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的“8020”计划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牙齿健康是指牙齿、牙周组织、口腔相邻部分及颌面部均无组织结构与功能异常。表现为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及没有口腔疾病。
  在我国的老年人群中,口腔疾病是一类非常多见的疾病。俗话说,人老先从牙齿老,脱落的多,尚存的少。因此,许多人认为,七八十岁的老人,牙齿全部脱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如果我们很好地保护,到80岁时,完全可以拥有20颗牙齿。
  “80岁老人应该还可以有20颗牙”,这个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提出,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正式提出了“8020计划”,呼吁人们把80岁时仍然拥有20颗牙齿作为一个人生目标,即维持基本口腔功能状态,或通过最低限度的修复,尽可能修复口腔功能,以达到理想的生活质量。为什么定为20颗?这是因为人们拥有20颗完好的牙齿,几乎就可以良好地咀嚼所有的食物;而牙齿咀嚼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吞咽、消化等能力和功能。
  步入老年,口腔情况和其他器官一样,结构和功能趋向衰老。作为消化系统的门户,口腔承担着重要任务。营养丰富的食品,需经过牙齿的咀嚼才容易被吸收。而一旦牙齿缺损、缺失,就会产生诸多不利于健康的问题。对老年人来说,牙齿不好将严重影响整个晚年的生活质量。
  2005年卫生部组织了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在23 415名年龄为65~74岁的城乡男、女居民中,全口腔无一颗牙者竟有1 597人,占受检人数的6.82%,城、乡分别为5.57%、8.07%,城市低于农村。全国65~74岁老年人平均存留牙数为20.97颗,城、乡分别为21.98颗、19.96颗,城市高于农村。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城乡男、女居民,恒牙平均存留牙数仅为20.27颗;存留牙数20颗的人数仅占总检人数的57.68%,存留牙数22颗的仅占49.94%,存留牙数28颗的仅占11.57%。根据以上数据估计,我国80岁以上老人,存留20颗恒牙的人数可能仅为35%左右。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老年人群,距离“8020”这个目标差距还很大。因此有必要花大力气在老年人中宣传口腔保健的知识。只要每个老年人关注自己的口腔健康,注意口腔卫生,发现问题及时咨询、就诊治疗,每个人都可以达到“8020计划”的要求。即使到晚年,我们依然可以拥有洁白整齐的牙齿,绽放自信美好的笑容。
其他文献
在我国,成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高达97.2%,堪称口腔健康最大的威胁。  牙周病简而言之就是由于牙周组织不干净,各种“垃圾”长期堆积所致。牙龈红肿、出血、吃冷热酸甜的食物出现不适等牙周炎的早期表现,非常容易被人忽视。慢慢的,牙齿开始松动、吃东西时觉得不舒服、食物常常塞牙等,最终就会导致不得不拔牙的后果。  近年来,牙周炎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轻人中因重度牙周炎需要拔牙者不在少数,而年纪轻轻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