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对应性ST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来源 :山西临床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对应性ST改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记录126 例有Q波AMI患者中合并对应性ST段改变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早期并发症,行常规12导联及右胸导联加V7~9导联,并与无ST段改变者比较.结果:AMI合并ST段改变组较无ST段改变组住院早期严重心律失常(P<0.05)及泵衰竭(P<0.05)发生率高,住院病死率也增高(P<0.05).结论:AMI合并对应性ST改变者预后差.
其他文献
结合多年来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质量观,并提出本科教育过程中的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对心肌梗塞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按梗塞前有无心肌缺血分为IP组、P组.结果:IP组心肌梗塞范围、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P组,而心
目的:采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创伤休克后多系统器官衰竭中肺损伤的发生机制进行研讨.方法:用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造成肠道缺血,于再灌注后取材.测定肺巨噬细胞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大学活力的基础。大学精神是校园和谐的根本,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发展、激励、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