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情包裹的国民性批判——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是极力进行国民劣根批判的作品.小说着力批判的是那些以村长、乡长为代表的阿谀奉承、甘愿称奴的人.小说意在揭露"羊毛自羊身出",得到"羊毛"好处、功利最多的莫过于以刘副专员为代表的权势一派.在这篇小说中,作为以"羊"写人,以写"羊"事揭露、批判国民性格的劣端:愚昧、无知、奉承与盲从,意在引起人们对这种当今社会仍普遍存在的劣性的警醒、慎思.
其他文献
文艺创作与生产线生产原有不同的归属,以市场号召为由,消解两者本质的差异,混为一谈,只能导致文艺创作的庸俗泛滥,不利于对文艺创作真善美要义的持守,因此,要重提确信文艺创
生命是教学的逻辑起点。只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幼儿园教学观遮蔽了儿童的生命意义。整体性、未完成性、独特性、超越性是儿童生命的特质。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性教
谢胱虽然生活在偏安江左的齐代,但其诗歌仍有感情高亢、骨气劲健的一面.钟惺称赞其:"灵妙之心,英秀之骨,幽恬之气,俊慧之舌,一时无对."(卷十三);施补华有言;"谢玄晖名句络绎,
自20世纪20年代常规心电图进入中国并在临床应用以来,心电图在中国已发展了近百年.心电向量是心电图的基础,直到1970年左右才进入中国并应用于临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
当今世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著作的翻译对促进中国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学术译著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拟从宇文所安《中国文论选读》的译者
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最杰出的代表作.小说描述了一个生活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一个农村姑娘--苔丝,在当时的环境中由于社会、宗教伦理传统道德以及她自
隐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现象。对于翻译以及语言学习者而言,要想正确地完成两种语言背景下隐喻的转换,首先就必须要找到两种语言下隐喻的异同之处,并找到其影响因素根源之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底韵,它是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财富。今人在享用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时也会思考它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特别是在如今全球文化共享的时代里,我们
诗人的玫瑰园里,白花盛放.诗人张振民与余光中虽然主体生活文化语境完全不同,但共同的民族文化血脉使他们的诗歌在意蕴和精神上体现着一致性的文化特征:对儒家人文精神的敬仰
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曹雪芹有意追求的艺术技巧与现代西方距离控制理论暗合.在作者、叙述者、读者和人物之间拉开距离.作者与叙述者疏离,叙述者并不完全反映作者的思想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