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随园诗话》的采诗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ajxh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清乾隆诗坛泰斗、性灵派主将袁枚(1716—1787),钱塘(今杭州)人。诗文创作甚丰,尤以《随园诗话》(下简称《诗话》)闻名。《诗话》的精华在于“话”,即阐发性灵说诗论。(参见拙著《清人诗论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1月版)但《诗话》的基础却在于“诗”,即所采录的旨在印证与鼓吹其性灵说主张的大量诗作。《诗话》总计1999条,其中大半条数中录有采诗。粗略估计,《诗话》采诗(或断句)总数在五千首以上。不仅数量巨大值得注意,而且可以从中了解当时诗歌创作的盛况,具体把握袁枚的有关思想。 关于《诗话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MEMS运动传感器带来的创新,使国内外的工程师认识到捷联惯导系统应用到人体运动测量领域的重要意义,为运动员、消防员、警察和急救
针对大多数单片机系统存在内存不足和计算能力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ZSS的非对称压缩算法。在单片机上对上位机发送的已压缩数据流进行可重入性中断的方式解压缩。此解压缩
针对现有电容器工频充电方式存在的不足,在综合考虑串联谐振、并联谐振、串并联谐振三种变换电路性能的条件下,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全桥串联谐振模型的电容器恒流充电优化方法。结
在对视觉系统中各层的生物原型进行分析抽象和简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物视觉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模型。该模型采用CNN来模拟内视网膜激发模块,用在高分辨率下具有旋转、缩放、平移(RST)不变性的HU矩实现测量空间到特征空间的转化,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来实现目标分类、质心(COG)算法实现目标跟踪。经过大量真实图像的试验,证明了图像分辨率达到1024024时,目标识别率达到95%以上,同时具有良好的跟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