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小肽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0%、0.1%、0.2%、0.3%、0.4%、0.5%的小肽(分别记为L0、L1、L2、L3、L4、L5组),配制6种等氮等脂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0.47±0.01)g凡纳滨对虾期8周,测定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提取肠道样品总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扩增、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结果】在饲料
其他文献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本研究以PEDV N基因的保守序列为靶基因设计引物,优化并建立了基于RT-LAMP的PEDV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RT-LAMP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1℃,反应时间为50 min,Mg2+和dNTPs浓度分别为8.0 mmol/L和4.0 mmol/L,外引物和内引物最佳浓度比为1.4。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检测出PEDV,对其他病原检测均为阴性,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
为研究clpV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Red同源重组构建了APEC DE17株的clpV缺失株DE17ΔclpV及其回补株DE17CΔclpV,比较分析了野生株、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曲线,运动性和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对DF-1细胞的黏附、侵入能力以及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clpV缺失后对Ⅵ型分泌系统(T6SS)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Red同源重组构建了clpV基因缺失株与回补株,利用分光光度计测OD600nm绘制野生株、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曲线。结果
为检测各理化因子对表达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LTVgB的影响,并探究其在体内体外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将rFPV-ILTVgB经热、酸、碱、氯仿、乙醚和胰酶分别处理后,接种于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测定病毒的半数感染量(TCID50),结果显示:rFPV-ILTVgB经55℃水浴30 min或60℃水浴15 min可被完全灭活;经pH3~pH9的酸碱作用或经24 h的乙醚作用,病毒滴度变化不明显;经胰蛋白酶或氯仿处理后,病毒滴度下降明显;将rFPV-ILTVg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γ冠状病毒,是人类分离到的第一种冠状病毒,主要损伤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严重影响我国及世界养禽业的健康发展。IBV主要编码4个结构蛋白:S、E、M和N。其中,S蛋白含有S1/S2和S2’两个裂解位点。近年研究表明,S2’位置的弗林蛋白酶裂解位点(FCS)对MHV和SARS-Co V侵入易感细胞的途径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对IBV Beaudette株的传代细胞适应性起决定作用,FCS的缺失会导致Beaudette株无法在细胞系中正常生长。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是由FMD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类动物的烈性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执行的FMD强制免疫策略在FMD防控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FMDV作为小RNA病毒科衣壳最不稳的成员之一,对酸、热很敏感。病毒抗原(146S)很容易裂解为免疫原性较差的衣壳前体:12S五聚体或5S原体。FMD抗原稳定性决定疫苗质量,是影响疫苗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具有高度的嗜上皮性,是引起“羊口疮”的病原,发病羊的临床特征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皮肤与黏膜形成水疱、脓疱、溃疡和疣状结痂为主。除羔羊易感外,也见于猫、骆驼、鹿和其他反刍动物等,人可因接触病羊而感染,因此ORFV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PEDV可感染不同阶段猪,临床表现为腹泻、脱水、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见死亡,尤以低日龄哺乳仔猪为甚。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并广泛流行,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PED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
黑叶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18年11月贵州某动物园中黑叶猴出现死亡,为调查其原因,本研究采集病死黑叶猴的肺脏样品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并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小鼠致病性试验及分离株的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鉴定以及16S r RNA的PCR鉴定,该分离株为鸟肠球菌,将其命名为GZ1811;16S rRNA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结果显示,GZ1811株与GenBank中鸟肠球菌的一致性为100%;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出
为了阐明细粒棘球绦虫3-羟基酰基-CoA脱氢酶基因(EGR-03347)生物学功能及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分析已发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高通量mRNA测序数据,从中筛选出细粒棘球绦虫脂肪酸代谢主要的调控基因之一—EGR-03347,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诱导、纯化后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重组EGR-03347蛋白(rEGR-03347)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分子量约47 ku;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纯化的蛋白可与犬棘球蚴阳性
为对微小牛蜱烯醇酶(Enolase)基因进行真核表达及免疫反应原性分析,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微小牛蜱Enolas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将其克隆至pFastBac1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1-Enolase,随后转化至大肠杆菌DH10Bac细胞中制备了重组杆粒Bacmid-Enolase,转染至SF9细胞以获得重组Enolase蛋白。通过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显示Enolase基因正确插入。利用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大小约为48 ku。利用we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