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电视新闻改版的形式美学思考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mqspthc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看好听,吸引观众”,是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的终极目的。作为以图形(图像、屏幕文字)、声音语言联袂传播信息的电视新闻,自有相对独立的审美要求。电视新闻内容只有与播出形式做到完美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作为中国主流电视机构的中国中央电视台,近期新闻版面形式的变革,集中反映了主流电视媒体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电视新闻 改版 形式美学
  
  电视新闻是现代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归属于视觉图形(图像、屏幕文字)化传播的电视新闻如何以“好看养眼”的视觉注意力愉悦观众,已成为当今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竞争的焦点。鉴于国内电视新闻长期存在“重内容、轻形式”,视觉形式冲击力欠缺的弊端,如何强化电视新闻的“图形”视觉元素,提高电视新闻视像的形式传播质量以吸引受众的有效注意,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视觉形式享受中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使内容认知与形式审美达到有机统一,是当下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竞争的热点所在。
  2009年8月央视新闻致力于视觉版面形式变革,以全新的视觉界面来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在新闻形式传播上做足功夫,已成为其提升收视指数的制胜之道。央视新闻改版好评如潮,①自然也为学界提供了对电视新闻改版的形式美学思考。
  实践证明,新闻节目更需要形式“优化”(即口语化的“包装”),此次央视改版的重点就是节目形式的变革,其直观形式优化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屏幕文字灵活多样,注目性强
  从形式美学的角度看,作为电视新闻画面的一部分,屏幕文字也是新闻画面中的“图形”,屏幕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都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当今电视新闻,如若没有构思精巧、布局醒目的屏幕文字,就会被人们诟病为“粗糙、原始的传播”。
  在电视新闻中,屏幕文字可以帮助观众缓解听觉压力、增强信息理解与记忆,为新闻信息的完整性传播提供保证。纽约大学心理教育学家詹里姆·布鲁诺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记忆10%来自听觉,30%来自阅读,60%来自视觉和实践获得②”,由此可见受众对电视新闻视觉信息的依赖和重视。电视新闻图像与屏幕字幕的结合,使观众通过字幕加深对新闻的体验和对信息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新闻传播信息的精确性,从而减少对画面信息的误读。这对新闻信息含义的确立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改版后的央视新闻在屏幕文字形式集中体现为“新闻标题大字化、文字色彩鲜明化、文字信息丰富化、文字形态多样化”这几个特点。
  新闻标题大字化。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无论报刊还是网络都是以其大于正文数倍的标题形式特征凸显新闻要点,引发受众对消息的关注。改版后的央视新闻最大的变化就是“新闻标题”文字的大字化显示。标题字号从恪守数十年一贯制的播音文本字幕的4号字跃变为1号(甚至“小初”)字,电视新闻标题从此在版面形式上名至实归。大字化标题的特点是字体较粗,清晰度强,大字化标题信息引导、提示、呼唤力剧增,有助于缩短受众解读新闻的时间。古战场烽火传信的实践早已表明“视觉接收信息快于听觉”,在新闻主播播报信息的同时,醒目的大字化新闻标题可以率先形成视觉阅读引导,给受众提供形象而清晰的信息符号,从而达到视听联袂的轻松传递效果。
  实践表明,电视新闻传播“注意效果”的产生首先在于有效驾驭观众的“视觉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大号标题的视觉冲击力具有强烈的视觉呼唤性,吸引受众的视觉选择,驱使受众阅读,同时也减小受众接收信息时的困难程度。改版后的央视新闻在屏幕文字尤其是新闻标题的字号上比原来大了几号。尤其是在主播播放新闻的同时,屏幕画面上出现新闻关键字,字号很大,非常醒目。让观众一眼就能了解到当前正在播放的新闻主题。
