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泰州学派对儒家经典诠释平民化的建构

来源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122702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世人对于"阳明学"诠释经典日益"空疏"的责难,泰州学派发起了一场旨在不背叛阳明学立场而修正王学之弊,让经典解读与"百姓日用"相联系,建构平民化诠释学的运动。他们以"身本论"替代"心本论",重建儒家经典诠释形上学;以"淮南格物"替代"穷理""正心",发明"百姓日用之道";以"践行"替代"践形",主张经典平民化诠释之实用性。在其学说建构中,充满了近代文化转型的启蒙因子,佛学元素在经典平民化诠释的生成中不断闪现,颇具美学意义的"狂"是其独具的学派个性特征。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后,江泽民同志多次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并身体力行地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这一规律进行探索.党的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执政规律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出科学的人文关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本位”的价值定位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内涵的人文关怀价值,是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重要
和谐社会必须以法治作保障,没有法治,也就无法实现和谐社会。文章通过论述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后,提出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完善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质
加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在规律的研究与探讨,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观念,才能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本文阐述了农业开发项目的“环评”要针对其污染特点 ,包括 :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生态、风险、景观、安全等内容 ,并在评价方法上提出图像法在景观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