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配电系统线损分析与降损措施研究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ju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能是当前世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当前能源极度紧张的环境里面,如何通过高效地利用能源是专家学者主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实际配电中降低线损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在电力配送的领域中,安全和降损一直都是摆在众多供电企业面前的重点难题,在实际配电过程中,线损所造成的电能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对于电力企业来讲,能够科学有效地降低供电线损,在提升供电效率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式。
  关键词 配电系统 线损分析 降损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1)04-0001-02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月度以及年度线损分析都是通过同期线损的方式来进行,此指标能够真实反映出线损的情况。同期线损主要是指线损计算过程中供电量、售电量采取同一时刻的电量计算方式。受到某些技术手段的影响,供售电量无法同步实施,从而造成线损率月度间存在着部分时差电量影响,掩盖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发挥其在配电网中所应具有的作用[1]。所以分析配电网同期线损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要加强线损的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降低线损率,这对于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1 实际配电系统线损原因分析
  1.1 变压器容量不匹配
  在线路中应用的配电变压器如无法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则会导致线路中出现较大线损。如果变压器容量较小,其在工作时会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线路损耗会增大。如果变压器容量过大,则出现空载、轻载情况,会产生大量的损耗。[2]
  1.2 配电网设计不合理
  为了实现电力高质传输,需要对配電网进行合理的设计。如果布局的设计存在问题,尤其是导向尺寸设计不合理,则会出现大量的线路损耗。例如,如果供电位置与负荷的距离较远,则需要较长的导线进行连接,电能的长距离传输必然会增加线路损耗量。另外,导线横截面积过小也会导致线路损耗加重。
  1.3 计量装置问题
  在配电网中如果加量装置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计量数据将会失真,电能的损耗也将会增加。另外,如果计量方式不合理,存在高供低量问题,则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如果回路配置设置不合理,线路中电能的损耗也会增加。
  1.4 三相负荷失衡
  在现阶段的配电网系统输配电中三向传输模式的应用较为普遍,但是当三项配电存在失衡情况(超过20%)时,电流的突然升高会导致线路损耗加重。
  2 实际配电系统降损的措施
  2.1监测系统
  在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中监测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线路损耗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对配电网系统中线路的损耗情况加以全面分析。通过多维度的监测管理能够对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在配电网中需要对线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把收集的数据参数传送至末端设备,通过末端设备对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处理分析。在配电网中应用监测系统能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线路故障处理自动化,将电力营销系统和运行系统相互结合,把运行数据传输至营销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营销管理工作,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因人为原因导致数据错误等问题,不仅能够降低线损,同时能够提升工作质量以及效率。
  2.2 实现全业务链条的贯通
  第一,为了能够有效降低配电网线损,要加强线损运营监控平台的建立以及应用,通过此平台对于线损数据进行监控、预警以及处置,确保线损数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并应用在配电网降损方面。第二,要确保同期线损系统和运营监控平台之间数据的有效连通,这样就可以进行静态化线损曲线以及动态化异常数据的分析研究,同时能够确保业务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之间的充分融合。能够利用该平台进行电网线损数据的实时展示,利用平台所实现的专业数据融合可以建立起更加全面、准确的线损数据库,能够对数据实现共享,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配电网线损管理方面。相关的电力企业需要在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和降损过程中建立起“运检建档、调度画图、营销挂户、线损校核”的全新管理模式,重点加强供电企业内部协同合作、分级管理职责的落实等。另外电力企业也要积极推进数据的治理等工作,能够确保基于大数据的线损管理系统可以更加全面、专业地覆盖到各个方面,实现问题的全透视、专业的全面统筹,这样就可以确保线损全业务链条的贯通分析的实现。[3]
  2.3 加强多专业的有效融合,实现精益化管理
  通过有效的同期线损管理,可以使得末端业务进行有效融合,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快速的有效处理,并且得到较为平稳的线损率,将线损管理的职责真正落实到位。为了能够实现这些管理目标就需要不断升级优化管理方式,要加强多专业之间的融合,实现更加精益化的线损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管理情况以及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线损管理的影响,而线损会涉及到多种专业,包括电网规划、财务、运行、营销、生产等等,所以针对线损涉及内容较多的情况,可以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线损的精益化管理,确保可以准确了解不同层级、不同环节、不同元件的具体情况,确保电量以及电费的准确性。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现管理以及技术的双驱动,要建立起核心的系统软硬件平台,实现配电网精益化管理的全员参与、多专业融合,这一过程中营销线损、电量采集、用电采集等系统的集成在其中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4]
