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

来源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l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弓部开窗技术保留弓上分支血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21年3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5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的胸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患者,患者均采用弓部开窗技术进行治疗,其中,采用机械原位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98例,采用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患者17例.分析弓部开窗技术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行机械原位开窗手术的技术成功率93.94%(186/198).实行体外预开窗术的技术成功率为100%(17/17).全部患者中,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入路血管损伤6例,出血2例,内漏10例,脑梗死3例,逆向撕裂2例.死亡患者2例.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升主动脉逆向撕裂,1例患者发生分支支架闭塞,4例患者出现内漏,2例患者经弹簧圈栓塞后治愈,2例患者的内漏自行消失.其余患者无支架移位或变形,分支支架通畅.结论 胸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部时,机械原位开窗技术和体外预开窗技术可保留和重建弓上分支血管,具有费用低、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近中期效果良好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16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n=76,术后采取常规抗凝干预)和观察组(n=92,术后采取常规抗凝干预+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
血管吻合是血管外科的一项重要操作,血管吻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疗效.缝线吻合法是血管吻合的金标准,但存在操作时间长、血管损伤大等缺点.为优化血管吻合操作,缩短组织器官缺血时间,医师及学者们在不断改进传统手工血管缝合操作的同时,也探索出一系列操作简单、吻合快捷、损伤性小的血管吻合技术.本文将从血管缝线吻合法及非缝合血管吻合技术两个方面分别阐述血管吻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目的 探讨不同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肺栓塞的术前筛查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64例接受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发生肺栓塞情况分为肺栓塞组(n=26)和非肺栓塞组(n=338).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Caprini和Rogers风险评估模型得分;Caprini和Rogers风险评估模型筛查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点、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肺栓塞组患者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