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snob起个中文名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欧美人士,也许是法国人,也许是美国人。他投资中国獐子岛的海鲜,赚了一点钱。他从龙德蒙斯骑士团基金会的网站上买到了一个男爵爵位,从此在名片上印上家族徽记,坚持称妻子为“夫人”;他购买了《名人录》十行生平介绍;他加入马会的申请即将被批准;他的餐桌照通常是与罗曼尼-康蒂红酒、俄国鱼子酱、松露火鸡的合影;他自称卡巴拉信徒,据说引导他皈依的介绍人就是麦当娜;他说他每年给昂山素季捐款;他家藏三件达明·赫斯特的早期作品;他是西方新男士手杖运动的积极分子,偏爱独角鲸的角质手杖;他在巴黎定制手工正装,牛仔裤是拉格菲尔德的签名限量版;运动他只玩马球……这一切他会利用各种机会通告四方。
  英文里叫这类人snob。西方关于snob的文学、文献、研究现在真是蔚为大观。不过snob这个单词,对中文翻译是一种刁难。迄今为止,snob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译名。
  比如法国前几年出版了一本书Histotre du Snobisme,相当于英文的History of Snobbism,去年这本书被翻成中文,书名译为《伪雅史》,snobbism译成“伪雅”,snob译成“伪雅士”。
  再往前说,文学青年大概都知道英国小说家萨克雷。他开始的日子比较惨,卖稿谋生,煮字疗饥,直到1848年发表《名利场》,才一屁股坐进文学史,再也不肯挪窝。差不多发表《名利场》的同时,他的另一本书Book of Snobs问世。正是这本书,让snob一词传遍西方,人人争说。这本书的中文书名是《势利者脸谱》或《势利眼集》,snob译成“势利小人”,这也是目前英汉词典的普遍译法。
  回头查一查比较详细的英文词典,你会发现,无论“伪雅”还是“势利”都不能确切地对应snob。Snob的词源至今不详。有一种说法,它来自拉丁文sine nobilitate(非贵族)。十八世纪 英国贵族学校入学登记时,学生要填写自己的社会等级,平民子弟只能填sine nobilitate的缩略词snob。这个说法提示了这个词的含义:那些与贵族圈靠得很近、急于进入上流社会的圈外人。十八世纪,这个词先是指鞋匠,后来泛指和貴人(gownsman)相对的俗人(townsman)。到了十九世纪,它开始用来形容粗俗招摇、贪婪虚荣的暴发户。二十世纪以后,snob就是那些热衷于地位财富,装模作样,向上攀附,向下踩踏的虚荣之人。
  总的来说,百年以上的snob,是对贵族的羡慕模仿装扮;百年以后的snob,是对时尚的羡慕模仿装扮。过去中国的贵族不多,眼下中国的时髦不少,生活中的snob,已如过江之鲫。我们需要一个热辣、新鲜的形容词,来应付萨克雷以下一百七十年的西文挑战。不妨先把上面提过的欧美人士,翻译成大家熟悉的中国兄弟:
  连他的司机在北上广都有顶级会所的金卡;他提到高官只称名不称姓;香港马会有他用儿子名义养的两匹赛马;他偶尔也小赌怡情,但只去蒙地卡罗,喜欢那里贵宾室的背景音乐;他一年要去两次非洲,救济灾民,教赤道儿童唱“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他去年就不喝拉菲了,他只喝定制的茅台,茅台镇上有他专属酒窖……这些都是他接受Vogue西班牙文版采访时说的,他只接受Vogue外文版采访,然后让秘书翻成中文传给朋友看看。
  他就是王朔老师上世纪九十年代说的“反革命装×犯”。是的,“装×”就是snobbism最好的中文译名。“装×”一词爽朗、通俗、亲民、有力,它的时尚度幽默感是snob的绝配。作为词语推广人,王朔老师的文学地位也绝不在萨克雷老师之下。只要放松心情,有一点化俗为雅的勇气,装×学未来可以做成一门大学问。
  别的先不用说,单单把《伪雅史》改名为《法国装×史》,起码就可以多卖一万本。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上大多数处于领导地位的国家之间的竞争都强烈依赖其商标和版权的应用。在这个开创性的时代,风险与创新经济是相伴而生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企业家不断努力引入最新技术思想的动力源泉之一。为了与世界互联互通,作为最强大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中国于2013年迈出了巨大一步,提出“一带一路(BRI)”倡议。截止到论文截稿日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总量为6万亿美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地把占世界61%人口的国家的文化、经济、贸易联系在了一起,这就需要制定新的知识