  2.4 四分线损
  在电力计量自动化中,四分线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能够把整体管理工具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台、分区、分线、分压。分台管理指的是管辖区域的不同,需要对共用设备线路损耗实际情况加以深入分析。对于分区的管理,因为在电网中电力的供应会根据自身的原因将电力供应到不同区域,因区域的不同,电力供应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供电情况加以分析,通过分析对线损真实情况加以充分了解,从而实现线损率的准确计算。分线管理是指在不同的电网运行线路,对其线路损耗实际情况进行分别统计,同时还需要对线路中存在的主变设备进行全面的考核。对于分压的管理,在电网运行中会将其划分为不同电压区域,如果电压等级的不同,则其线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不同线损情况需要对管理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线损管理会按照电压等级进行相关统计考核,然后对分析得出的线损实际情况加以分析。[5]   2.5 线损管理内部管理
  对于电力系统线路损耗的降低,单独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电力企业加强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对线损管理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对人员行为加以约束。人员素质的培养需要电力企业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人士、专家当企业进行培训讲座,针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进行知识教育,使相关工作人员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有充分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通过该技术展开全面、及时的线损管理工作。对于规章制度的构建需要电力企业结合内部实际情况以及市场发展需求加以建立,规章制度的构建需要包括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在对人员行为加以约束的同时能够通过评价考核对其工作中存在问题加以发现,并对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线损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
  2.6 建立模型
  线损管理中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构建和线路损耗相应的模型,通过构建管理模型能够对配电网中变电站、计量点线路损耗加以分析。线损模型能够对线路的运行状况加以检测,当线路中存在异常问题时能够自动调控。另外,通过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将线路的实际运行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对线路损耗情况进行及时了解,通过构建模型能够提升线损率精度,数据真实、可靠。
  2.7 自动统计
  线路损耗管理中,通过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能够对线路损耗进行自动化统计。在自动统计的基础上,四分线损方法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统计管理质量。通过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根据线路电压的不同对不同周期电力损耗进行设置统计,并对电压等级和电力损耗之间的联系加以分析。在以往的模式下,配电网中线路比较多,对于线路的长度估算较为困难,所以很难对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进行准确统计,应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减轻统计工作量,提高工作质量以及效率,能够对线路中存在的故障加以及时地发现,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2.8 建立线损管理的有效激励机制
  线损管理的激励机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可以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反之会导致人才流失、降低工作积极性和使满意度下降,影响正常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确定具体的绩效考核制度,量化各项评分指标,对每位工作人員实施公平公正的考核,并反馈考核信息帮助调查人员反映和规划工作方向。将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优秀人才实施优惠激励政策。主动进行管理模式、工作内容的调整,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的管理机制。针对内部的管理,可综合构建具备创新业务、管理效益的平台,推动员工借助平台来实现发展。
  3 结语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线损管理属于管理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样也是确保用电效率的主要举措。但是线损管理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管理方式,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征,在提升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减少各类资源的浪费,进而更好的优化线损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的持续化发展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 段璟靓.配电网极限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优化[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2.
  [2] 钟镇浩.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措施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3] 宋武升.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06):62-63.
  [4] 吴兴广.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日用电器,2020(03):41-43.
