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八届亚洲皮肤科大会于2008年10月1—4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亚洲各国代表、特邀讲者、参展代表和会务人员共1300多人,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本次会议学术内容丰富,有大会讲演、专题论坛、专题交流会、卫星会、午间交流、继续教育授课、早间专题交流会、皮肤外科专题交流会、自由交流和壁报交流等内容。中国大陆皮肤科医生110多人参加本次大会,共投稿50多篇,其中会议交流达26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八届亚洲皮肤科大会于2008年10月1—4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参加本次大会的亚洲各国代表、特邀讲者、参展代表和会务人员共1300多人,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本次会议学术内容丰富,有大会讲演、专题论坛、专题交流会、卫星会、午间交流、继续教育授课、早间专题交流会、皮肤外科专题交流会、自由交流和壁报交流等内容。中国大陆皮肤科医生110多人参加本次大会,共投稿50多篇,其中会议交流达26篇,
其他文献
乳房外Paget病(EMPD)主要发生于大汗腺分布区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EMPD通常认为是一种上皮起源的腺癌,且可蔓延至邻近的毛囊和小汗腺导管,甚至侵袭至真皮内,严重时可发生转移.肿瘤的侵袭转移从分子水平上将这个过程分为黏附、降解和运动,其紧密配合、不断重复,导致肿瘤细胞持续侵袭直至远处转移[1]。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葡糖胺(N-acetylglucosamine,NAG)构成的线性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和其他基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维持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和弹性,还通过吸收大量水分而在表皮和真皮中充当缓冲剂的角色.皮肤老化时与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共同形成黏弹性网的细胞外基质和HA进行性减少,导致皮肤机械特质的丧失[1],因此增
因为可以和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真皮细胞外基质(ECM)分子参与许多生理行为,如细胞黏附和信号传导,同时还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机械性能.在年龄老化过程中,皮肤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会导致皮肤功能进行性减退。
患儿女,8岁.因双手足、下肢反复灼热、疼痛、潮红4年,甲变白3年于2008年4月10日就诊.4年前,患儿在运动和晒太阳后双足出现阵发性灼热、疼痛、潮红,自觉双手发热.手足发热症状交替出现,双下肢出现发热疼痛时,双手皮温可较低;而双手皮温增高时,也可见双足症状减轻;或出现一侧下肢发热、疼痛、潮红症状加重时,另一侧下肢症状缓解.将双足浸泡在冷水中,踩在冷地砖上或用电风扇吹后症状可缓解,未予特殊治疗。
为了观察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对儿童水痘的疗效及安全性,我科于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观察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治疗儿童水痘的疗效。
目的 对一例已生育过Hallopeau-Siemens型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且突变位点明确的孕妇进行DNA为基础的产前诊断,并探索诊断过程中母体细胞污染的排除方法.方法 于孕16周行羊膜腔穿刺术,抽提羊水细胞中胎儿基因组DNA.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法明确胎儿是否带有致病突变.羊水细胞贴壁培养技术将羊水中胎儿细胞与母体血细胞分离,去除母体细胞污染.核型分析法以期证实羊水中有父源性
目的 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稳定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3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或对照组,疗程4周.试验组早晨外用模拟剂软膏基质,晚间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组早晚单用卡泊三醇软膏.于首次用药后第1、2、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PASI评分较基线下降百分比(79.23%)大
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对1008种图书进行评选,评选出293种图书为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徐文严主编的《临床性病学》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朱文元和倪容之主编的《疑难皮肤病彩色图谱》荣获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是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中药方剂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用它们治疗ACD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2],但其药理作用机制小甚清楚.我们从临床常用方剂中选取白鲜皮、金银花、当归、荆芥、生地黄、白芷等6种中药,以DNFB诱发的小鼠ACD模型,观察6种中药对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