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疑 探究 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gim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数学教改的急切呼唤。如何立足课堂,实施自主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对此,我着手把好课堂教学中的“三关”即“激疑、探究、应用”。以此改革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建立探索性、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主动和生动活泼的发展。
  
  一、创设条件,激疑求知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为此,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心理需求(即激疑),为探究求知作好心理准备。激疑的方法多样。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努力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趣味因素,以趣激疑,以景激疑。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我设计开启密码箱的情况导入:课的开始,屏幕上出现一个密码箱,密码为ABCDEF,A是8的最大约数,B是自然灵敏中最小的偶数,C是最小的奇数,D是最小的质数,E是3的最小倍数,F是最小的合数。你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译出密码吗?刚开始,学生急不可待的说出前面几个数字,随之便眉头紧皱,此时,我相机激发“遇到困难,是吗?现在你最想了解什么数学知识?”顿时,教室里像炸开的锅,同学们纷纷提出想学的内容,激疑可在学生正面学习了数学概念、有关性质、法则、规律后,引导学生从反面进行思考、深化认识。如教学“互质数”的概念后,一部分学生认为“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类错误,我举了反例进行剖析:“8和4”、“16和24”有公约数1吗?那么它们是否互质数?学生通过分析比较理解“有”和“只有”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领会。针对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习惯,也可让学生在初步获取新知后提出疑惑,教师因势利导,既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二、主动探索,发展能力
  
  如何突出探索性,我认为教学中应注意这样的策略:首先,引导探究要注重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机会暴露自己在思维过程所必然要碰到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同时给予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展开独立的思维来获得知识。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不再提示操作的方法和步骤,而只是提供材料(大小不是等的三角形和不同种类的三角形),由学生主动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这样主体性得以体现,学生有的用量角的方法,有的用剪拼的方法探究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如此教学,学生不仅获得所要的结论,也掌握了一种教学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化归法。以后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完全可以化归为几个三角形去求。
  其次,主动探究要注意问题解决的掌握。数学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一种认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方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人们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反映和蕴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又产生和发展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常见的思想方法有:观察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模型法、化归法、推理法、集合法、统计法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出现的,因此,教师要善于选取典型性、代表性的课例,在引导探究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如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整个探究过程突出这样几个环节:让学生说出若干个能被2整除的数(收集资料);对这些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找出自己发现的某些特征(观察分析、提出假设);把自己发现的特征放到实际中检验(验证假设);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形成结论(总结论点)。并把这种探索方法运用到能被5、3整除的数的教学中,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三、应用所学,开拓思维
  
  数学知识的应用不能为解题而解题,生搬定律,死套公式。而只有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激活,获得发展。
  1、练习时,注意沟通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链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后,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18=( )×( )×( ),( )要求填上质数。学生完成后,我告诉学生把一个合数(18)写成几个质数(2,3,3)连乘的形式,就是分解质因数,即下一节课的内容,请同学们课前预习,为学生学习分解质因数时能自觉与质数相沟通作好铺垫。
  2、设计开放性题型,使学生消极的等待条件发展为主动的获取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
  如低年级有类似这样的问题:小红和小青共做红花12朵,小青做7朵,小红做几朵?教学时,如改成:小红和小青共做红花12朵,问小红做几朵?乍一看,学生肯定认为缺少条件,无从做起。这时,抓住“共做红花12朵”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既然两个都做红花,假设一人至少做一朵,又由于共做12朵,说明另一人最多只能做11朵,于是问题可转化成求自然数中( ) ( )=12,学生便从中得出11种答案。像这样的开放题,既可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又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法,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
  3、开展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实践活动
  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观点、态度去观察事物、解释事物,理解数与数、数与形、数与量、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认识事物形体的表象,建立宽间观念。只有让学生多做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培养起学生强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在学生心目中大大缩短。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教学务必从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只有把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全员自主参与,多种感官并进,融兴趣与思维为一体,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过程,方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化学试验。所以我们要克服传统化学教育的窠臼,而求教师自身素质的创新、学生化学素质的创新。营造教育创新氛围,重视知识发生过程,实验教学优化,教师的情感性。  【关键词】化学 教育 创新    中学生处于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阶段,若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单调地授课,就会扼杀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单元都安排了词语盘点。教材安排词语盘点,目的是让学生及时清点本单元课文中学过的新词,进行自查自测,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而当今的教学现状是,老师的教学态度普遍存在弱化、僵化、简化的“三化”现象,致使“词语盘点”形同虚设,学生识字情况不尽人意。 本文基于单元整合这一环境下,从教材、教学现状引发思考,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整合‘盘点’的
【摘要】在课堂上,多种多样的英语互动活动不仅能增加学生英语应用实践的机会,也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料;并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环境,让他们产生交际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学习英语及应用英语的迫切愿望,强化与周围世界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互动 课堂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教学目标也更多的倾向于培养学生在现实中的交际能力,在以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让学生进入实验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观察、实验、操作等亲身体验,主动去探究新知识,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探索科学的有效途径。    一、做实验让农村孩子更爱科学     生活在农村,实验器材不足,实验的劣势非常明显。有一次,在和一位长辈、也是一
我国的传统作文教学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问题越加严重的凸显出来,笔者作为一名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对此思索良久,也试着在课堂上用理性实践的精神探索改革,回答新课改面临的种种难题,收获颇多,此论文中笔者想集中笔墨说说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    一、作文教学过程脱离学生的实际写作    我们知道,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根据自
摘要:儿童与版画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版画的设计和制作是对学生心智教育、动手实践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但现在的版画教学过程成了一个缺乏活生生的生活内容和多样化形式的按部就班的工作过程。而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对个体发展的一种压迫,注定没有好的效果,版画教学变成简单的技法训练。怎样在儿童版画中保持儿童的情趣?这个问题也是我这几年在儿童版画教学中所探索问题。  关键词:旨趣、志趣、兴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自主创新;激发兴趣;交流合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客。自主创新学习通常是指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它与被动、机械、接收式的学习相对。自主创新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学好化学难就难在怎样识记众多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化学知识广,内容杂,难记全。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通过十年的教学实践,深深地认识到: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讲求语言的趣味性,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实践中,巧妙运用化学韵语、口诀、顺口溜,可增加化学课堂语言的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
从去年开始我区高中正式推行了新课改。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多做、、、、、、然而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大部分民族学生而言太难,考纲要求的最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讨论也不知从何下手,一道简单的习题让学生自己做是完成不了的、、、、、、这么难,让学生畏惧;那些规律定理公式又是那样的客观、死板与机械,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样下去,学生哪还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了兴趣就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把知识转变为智慧”。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现谈几点浅见。  一、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  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水平和差异,培养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教学中唯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智力、能力乃至此创造精神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