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胸下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入路.方法 收集196例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109例,经左胸径路87例.通过比较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和经左
【机 构】
: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广东省揭阳,52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下段食管癌的合理手术入路.方法 收集196例胸下段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109例,经左胸径路87例.通过比较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和经左胸径路行胸下段食管癌的手术疗效.结果 经右胸、腹联合切口组与经左胸组上纵膈淋巴结及胃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34个,239个,238个及45个,91个,8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3年复发率分别为35.78%、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病理Ⅰ期、ⅡA期、ⅡB期、Ⅲ期分别为13例、9例、59例、28例及18例、39例、25例、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系统并发症分别为7例及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下纵膈淋巴结清扫数及胃周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41个,204个,347个及199个,158个,277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31.0±37.9) ml、(334.2±40.3)ml,住院天数分别为(15.9±1.3)d、(16.1±1.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右胸、腹联合切口径路治疗胸下段食管癌,对食管肿瘤整块切除和淋巴结清扫及术后分期更方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动力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动力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病例.本组46例,男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16层螺旋CT对28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做脑血管增强扫描,采用VR、MIP和MPR后处理技术重建脑血管图像.结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癌晚期患者共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除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外,还定期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健
纤维支气管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运用传统的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标本易受污染,且婴幼儿不能配合,而纤维支气管镜通过灌洗、刷检、活检等技术对呼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初次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安慰,干预组
目的观察美满霉素(MC)对脂多糖(LPS)所致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黑质内注射LPS制作PD大鼠模型。应用MC对实验动物进行处理。采用行为学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65例,分析其MRCP影像特征
微小RNA(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大类参与基因转录后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miRNA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NSCLC中,miRNA通过下调抑癌基因,作为癌基
目的 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和粪细胞因子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5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和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例54岁女性患者因"小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自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1次/d,服用1个半月后出现心慌、全身重度水肿和皮疹,药物减量无缓解,遂入院.体格检查:心率78次/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