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进行分析,阐述了地质勘查和找矿原则,主要有: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遵循规律,合理布局。研究了地质勘查技术,主要包括:X荧光技术,甚低频电磁技术。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几种常用找矿技术的具体应用,分别为区域矿产调查,GPS和GIS技术的应用,遥感找矿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为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地质勘察;找矿技术;GIS;GPS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167-02
地质勘查主要是结合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了些技术发展的需求,针对一定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以及地下水等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目的,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在找矿工作中,能够准确判断矿石中矿产资源的品位,同时还能够促使用户了解其确切位置以及周围地质情况的,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准确找到矿产资源,进而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 地质勘查和找矿原则
1.1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进行地质勘查和具体找矿过程中,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公益性地质勘察和商业性地质勘察进行统筹,同时还需对矿产勘察和环境地质调查进行统筹[1]。
1.2 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结合我国地质条件实际情况,结合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进行宏观布局,同时可以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和土地利用情况等,建设城镇化格局,对地质勘察工作区域进行科学布局,进一步引导商业地质勘察工作顺利发展[2]。
2 地质勘查技术
2.1 X荧光技术
X荧光技术和传统勘察技术相比,存在着显著优势,能够轻便快速的获得岩石相关元素的品位,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项技术在现代找矿领域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受到了一定的波长光激发之后,就会出现一些向对复杂的物质,发射出X特征的射线。
2.2 甚低频电磁技术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采矿行业均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就促使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该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世界各国大部分地表矿藏的开采,已经逐渐成为采矿行业的发展主流。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为地质勘查和相应找矿技术带来新的难度。甚低频电磁技术的应用十分方便,能够快速灵活的帮助技术人员找矿[3]。
该技术使用的是Fraser滤波对勘探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掩盖区域的异常地质体以及产状和展布的主要方向,结合地质情况对控矿的规律以及矿体赋存规律等做出准确的圈定,此外还需对矿体空间赋存位置做出相应预测,最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找矿额度依据。该种技术应用十分便捷,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这项技术还具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这一优势使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只要有一个低频电台发出电磁信号,就可以被及时接收。但是,对于这项技术而言,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对电磁波强度带来影响。特别是在清晨或者傍晚。因此,对甚低频电磁法进行应用,最好是在场强相对稳定的时间区域内。
3 找矿技术
3.1 区域矿产调查
区域矿产调查,能够在一个较大地区内,对野外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对这一工作区不同矿产资源种类、分布、规模和产出规律等进行调查,明确之后,将下一步的工作地段以及远景区进行圈定,实施成矿预测,并确定找矿的具体方向。结合相应控制程度,对部分矿床相应级别的资源流量进行控制。对区域矿产进行调查,可以结合国际分幅图幅和成矿区域带、行政区等中,选择出特殊区域进行科学部署,同时也可以将单矿种或者矿组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调查。比例尺不同,对矿产调查工作精度要求也存在不同之处。对野外区域矿产进行调查过程中,将面作为主要内容,确保点和面之间相互结合,从而进行重点检查和评价。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工作区域内的不同类型矿产资源资料以及相应的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还要对重点位置实施地面物探和化探,有针对性的对矿点进行检查,对物探化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对自然重砂以及物化探异常情况进行加密和取样,进一步研究成矿规律[4]。
3.2 GPS和GI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实现全时作业,操作起来相对方便,能够我用户提供三维坐标,精准度高,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覆盖。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地质工作中。因为局部区域差分GPS系统建立差分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定位系统逐渐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GPS技术的应用还克服和传统地质工作中的缺陷,能够对相应数据进行二次利用,数据的共享性進一步增强。使用GPS手持技术,对野外踏勘数据资料进行采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地质填图工作周期,还能够有效减少野外勘察的工作量。
GIS技术应用于地质异常应用找矿工作中,对不同类型找矿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使用GIS技术进行应用,对潜在的成矿区进行圈定,主要方式为:建立起相应的空间成矿预测模型,同时将潜在成矿区域进行圈定,针对所圈定的区域,找出数据异常以及相应数值范围,并且对其权重进行科学判断。对各个异常叠合部分进行排查,同时还要确定相应的叠合区域,对于各个级别潜在成矿区域归类标准进行确定,然后将归并后的潜在成矿区域进行圈定,最后对矿床的预测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5]。
