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主体性教育探讨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电工是一门偏重动手实践的理科学科,知识面比较宽,实践性也比较强。根据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课堂往往更注重个体性而忽略了主体性,老师比较偏向于知识理论强、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而忽视了较差的同学,从而导致班级里同学们两极分化严重。一个班级的荣誉是靠全部个体努力得来的结果,而不是其中的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老师在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推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稳固基础知识,彰显主体性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尤其是在电子产品覆盖的新时代电工电子技术可以算是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大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一不突显出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影响。
  以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这一课时为例,首先我们老师要完善教学计划,先将学生的知识网络构建起来,打好知识基础。在第一节电路的组成中学生可以学会自己组装以及拆卸电路,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老师可以将电路的组成有“用电器,电源,开关,导线”这些要素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通过实践操作展示给学生看是如何将这四个要素组合成一个闭合电路的。与此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结合PPT向学生一一介绍每一个要素的作用。比如,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有干电池,蓄电池等。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像灯泡,电视等。导线是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可以用来导电的。开关是用来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者断开的。接下来,层层递进将进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和电路状态说给同学们听,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对于刚刚接触电路的学生来说,第一次可能会出现实验不成功的现象。第一种可能是连接的电路变成了开路,也就是说电路断开了中间没有电流通过;还有一种就是短路,电源两端的导线会直接相连,短路的时候电流会很大,有可能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在实验中要注意避免。
  如果在将四个要素依次连接好后,用电器有反应了那就是成功了,此时的电路状态为通路。在这一课时中学生基本掌握了电路的知识,也给以后的电工电子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只有在知识基础上我们才能去探索更多电工电子技术,才能将主体性融入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去。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缺一不可,注重把握知识的主体性。此外,我们还可以向学生提问来引导他们去思考更深层面的问题,比如“电荷是怎么样形成电流的?”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都得出差不多一致的结论那就是电荷是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
  二、激發学习动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主体性贯彻落实好教育方针。
  比如,在串联谐振电路这一课时,是学生在普通电路上的拓展延伸,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就很好地体现出主体性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作用。考虑到学生对串联谐振电路的定义“在RLC串联电路中,当路端电压和电流相同时,电路呈电阻性,电路的这种状态叫串联谐振”可能不太理解,我们老师可以拿来实验器材操作展示给学生看。
  由此可见,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教学设备,理论实践相互结合
  电工电子教学是一个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学科。作为老师,我觉得这一门课程应该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不是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或者过于重视实践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用处。就目前而言,有些院校的设备设施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学生追求实践的愿望。因此,学校可以完善相关设备设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课时为例,要求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因此,需要老师给学生用设备做演示实验,让导体AB在磁场中向前或者向后运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如果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再让导体AB静止或者做上下运动,学生观察到此时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只有通过实验的方法学生才能更加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总而言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动手能力差,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主体性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我们老师在上电工电子教学这一门课程时要将主体性教育融入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注重各个知识点的整合,把握教学进度,结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电工电子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轩,王智东,张紫凡,陈志峰.基于“三性”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9):138-140.
  [2]孙淑艳,黄晓明,赵东.创新教学设计在电工电子实验中的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2):70-73.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幼儿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最主要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能够对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最详尽的掌握。对于幼儿园种植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于幼儿的引导,能够让幼儿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知识互相结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获得答案。通过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利用幼儿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去调动幼儿自身探索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幼儿的创造力,使他们通过动手的方式去达成
【摘 要】 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与此同时也为幼儿园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无论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在幼儿园运行过程中,园长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好园长就代表着一个好幼儿园,因此幼儿园园长的领导艺术至关重要。幼儿园领导艺术是指园长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领导经验、科学的管理方式、理论知识等做好幼儿园的领导工作,以此促进幼儿园能够更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带来助力支持。结合本人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从“借助生活化内容进行课前导入”“运用生活化素材开展课堂教学”和“应用生活化实例组织课堂训练”三个方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予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学模式成
【摘 要】 为社会培养健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任务,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在当前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然而,不同的对象存在有不同的心理问题,教育方法也有变化,本文着重研究班主任怎样针对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小学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父母人对孩子的教育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孩子教
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研究性学习,收获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以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中的“住房条件的变化”内容为例,谈谈开展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明确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研究性学习目标  要开设一节成功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主题,确定研究性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习时方向明确,有的放矢。拿本节课内容来说,我们之所以开展历史研究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地阅读历史材料,对历史形成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解释。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拓自己的眼界,也能让他们正确利用历史解释来学习历史事件。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应当采用什么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关键词】 历史解释;素养养成;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
软笔书法是我国的特色艺术,是上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在小学课堂中开展软笔书法教学,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但软笔书法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较大的难度。对此,我们书法教师应该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案,力求最大化提升软笔书法的教学效果,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发掘汉字意蕴,激发审美情趣  汉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几千年汉字文化的发
【摘 要】 美术学科是引导学生感知美、体验美的学科。在讲解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元素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课堂施教活动的安排以及课堂上实践操作材料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打开生活之窗,让学生徜徉在多彩的美术世界中。  【关键词】 生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新课改以来,小学美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将改革的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上,使学生在丰富自身美术知识积累的同时,达到学以致用
【摘 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怎样才能胜任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呢?本着尊重、欣赏、助力的原则,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慢慢探索着,努力帮他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自强的人。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 家庭教育;“老师”  一、树立文明家风,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孩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着生鲜电商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就成了物流人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难题。我国2016年生鲜电商发展极其迅速,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例如冷链设备不完善,货损率高,配送成本高,配送信息可追溯性不强等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大家需要思考的重点。  一、生鲜电商发展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现状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体会到了“送货上门”的便捷,而当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