儿子3岁的时候开始上幼儿园,由于不能适应新环境,经常闹病,造成了对幼儿园的恐惧。最后,事情发展到儿子有半年的时间没有去幼儿园,一开始只要一提去幼儿园便大哭,最后连走路也要绕开幼儿园的门口。后来为了帮助儿子克服对幼儿园的恐惧,我经常有意识地给他讲幼儿园的故事,找一些有关幼儿园的图书给他看,慢慢地,儿子喜欢上幼儿园了,但是问他去不去,他总是很干脆地说:“不去!”有一天下班后,我带儿子从幼儿园门口路过,对儿子说:“咱们去幼儿园玩玩好不好?去溜溜滑梯、坐坐飞机好吗?”儿子犹豫了一会儿说:“好吧。”我领着儿子在里面玩了半个多小时,许多小朋友也在里面玩,儿子与他们玩得很开心。于是我每天下班后,都带儿子在幼儿园里玩半小时。一段时间下来,儿子就高高兴兴地重新回归到幼儿园的生活中了。
  在实际生活中,引起孩子恐惧的事物千差万别,只要父母有一颗睿智、包容的心,与孩子共同面对,就一定会帮助孩子战胜恐惧。
其他文献
3岁的文文一起床就开始咳嗽,妈妈观察了一下,发现文文嘴唇很红、眼屎多,嘴巴里还有一股酸酸的味道。妈妈觉得文文可能上火了,赶紧冲了一包小儿凉茶给文文喝。哪知道到了下午,文文开始发烧,温度并不高,但一直出冷汗。爷爷认为文文是感冒,而且还是风寒感冒,应该吃点温热散寒的药物;妈妈却不同意,因为文文咳出来的痰是黄色的,这显然是“热”,再吃温热的药物会加重病情。  每到秋冬之交、冬春之交时,时冷时热,再加上室
不占地儿的奶瓶  妮妮妈推荐(30岁,洛阳,家庭主妇)  家有小奶娃,每次出门除了奶瓶,还要带上保温瓶、奶粉盒、尿不湿……再大的妈咪袋也不够用啊。最近我淘到了个好东西,乍一看,它的外观是一只普通的奶瓶,但却可以折叠存储和加热,必要的时候,只需将瓶盖换一个方向,就可以让它处于密闭状态,避免母奶与空气接触,实在是既安全又轻便。    棒棒糖体温计  晓雪推荐(37岁,北京,护士)  每次小朋友来看病时
典型案例:  过完春节,方方从杭州回到了南京,自从爸妈3年前离婚,方方被判给父亲后,妈妈只是在寒暑假把儿子接到杭州,跟着自己生活一段时间。据调查,这是现在“好合好散”的夫妻所能认同的“对孩子伤害最小”的监护模式:平时由监护方负责孩子的养育,到了假期,孩子可以到非监护方的居住地,体验一番天伦之乐。方方的爸妈认为这样孩子能享受到父母轮流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料,比起双亲孩子也不差什么。当从杭州回南京的列车
上语言活动课时,小朋友很快就能讲出谁是谁的好朋友,比如鸟笼和小鸟是好朋友,筷子和碗是好朋友等等。接着,我让小朋友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进行模仿,以说“我和某某是一对好朋友”来造句,对方回应“对”或“不对”来练习。  唐圣烨高高举起了小手:“老师,我想对刘迎说:‘我们是一对好朋友。’”“很好,你想怎样对唐圣烨说呢?”我问刘迎。刘迎站起来摇摇手,说:“不对,我的好朋友是佳佳、涵君、心怡和妞妞。”我对刘迎的回
让日记在通草纸上“穿越”古今  两百年前,十三行的通草水彩画远销欧美名扬海外;两百年后,广府越秀少年儿童用美术日记画的形式绘制“通草画”,传承这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绘制新世纪、新广州的新风物新风貌。近日,广州学子和越秀区教育局相聚在越秀山镇海楼前,一起为“越秀区第三届少儿年儿童美术日记画大赛”举行了启动仪式,本届大赛的主题是“穿 越通草画——孩子眼中的新广州风物”,由2012年的5月份开始,直至2
由于心理需求不同,宝宝的表现也不同,我们可以从宝宝对电话的态度,来理解宝宝行为后的心理秘密。    宝宝似乎很爱电话机,小时候爱按键,大一点爱接听听;宝宝似乎又很讨厌电话机,想摔就摔,想破坏通话就破坏通话。这是为什么呢?     仅是发声玩具  一岁的妮妮特别喜欢电话和手机,经常抓着手机狂按一通,在她烦躁不安的时候,拿出手机给她玩,很快她就安分下来了。  对于一岁左右的宝宝来说,他感兴趣的并不是电
《我的大眼睛》等
期刊
当孩子还小,您随意一句话,都可能改变他对世界的看法,影响他一生性格的形成;孩子不当的行为令您感到失望或生气的时候,尤其是当孩子流露出敏感、孤独、叛逆的时候,都是塑造孩子性格的关键时刻!  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巧妙而不着痕迹地引导他走出阴影,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形成健康快乐的个性,是您给他一生最好的礼物!  上海读客图书有限公司推荐的这套书,围绕学龄前儿童常见的性格及行为问题,汇集中外最顶尖育儿专家
“博物馆”三个字其实并不能完全涵盖适合孩子的科普参观场所,其中又分为天文馆、动物馆、军事航空馆、自然植物馆、科技馆等等,妈妈一定要按照孩子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安排参观。如果孩子是一个机器人迷,那么就别奇怪他在植物馆里打哈欠了,哪怕那是全国最好的植物展。  出发前的预备  制定路线:请先在电脑上下载介绍资料,弄清楚这家博物馆里最不可错过的“镇馆之宝”,然后和孩子一起计划好参观路线,把最想看的东西列一张单
在我们家,对于小睿“吃零食”这件事情,一直有这么四条约定:饭前半小时内不能吃零食;饭后至少过20分钟才能吃零食;没有吃完饭说明不饿,饭后也不能吃零食;特殊时间除外,如去做客、节假日、生日或外出游玩时间等等。  对于这四条约定,小睿一直执行得不错,家里有一个柜子专门存放零食,她很少自己去翻,即使看到想吃的,也一定会先征求我的意见,我再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回答。当然,偶尔小睿也会和其他孩子一样,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