  2010年4月14日清晨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央视及时发布题为《震后影像显示地震破坏巨大》的消息,新闻画面以“青海玉树震前影像图”(图1)和“青海玉树震后影像图”(图2)的对比,有效地聚集了人们对于玉树的关注与救援。新闻画面中两级标题大号字幕非常醒目,极具视觉呼唤力。这种大字化方式强化了新闻导语的新闻解读功能,让观众一目了然,看得更加清晰,同时也降低了阅读电视新闻的门槛,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息期待与解读。
  除新闻标题大字化之外,新闻内容关键文字的大字化显示也是央视新闻改版的一个显著变化。如2010年2月1日早上8点的《朝闻天下》中谈及“数字看援建”,就运用大字屏幕来凸显文字信息的视觉冲击力,并对文字中的关键数字采用红色标注,整个新闻界面和标题都变得比较活泼,使观众一目了然。而在传播政府文件、政策政令等严肃性新闻时,则以整屏大字显示新闻内容,辅以同步播音,使听觉内容可视化,“视、听、读”三位一体,加强信息记忆深度,力求传播内容更加清晰明了。例如2010年2月6日的《朝闻天下》头条新闻“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紧急通知”,主播全文播报,电视画面则整屏显示通知内容,凸显这则新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文字色彩鲜明化。文字色彩本身也是一种具象信息,它们与画面的新闻内容相得益彰,对画面中传播的新闻主题具有强化作用。屏幕文字色彩运用得当,可以为画面增色,达到美观的目的,同时形成一个动态的视觉刺激过程,唤起观众注目,使新闻更加生动传神。
  新闻节目的真实性与严肃性决定了新闻字幕的简洁大方,字幕的颜色力求干净明朗,不失美感。例如美国CNN的新闻字幕,主色调只有蓝白两色,整个画面干净明快,使人印象深刻。改版后的央视新闻中,屏幕文字色彩主要为白红黄三种颜色,底色为红黑蓝三色。这样的配色方案极具视觉冲击力,冷暖搭配,形成强烈的对比。蓝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调,而黄色属于突出的暖色调,是光谱中最明亮的颜色,在蓝色背景的衬托下,黄色给人以鲜明、纯洁的感觉,对受众的视觉刺激指数最高,最能引人注目。因此,改版后的央视新闻大标题通常以黄色为主。例如,改版后的《朝闻天下》新闻大标题字幕颜色有别于原来新闻频道黄底黑字的样式,采用了蓝底黄字,使新闻标题更加明快醒目,在《新闻直播间》屏幕最下方的滚动字幕采用黑底白字,字号较小,但清晰可辨。
  总体看来,改版后的央视新闻屏幕文字色彩明快,注目性强。即使电视新闻内容画面是冬季灰蒙蒙的阴霾天气,屏幕下方鲜艳明快的文字形式依然能透出暖暖的春意。
  文字信息丰富化。电视新闻信息量的丰富跟屏幕文字的多样化显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播报新闻的同时,各种字幕穿插出现,除了新闻标题、新闻内容提要、新闻人物背景介绍、图像资料说明外,还随时插入动态新闻,屏幕文字可以说无处不在,这就使得电视屏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形成多层次的信息传递。观众在接收主要新闻报道内容的同时,还能获取其他信息,这对有较多信息需求的精英阶层而言提升了同一时间内的信息获取效率。
  央视新闻此次改版在开掘屏幕文字的多样化功能上匠心独具,新闻编辑人员利用屏幕文字对新闻内容进行同步概括,層析分明、所指明确,与新闻画面互为补充。例如《朝闻天下》和《新闻调查》节目,新版的滚动字幕分三行,从上到下分别是新闻发生的地点、新闻标题和固定的滚动新闻。以2010年2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早上8点的《朝闻天下》中“共建家园”系列报道为例,除了左上方的“CCTV新闻”的LOGO之外,屏幕文字一共分为5个部分,有新闻发生地点:四川绵竹;新闻播报时间:2月1日星期一8点;新闻导语:“共建新家园,援建进行时”;新闻小标题:“42亿建住房打造安全宜居新绵竹”;屏幕下方还有滚动字幕即时播报当天全国的天气预报(如图3)。当画面切换到对新绵竹居民进行采访的情景时,屏幕文字中的大小标题也随之改变为对从新闻采访对象身份的交代以及画面内同期声的字幕显示。
  除了分层标题之外,在《焦点新闻播报》等节目中出现直播画面时,“直播”二字采用蓝底白字现于屏幕右上方,配以黄色括弧,醒目而亮丽。在播放新闻资料信息的画面上出现“资料”二字,表明了信息来源。除此之外,笔者观察到,屏幕文字还包括一些其他社会公共信息,比如股市行情、天气预报、节目预告等即时信息。这种充分利用屏幕文字传递信息的方式,配上新闻画面和主播的报道,显得屏幕新闻信息丰满而厚实,体现出央视新闻频道严谨而专业的新闻传播理念。
  文字形态多样化。“作为家庭传播工具的电视,人们在收看时,不少时间是‘人在心不在’,尽量保持节目的传播效果,一直是电视节目编制者致力攻克的重点。”③从视觉效果上看,屏幕文字的多样化动态显示可以更有效地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因为对视觉而言,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而屏幕文字的动画处理、转场特技、滚动字幕的出现,可以较好地唤起观众接受心态的节奏变化,有效地保持了节目传播所需要的“有意注意”接受心态,从而切实保证了传播效率。
