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音乐欣赏教学的点滴体会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93-01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有着动听的音响,生动的节奏、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情绪特点,能带给人们轻松的气氛、快乐的心境,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同时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刺激是全方位的,来自上下、左右、前后的声音都可以听见。比较适合幼儿认知的无意识特点,使他们常常在无意中就接受了音乐的影响。而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培养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从音乐艺术的情和美的体验中陶治情操,启迪心智,正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努力方向。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工作,出于自身对音乐的敏感和酷爱,使我对这项工作有着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近一两年,园里给我提供了多次外出学习的机会,那些国内著名音乐教育家的理论和思想为我冲进了新鲜的血液。我还通过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园里又经常为我提供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平台,让我在一次次磨炼中逐渐成长起来。在长期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我积累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下面,我就音乐欣赏教学谈谈我的见解。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活动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鉴赏、品评、理解,进而加以表现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幼儿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我认为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安静、认真倾听音乐的习惯
  听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在本阶段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富有情趣的歌曲,音乐作品要短小、但内容要是丰富的,风格要是不同的。如《摇篮曲》、《小人书,你别哭》、《学做解放军》等等。让幼儿能安静的、注意力集中地听音乐,同时培养幼儿边听边想的习惯,初步感知不同的音乐情绪,不同的节奏特点,获得简单的音乐知识。
  二、要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
  在学会听音乐的基础上,要训练幼儿听觉辨别能力。如听辨声音的高低、不同的音色、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变化等,感受音乐节拍和节奏的不同特点。可通过认识一些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古筝、柳琴、二胡等;有趣的音乐游戏或演奏打击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学习音乐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三、动用多种感官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是听音乐的深化,听到了和听懂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欣赏音乐是教师引导幼儿在听到的基础上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的情绪。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为幼儿选择更丰富的音乐作品。既要有歌曲又要有器乐曲,既要有传统的又要有流行的,既要有民族民间的又要有世界闻名的。作品的题材、形式、风格尽可能多样化,旋律要动听,内容情节要生动,艺术形象特点要鲜明且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大马告诉我》、《对面的兔子看过来》、大提琴曲《天鹅》、二胡曲《赛马》、童话故事音乐《龟兔赛跑》、歌剧《胡桃夹子》片段、《土耳其进行曲》、《水仙花圆舞曲》、《金蛇狂舞》等……在欣赏前,教师要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欣赏。
  四、给幼儿提供创造、表现的机会
  幼儿在听到优美动听的旋律时,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显得很兴奋,有较强的表演欲望。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地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在感知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把想象出来的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创造活动表达出来。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及时鼓励幼儿,不要束缚他们的思路,让幼儿大胆表现。可以通过创编歌曲、肢体动作、节奏、语言表述等方式,使每个幼儿都能情绪饱满、愉快地参与活动,得到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只要教师引导的得到位,提供的信息准确,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常常会令人有意外的惊喜。不得不承认:孩子真是天生的艺术家啊!
  总之,音乐欣赏是让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审美感受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有效手段。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可以让幼儿听得进、感受深、记得牢;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使其在对幼儿音乐文化素养、情操陶冶、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发揮其特有的教育功能。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以来,幼儿园的教学中传统文化随之被重视,大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让民族文化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而不是过去那样,美术课程都是讲解的西方美术知识和文化,轻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体验;交流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资料堆积”、“随性选择”、“花哨整合”等低效甚至无效的资源整合现象充斥着许多道德与法治课堂,严重降低了整合的效度,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教材资源如何适度拓展、生活资源如何智慧选择、课程资源又该如何有效呈现呢?本文围绕教师在资源整合时易出现的主要误区,从“潜心会文,斟酌教材意图拓展资源”、“回归生活,甄选适用素材活化资源”、“精设梯度,创设有效形式呈现资源”、“任务初探,做好知情铺垫生成资源
【摘 要】本文分析了《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发的必要性及应用价值,分析了国内外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发现状及本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发注意事项,探索了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为实践新型、快捷、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移动终端;数字化学习平台;《冲压模具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
【摘 要】本文以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为理论依据,结合幼儿英语教学实情,从教师、幼儿、家长的角度出发,探讨符合二语习得规律的方法,避免英语教育的误区,为推动幼儿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而这是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探究,得到一些对幼儿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幼儿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改革教学手段,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英语教学,让计算机部分地替代英语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能够做到为了交流、通过实际使用来学习语言,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充分衔接的必然要求。该文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域出发,分析了目前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