3.3 遥感找矿
对于遥感技术而言,可以对地质组分的分布情况进行有效提取。对于遥感技术而言,其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可以对地质资料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对成矿有利区域进行有效分辨,有针对性的对矿产位置做出勘探。对遥感技术进行应用,主要工作方式是广泛的测绘,从中获得地质背景信息,进一步获得矿物和矿化信息。在获取矿物蚀变波普特征的基础上,相应地质工作人员需对勘察区域内部的矿石或者矿化露头相对完好的位置,找出潜在矿产资源的位置。使用遥感技术,对于一些潜在矿区的信息进行获取,同时使用环形或者线环构造机理,能够及时找到成矿区。对于金属矿产进行勘察和预测过程中,遥感技术逐渐从线性影响和单一构造,变成针对目标矿种中的潜在成矿区域进行优化识别、对多元化综合信息以及综合地学图像信息进行科学处理,能够在多个方面应用。
3.4 地球物理技术
地球物理找矿技术也称作物探方式,物探方式主要是将岩石、岩石电性、磁性和弹性等物理性质差异作为依据,对不同物理方式和仪器探测进行应用,对物探方面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地质构造和矿产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推断。物探方式和地质方式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其无法对矿物进行直接研究,同时也不能对岩石或者矿石进行直接研究。应用物探方式,主要对象是地球物理场和一些物理现象。地电场、放射性场等均属于物探研究。对物探方式进行应用,前提是物质物性属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被调查的地质体以及周围地质之间存在的差别。同时,被调查的地质体需要具备深度要达到一定规模,保障当前技术手段可以发现出现的异常情况[6]。最后,对异常情况进行进一步区分,从相应的干扰因素中找出被调查地质体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在实施地质找矿以及地质勘察等方面,逐渐获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国框架产资源发展空间较大。相应地质工作者需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更新,对地质找矿技术以及地质勘察技术等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促进先进技术和相应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最终提升矿产勘察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春元.浅谈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7(24):108~109.
[2]张治河,于保国.河北地区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要点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9):224+226.
[3]齐云鹏,倪锁阳,王凯垒,张学萌.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3):68+70.
[4]张 军.地质矿产施工中勘查与找矿技术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3):111~112.
[5]韩久会.地质矿产施工中勘查与找矿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51~152.
[6]程耀荣.浅谈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J].河南建材,2013(02):182~183.
收稿日期:2018-4-8
作者简介:陆 胜(1979-),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察工作。
关键词:地质勘察;找矿技术;GIS;GPS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167-02
地质勘查主要是结合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了些技术发展的需求,针对一定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以及地下水等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目的,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在找矿工作中,能够准确判断矿石中矿产资源的品位,同时还能够促使用户了解其确切位置以及周围地质情况的,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准确找到矿产资源,进而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 地质勘查和找矿原则
1.1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进行地质勘查和具体找矿过程中,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公益性地质勘察和商业性地质勘察进行统筹,同时还需对矿产勘察和环境地质调查进行统筹[1]。
1.2 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结合我国地质条件实际情况,结合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进行宏观布局,同时可以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和土地利用情况等,建设城镇化格局,对地质勘察工作区域进行科学布局,进一步引导商业地质勘察工作顺利发展[2]。
2 地质勘查技术
2.1 X荧光技术
X荧光技术和传统勘察技术相比,存在着显著优势,能够轻便快速的获得岩石相关元素的品位,同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这项技术在现代找矿领域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受到了一定的波长光激发之后,就会出现一些向对复杂的物质,发射出X特征的射线。
2.2 甚低频电磁技术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采矿行业均得到了迅速发展,这就促使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该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世界各国大部分地表矿藏的开采,已经逐渐成为采矿行业的发展主流。在这一背景下,进一步为地质勘查和相应找矿技术带来新的难度。甚低频电磁技术的应用十分方便,能够快速灵活的帮助技术人员找矿[3]。
