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咯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

来源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04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科2011年8月-2012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22例并行介入治疗,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 22例患者中,男18例,女4例.年龄22~67岁,平均44岁.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乏力、盗汗、低热、消瘦、咯血,咯血每日量约200~500ml,既往有结核病史.经内科止血无效,行介入治疗.
其他文献
高压蒸气灭菌法是目前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气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式和预真空式两类.我院现在使用的是预真空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灭菌时间短,对需要灭菌的物品的损害轻微,为了更好的放心使用无菌物品,防止手术患者医源性感染,我们对需要消毒的手术器械进行实验室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胆道疾病手术治疗时通常在胆总管切开处放置T型引流管,一端通向肝管,一端通向十二指肠,由腹壁戳口穿出体外,接引流袋.T型管引流用于胆总管和肝胆管手术,起到减压和支撑的作用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人ZP3 186S蛋白(23~348氨基酸),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实验材料.方法:经PCR获得编码人ZP3(23~348氨基酸)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PICZα-hZP3.将ZP3 186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系正常变异心电图,并非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多数患者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类似心脏神经症的表现,如胸痛、胸闷、心悸、失眠等,心电图表现为ST段提高,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等,临床极易误诊.我科1998年至2006年收集36例门诊及住院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胰十二指肠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胰十二指肠肿瘤的主要方法,术前知识缺乏,术中损伤,术后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大,消化道重建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术后的护理.因此我科利用自理学说中的三个部分[1],重点而且有条理的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呈增多的趋势,笔者就3年来28例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护士长查房是护理工作中一项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它不仅表现在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的一次业务查房,并且它还是一项全方位较琐碎而细致的工作.在护理查房中,护士长应充分发挥管理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全肺切除围术期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观察并总结对35例老年肺癌全肺切除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患者术后8d发生患侧支气管胸膜瘘合并脓胸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癌症的患者尤其是胃癌和乳腺癌的患者用药一般需6个疗程,而且药物的刺激性强,如阿霉素,一旦外渗可能引起局部组
中成药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少,广为患者所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医学科技的进步,中成药的品种日渐增多,产量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的中成药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就影响中成药质量的因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