3月8日,英国莱斯特市,在英国女王登基60周年的钻石庆首日,凯特王妃弯下腰身和一個小粉丝聊天。
期刊
当有人用谷歌搜索你名字的时候,会搜出你的私人照片或私密博客吗?基于谷歌的超强网络索引能力,你的朋友、家人和老板都能找出很多关于你的信息,而且比你想象的多得多,他们需要做的只是谷歌一下你的名字。这里有几种办法避免这种情况。   1 在网上不要用全名。  在网上,不要随便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想要逃避人肉搜索的最好办法是,尽量不要写自己的全名,可以使用缩写的名字。要是你想更谨慎一些的话,也可以使用笔
期刊
前段时间,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全国俊男美女齐聚北京,想进入表演系就读,以步赵薇、姚晨、刘亦菲等后尘走上星途。电影学院负责招生的老师给部分考生泼了冷水:“进入三试之后将核查纹身和整容”。这话一传出去,立刻引发媒体爆炒,电影学院张会军院长不得不出来辟谣,称北电并不拒绝整容考生。但这“不拒绝”三字让人听出了勉强。与此同时,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来了硬性规定:整容及浓妆艳抹者考试时全倒扣分。电影高校对整容是一
期刊
二十岁时想三十岁,那真叫遥想,觉得时光浩渺,一切都来得及。给根足够长的杠杆,我真能把地球撬起来。现在三十岁过了,连根杆儿都没摸到。但二十岁时的确真诚地认为三十岁是个小儿科,一切将水到渠成,上帝把所有好东西都放在二十九岁的路头上等着,你要做的就是走到那儿,把它们一个个捡起来。我怀疑到了四十开外,回头看三十岁,可能也同感:三十岁其实也小儿科;甚至会奇怪,就那么一点儿破事,当初竟然没能搞定,你为此惭愧。
期刊
从美剧《欲望都市》、热播电视剧《男人帮》,到火热上映的电影《失恋33天》,从“康熙来了”中的蔡康永,到“超级访问”中的戴军……贴心的“男闺蜜”闪耀荧屏,撞击着女人们的心,很多女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又萌又贱的“男闺蜜”,搬家的时候可以当男人用,倾诉的时候可以当女人用;与男朋友或老公闹矛盾的时候,他可以借给你肩膀;遇事犹豫不决的时候,他比女闺蜜更能给你客观的建议;需要的时候召他即来,不需要的时候他要随时隐
期刊
如果要了解撒切尔夫人,就一定要对那个时代有所了解。  1970年代,美苏争霸如火如荼,石油价格高企,美元货币体系崩溃。二战之后那些做为战胜国的资本主义国家,挥手告别了他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英国当然也难逃此次经济危机,通胀、经济衰退、失业率高企、无休止的罢工,令人绝望的滞涨时代。  就如今天欧元区国家面临的局面一样,对英国来说,当时情况恐怕更恶劣。曾经沉浸在大英帝国梦想里的贵族绅士们,对于冷战
期刊
在刚闭幕的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法国设计师马克·布里奇斯凭借默片《艺术家》拿到了最佳服装设计奖。美国服装设计师工会评价,剧中的服装设计准确把握了时代风格,且顺应当下流行经典外观的趋势。  《艺术家》的时代背景设置在了上个世纪20年代的好莱坞。那是一个电影界与时尚界均处于“黄金時代”的岁月——摇曳的流苏、奢华的皮草构建出华美的舞台。影片浓缩了一个介于默片与有声电影更替期的演员波澜起伏的人生,也还
期刊
伦勃朗、戈雅和毕加索是三位无可非议的顶级艺术家。法国著名作家克洛德·鲁瓦在他的这本《热爱绘画》中,选择了将他们三位并置,以讲故事的体例分别记述了他们的生平际遇和艺术历程。初读此书,让我不解的是,所有的画家都是热爱绘画的,而以“热爱绘画”为题,克洛德何以会独独选择这三位分属于不同的时代,艺术风格又迥异的艺术家?就连译者在序中也说道:这是三位“很不相同”的画家。但这样的选择却更诱得我去探究这三人间的内
期刊
广州的方所书店开业,听朋友讲,那里咖啡座的菜单都是用一本外文精装书夹着,放在小圆桌上,堪称爱书人的极致奢华。细一问,书是企鹅出的Clothbound Classics系列:布面、烫花、拼贴、纹理——全套装帧均由缔造过Great Food、菲茨杰拉德六卷典藏本、《一千零一夜》三卷精装收藏版、Miscellaneous集锦系列等经典书系的企鹅御用设计师Coralie Bickford-Smith亲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