该技术使用的是Fraser滤波对勘探过程中存在的数据进行处理,对于掩盖区域的异常地质体以及产状和展布的主要方向,结合地质情况对控矿的规律以及矿体赋存规律等做出准确的圈定,此外还需对矿体空间赋存位置做出相应预测,最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找矿额度依据。该种技术应用十分便捷,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这项技术还具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这一优势使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只要有一个低频电台发出电磁信号,就可以被及时接收。但是,对于这项技术而言,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会对电磁波强度带来影响。特别是在清晨或者傍晚。因此,对甚低频电磁法进行应用,最好是在场强相对稳定的时间区域内。
3 找矿技术
3.1 区域矿产调查
区域矿产调查,能够在一个较大地区内,对野外进行相对系统的研究,对这一工作区不同矿产资源种类、分布、规模和产出规律等进行调查,明确之后,将下一步的工作地段以及远景区进行圈定,实施成矿预测,并确定找矿的具体方向。结合相应控制程度,对部分矿床相应级别的资源流量进行控制。对区域矿产进行调查,可以结合国际分幅图幅和成矿区域带、行政区等中,选择出特殊区域进行科学部署,同时也可以将单矿种或者矿组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调查。比例尺不同,对矿产调查工作精度要求也存在不同之处。对野外区域矿产进行调查过程中,将面作为主要内容,确保点和面之间相互结合,从而进行重点检查和评价。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工作区域内的不同类型矿产资源资料以及相应的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还要对重点位置实施地面物探和化探,有针对性的对矿点进行检查,对物探化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对自然重砂以及物化探异常情况进行加密和取样,进一步研究成矿规律[4]。
3.2 GPS和GI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实现全时作业,操作起来相对方便,能够我用户提供三维坐标,精准度高,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覆盖。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地质工作中。因为局部区域差分GPS系统建立差分GP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定位系统逐渐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GPS技术的应用还克服和传统地质工作中的缺陷,能够对相应数据进行二次利用,数据的共享性進一步增强。使用GPS手持技术,对野外踏勘数据资料进行采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地质填图工作周期,还能够有效减少野外勘察的工作量。
GIS技术应用于地质异常应用找矿工作中,对不同类型找矿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使用GIS技术进行应用,对潜在的成矿区进行圈定,主要方式为:建立起相应的空间成矿预测模型,同时将潜在成矿区域进行圈定,针对所圈定的区域,找出数据异常以及相应数值范围,并且对其权重进行科学判断。对各个异常叠合部分进行排查,同时还要确定相应的叠合区域,对于各个级别潜在成矿区域归类标准进行确定,然后将归并后的潜在成矿区域进行圈定,最后对矿床的预测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5]。
3.3 遥感找矿
对于遥感技术而言,可以对地质组分的分布情况进行有效提取。对于遥感技术而言,其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可以对地质资料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对成矿有利区域进行有效分辨,有针对性的对矿产位置做出勘探。对遥感技术进行应用,主要工作方式是广泛的测绘,从中获得地质背景信息,进一步获得矿物和矿化信息。在获取矿物蚀变波普特征的基础上,相应地质工作人员需对勘察区域内部的矿石或者矿化露头相对完好的位置,找出潜在矿产资源的位置。使用遥感技术,对于一些潜在矿区的信息进行获取,同时使用环形或者线环构造机理,能够及时找到成矿区。对于金属矿产进行勘察和预测过程中,遥感技术逐渐从线性影响和单一构造,变成针对目标矿种中的潜在成矿区域进行优化识别、对多元化综合信息以及综合地学图像信息进行科学处理,能够在多个方面应用。
3.4 地球物理技术
地球物理找矿技术也称作物探方式,物探方式主要是将岩石、岩石电性、磁性和弹性等物理性质差异作为依据,对不同物理方式和仪器探测进行应用,对物探方面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地质构造和矿产的具体分布情况进行推断。物探方式和地质方式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其无法对矿物进行直接研究,同时也不能对岩石或者矿石进行直接研究。应用物探方式,主要对象是地球物理场和一些物理现象。地电场、放射性场等均属于物探研究。对物探方式进行应用,前提是物质物性属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被调查的地质体以及周围地质之间存在的差别。同时,被调查的地质体需要具备深度要达到一定规模,保障当前技术手段可以发现出现的异常情况[6]。最后,对异常情况进行进一步区分,从相应的干扰因素中找出被调查地质体中存在的异常情况。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在实施地质找矿以及地质勘察等方面,逐渐获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国框架产资源发展空间较大。相应地质工作者需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更新,对地质找矿技术以及地质勘察技术等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促进先进技术和相应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最终提升矿产勘察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春元.浅谈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J].世界有色金属,2017(24):108~109.
[2]张治河,于保国.河北地区矿产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要点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9):224+226.
[3]齐云鹏,倪锁阳,王凯垒,张学萌.地质勘查与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3):68+70.
[4]张 军.地质矿产施工中勘查与找矿技术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3):111~112.
[5]韩久会.地质矿产施工中勘查与找矿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51~152.
[6]程耀荣.浅谈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J].河南建材,2013(02):182~183.
收稿日期:2018-4-8
作者简介:陆 胜(1979-),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