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属D基因组3个野生棉种Bet v1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

来源 :棉花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01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棉花D基因组中Bet v 1基因家族进行分析,比较其在不同抗性棉种间的表达模式差异,为深入研究Bet v 1基因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基因组中Bet v 1基因进行鉴定。通过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D5)、三裂棉(G. trilobum,D8)和瑟伯氏棉(G.thurberi,D1)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Bet v 1基因在黄萎病菌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对Bet v 1基因进行功能鉴定。【结果】[棉花D基因组中包含59个成员,其中57个基因带有内含子,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多数为亲水性蛋白并定位于细胞质。]黄萎病菌胁迫条件下3个野生棉种的Bet v 1基因表达量与其抗病水平一致。将不同表达水平的基因分为3组,其中第3组基因响应黄萎病菌侵染并在抗病棉种瑟伯氏棉中高表达,表明该组基因可能与黄萎病胁迫应答反应有关。从中筛选出高水平表达的Bet v 1基因,在陆地棉中沉默相应的同源基因,棉株感病加重,揭示该基因在棉花抵御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结论】响应黄萎病菌胁迫的Bet v 1基因在棉花抗黄萎病复杂的生物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为棉花Bet v 1家族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解析棉花Bet v 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从实验与理论的角度,对涉及炭与浓硝酸反应的2个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常温下氯离子对炭与浓硝酸的反应未见明显加速作用,但自身会被浓硝酸氧化;(2)炭与浓硝酸反应的主要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观点理论出发,以干旱寒冷地区的草型湖泊乌梁素海为研究区,基于2003年-2005年实地监测数据,结合乌梁素海自然环境资料、社会经济资料、水文资料、水质水量的
为研究低雷诺数下后向台阶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建立三维稳态后向台阶的数值模型。采用Fluent设定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模拟出三维后向台阶的流场和温度场。结果表明:当雷诺数Re一定
对浓硫酸的几个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遇水放热性、催化性)实验进行了整合创新设计,解决了教材实验中的药品耗量大、不易操作、药品易撒落、易污染水源、耗时长、
实施课堂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生物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领略生物在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户籍制度在我国发展源远流长,如果从人口登记的角度来认定户籍制度缘起的话,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若兼顾户籍制度人口管理的功用,则发端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在中华民族五千年
<正>面对高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实,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以新的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探寻新的成功的教学范例,推动高中作文教学的科学发展。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成的
目的探究降糖调脂茶干预2型糖尿病前期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前期人群60例,口服降糖调脂茶并观察疗效。结果经3~6个疗程治疗,显效32例占53.3%,有效24例占40
感谢交流电,正是由于交流电技术,今天的世界才得以运行。然而,交流电的成功却是建立在一场发生在19世纪末两位伟大的发明家之间激烈挑战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就是爱迪生和特斯
扬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20世纪末期发生了重大变革。扬琴的多样性特征使得作品题材、音乐表现手法、艺术底蕴及创作技巧都变得充满锐气和活力,传统音乐与西方现代创作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