  例如央视新闻频道下午4点《新闻直播间》开场播报内容提要时,在醒目大字导语的切换中添加节奏感强烈的转场,并配以翻页音效。“内容提要”4个字制作成3D动画,不停转动,提醒受众当下栏目信息。《朝日新闻》主播在播报新闻时,左下方“朝日新闻”4个字与蓝色地球图形不断以动画方式交替出现。字幕底色也并非一成不变,动画的运用给人以持续的视觉美感。
  整体看来,央视新闻的屏幕文字形态多样,制作精良。静态中更有动态,秩序中蕴涵节奏,减少了在观看新闻过程中的视觉疲劳,生动易懂,赏心悦目,给受众形象而清晰的信息享受。
  新闻版面分割明晰、布局完整
  电视版面布局是电视画面的总体结构。没有版面分割,电视画面上的视觉元素就会杂乱无章。因为观众在观看电视画面的过程中,视觉上有一种美学习惯,存在视觉美学的强势选择。合理地分割电视新闻画面,就可以达到图文明晰、主题突出的美学功效,满足受众多符号、多通道获取信息。
  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虽然屏幕文字增多,但是在文字颜色、字体、字号、位置的摆放上区分明显,功能清晰,分布合理,并未使屏幕出现堵塞感。例如在主持人播报新闻时,左边屏幕或是出现动感的3D动画,以提示正在播报的新闻栏目名称;或是出现醒目的图画和大字导语提示新闻主题。这种“图片+主播”的新闻版面布局简洁,本身就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画面,极富构图美。另外,在新闻画面编辑时还照顾到受众的视觉习惯与接受心理,比如《新闻直播间》连线现场记者时,主播画面与前方记者同时出现在屏幕上,使得画面不仅颇具均衡美,而且能产生极强的现场感与真实感。同时主播的背景还增加了3D动画特技,节目的背景从以往的平面世界地图换成了3D动感图,使画面生动悦目。
  央视新闻版面的分割,简繁互衬,疏密有间,图片、视频、字幕之间分割合理,和谐统一。整体布局完整,观赏性强,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印象。
  屏幕背景色彩协调、活泼生动
  视听并重的电视新闻,屏幕色彩的鲜明显然是构成画面生动不可或缺的属性。作为视觉元素中的具象符号,色彩在电视画面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电视画面通常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色彩基调。改版后的央视新闻在背景的处理上最突出的美感是其色彩的运用。以央视新闻频道的片头片花为例,且不说片头动画制作气势恢弘,仅从色彩的运用上也令人眼前一亮。一个立体旋转的地球从平面的蓝色地图的背景中慢慢升起,球体上的陆地以黄色闪现,配上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现代气息扑面而来,权威严肃中透着时尚动感。画面色彩中蕴涵的视觉张力与凝聚力强烈而独到,给人以很强的美感,是新闻频道改版后的典型体现与精彩缩写。
  央视新闻频道背景色调以蓝色为主,凸显出客观、冷静的新闻形象。《新闻直播间》的主播背景也是一个缓慢旋转的巨大的蓝色地球,蓝色的海水,黄色的陆地,加上明亮的灯光,宽大的主播台,巨大的电视墙,这种具有强烈效果的色彩组合,唤起观众旋律起伏的色彩运动感。整个色调鲜明协调,抢眼但不刺眼,与整个节目基调相一致,与新闻频道和栏目的风格也相吻合,表现出一种清新明快、丰富多彩的观赏美。
  结语
  在中国众多的电视频道中,每天新闻报道的内容大同小异,如何在众多电视频道中独树一帜,通过美的传播形式来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效果,吸引更多观众有效注意,就必须在新闻制作的形式上做足功夫。纵观国内各大频道,在电视新闻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大都是观众认为认知价值高,同时外在形式精良的新闻节目。所以,电视新闻内容只有与播出形式做到完美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作为中国主流电视机构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其版面形式的改变,反映了主流电视媒体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作为电视新闻节目改版的垂范,央视新闻制作的风范很快成为众多省台纷纷效仿的标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谈及央视新闻频道改版时说:“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新闻的表达方式,改变新闻文风,提升现有的栏目质量,增加有效信息。”④从新闻频道收视率的不断攀升可以看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已经成为新闻收视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央视此次改版是电视新闻形式美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中国电视新闻制作形式的显著变化。