  [5] 吴强.实际配电系统线损分析与降损措施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
其他文献
如果在野外发现一只静卧的野兽,我们很可能会欣喜地叫了起来。动物受到意外惊吓后可能跳跃或奔跑起来,此时我们会看到更加震撼的动感之美。为了欣赏到更多的动感之美,摄影师们携带着十分专业的照相或摄像装备守候在野生动物的出没之处,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威立雅野生生物摄影大赛是生物摄影爱好者每年都可以参与的盛会,2012年的大赛共吸引了98个国家的摄影师参与其中,共有4.8万幅参赛作品角逐18个奖项,
有人说:“不到巴黎,不知道什么叫艺术之都;没去过埃及,就不懂什么是艺术之源。”埃及是非洲大国,横跨亚、非两大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尼罗河边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一努比亚民族。他们在7000万埃及人口中只占很小比例,却在公元前700年时占领了整个埃及,并建立起第二十五王朝。有着5000年历史的努比亚人创造了地球上第一个黑人文化,并有许多文物留存至今。  埃及阿斯旺地区的尼罗河边有一些努比亚人新
几年前,我从农场农业科下岗以后,自己办了家养鸡场。  养鸡场离农场场部很远,地处偏僻,远离人烟,无疑是个养鸡的好地方。第一年,我一个人养了三茬鸡,小有收获,不但赚回了本钱,还有部分剩余。转过年来,我扩大了养鸡规模,准备大干一场。因为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我还从附近生产队雇了一个叫王永浩的小伙子。然而,就在我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那天晚上,喂完最后一遍鸡,吃口饭,我就躺下了。突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航空领域也朝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而不断落实和完善,然而飞机装配不协调问题是影响飞机安全与飞机制造和管理的重点制约因素。针对性的进行原因和解决措施的分析能够提升飞机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科学性、可靠性与全面性的规避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降低飞机事故发生的风险,根据飞机飞行经验和工作模式进行总结和规划,能够有效调整飞机不协调的状况,再简要分析与措施落实的过程中提升飞机
2012年北京时间10月15日,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万米的高空后,带着降落伞跳下并成功落地,打破三项世界纪录。其中,鲍姆加特纳在没有飞机的情况下,通过自由落体运动实现超音速。他是如何做到这神奇的一跳呢?  1 隐形的翅膀  3.9万米高的平流层是一般商业飞机根本达不到的高度,甚至超过喷气式飞机创造的最高飞行记录。这次把鲍姆加特纳送到这个高度的是堪称世界第一的气球和
夜晚静悄悄  “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啊?”小宁坐在空荡荡的书房里,听着自己写字的回声,一个劲儿地想着。  “又快考试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再得个好成绩,让爸妈高兴高兴……”小宁面带微笑看着手中的课本。  就在前几天的模拟考试中,小宁得了第一,她真想马上看到爸爸那布满皱纹的笑脸,真想马上吃到妈妈精心准备的菜肴。  为了让小宁好好复习,家里为她营造了安静舒适的环境,连电视都贴上了封条。有时父母还躲出去。
自从上周的模拟考试失败后,我的心情就一直很糟,整个人变得闷闷的,不愿意多说话。偏巧这个时候,父母突然决定让我在周末陪外婆一起去郊外作短途旅行。  真是讨厌死了!这种时候谁会有心情去旅行啊!  我心里虽然很是反感,但也不好说什么。很快就到了出发那天。清晨,我和外婆在约定好的车站会面,一起登上了长途汽车。汽车到站以后。我本以为可以直接入住旅馆,外婆却说:“咱们要去的是一家山里的私人旅馆。朋友上次来过,
每一年,诺贝尔奖的揭晓都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今年,随着诺贝尔奖的陆续揭晓,又一批杰出科学家及他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是谁,又将改变世界的科技进步?这些科技成果将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希望?让我们一睹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的风采吧。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石墨烯研究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姆1958年出生于俄罗斯索契,1987年获得博士学
植物在整个生物界中是最基础的一类生物,它们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来源,装点并美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了植物的新用途,即可以经过基因改造后用来反恐,发现那些隐蔽的炸弹。  培育出反恐植物的是美国女生物学家居恩·梅德福特等人,她们利用植物的自卫反应机制找到了探测炸弹的新方法。梅德福特表示:“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而不断发展壮大。然而,人类也因此失去了对环境的敏
曹冲称象    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多重,可没那么大的秤称。曹冲说:“将象赶到船上,刻下船的‘吃水线’标记,牵出大象,向船中装石头,当船的‘吃水线’的标记与水面重合时,称船上的石头所得结果就是大象重量。”  曹操认为办法虽好,但不好找船,即便有船,象能乖乖上船吗?而且往船中装石费劲费时,能否有个简易办法呢?  曹冲想了一会儿说:“有了1只需两块木板和少许石头就成。”于是,他在松软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