  注释:
  ①据央视国际www.cctv.com 2006年6月15日报道,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新风格、新节目、新编排、新标识的全新形象与观众见面。这是央视推进频道品牌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特别是版面形式变革上引起媒介同行的关注: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评论员李长虹认为“改版后视野更大,形式更加新了……”;中国青年报记者吴晓东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面改版,除了与时俱进的新闻理念、创新的节目形态、崭新的频道形象以外……节目整体形态更趨时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奖办公室主任赵德全则认为:“包装的色彩效果好,整个屏幕感觉有冲击力,有种新鲜感。”
  ②保罗·M·莱斯特[美]:《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47页。
  ③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④唐磊:《央视新闻频道改版 扬帆能否出海》,http://news.sohu.com/
  (欧慧玲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李幸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编校:赵亮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文山壮族苗族地区城区群众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文山城区群众体育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据此对其提出相关建
本文介绍内蒙古东珺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分析了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叙述了稀土元素特征、岩石微量元素特征、岩石同位素特征,三个特征均表明火山岩岩浆来自地幔。
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是在内蒙古农业科学院旱农课题20年艰苦创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3年由内蒙古科技厅挂牌成立,依托单位是内蒙古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分析研
由于滑坡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及发生物理过程的非线性,决定了滑坡灾害预测研究的趋势是确定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不稳定斜坡体演变成为滑坡的可能性,以及这些不稳定斜坡体空间
美国国土面积900万公里~2,森林覆被率34%,用材林约31亿亩,占有林地的3/4。在用材林中,针叶林和阔叶林各占一半。由于美国气候和土壤条件优越,天然林茂密,生长良好,森林资源
洛宁是河南省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主要产地之一。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东经111°08′—111°50′,北纬34°08′—34°38′。年平均气温13.7℃左右,极端最高气
一个严重的问题摆在面前:西南高山暗针叶林区的采伐年年进行,已欠未更新面积需要还清,愈来愈多的更新幼林需要抚育,而劳力的彻底满足和营林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段过程。如何
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习方式被我们所开发,但我认为自主学习却是众多的学习方式中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采用的新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
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热情不断高涨,在此背景下音乐教育迎来了蓬勃的发展时期。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如何提升初中学生对于音乐的自
关于森林覆盖率计算标准,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尤其在少林地区这个问题更突出。有的地区计算森林覆盖率包括灌木林、经济林、平原绿化林;有的则不。平原地区在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