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精品课程中的教师作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ia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111年,按照历史记载,状元黄裳开始了钦定的大道藏的编书,就是要把天下的道家道教书籍全部整理一遍。黄大师每周仔细阅读27万字,并整理心得笔记,成为精品课程。但在金庸笔下,这个精品课程竟然成了《九阴真经》,而黄裳也一不小心成了天下第一高手。此后,不断优化《九阴真经》精品课程的黄裳,将课程藏在了石头里面,但被黑客盗走,引发了下图十代人的争斗。
  金庸的小说当然是杜撰,但在这个关于精品课程的教与学的人性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真正顶级的教师,创造课程而不是学习课程。
  2.到处听课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一流高手收集资源却并不随便使用资源,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自己体系的完整性。
  3.全国人民都想得到的所谓精品教育资源从哲学命题上看说不定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教育家要毁掉它。
  4.毫无根基的人,拿了再高的真经,还是什么都不会;根基很浅的人即使拿了整套的真经,最后还是不能掌握真传。
  5.偷鸡摸狗地掌握所谓秘诀,可能短期能迅速提高功力,但最后会走火入魔。
  6.学得好的学生不光有秘诀和真经,还要有教师指导,信息来源越多越正宗越充分的,水平就越高。
  7.再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都不能避免泄密;师承的秘诀是师生关系;最终获得真传的是对教师和知识真正尊敬的学生。
  精品课程中的课件权利属于谁?教师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东西贡献给教育机构或者其他教师?课程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在线教育如火如荼的当下,死去的平台和无人点击的课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九阴真经》引发的故事,也许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我们启发。
  精品课程的创作权当然属于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购买后放到课程平台上开放给固定或者不固定的学生,产权发生了转移。产权转移前,支配权在教师,产权转移后,支配权也并不完全在购买方。
  未来的课程平台的秘诀,不在于开放,在信息过载和学生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学生“不开放什么”,体现了教师真正的水平。
  理想的教学资源系统正在出现。云和微服务技术的进展,使得最后的教学课程平台,没有资源和数据,只剩下教师的教育逻辑,教学资源以资源容器方式存放在各种云平台上,能否获取由学生的权限决定。
  大量投机取巧的精品课程和视频资源不好使,也许不是因为教师本身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是什么职称鼓励和惩罚措施的缘故,而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尊重真正的教学逻辑使然。
  那么,在线课程如何更新资源、如何尊重教师呢?事实上,大家想想就明白了,有几个在线课程的资源和管理方,采用鼓励原创教师自带粉丝提供服务和更新呢?有哪个平台按照点击付费给教师呢?这才是真问题。
其他文献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的作品缺少自己原创的内容。例如,一方面,学生在制订旅游计划、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网站等作品时,文章内容彻头彻尾是从网上复制的,然后利用所学技术做局部微量加工,有的作品看上去非常漂亮,但遗憾的是文章内容缺乏原创元素,作品只有形而没有神。另一方面,学生比较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生态资源,甚至这些文化生态就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极少有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这些资源。绝
李大妈不久前参加了一家保健品厂商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办得很隆重,会场上彩旗招展,贴满了标语。参加讲座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茶水和点心。在讲座中,一些“专家”大力宣传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的损害。那些“专家”声称,吃了某种保健食品,不仅血压不会升高,血脂会下降,还能提高免疫力,预防很多疾病。“专家”说,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都可以免费获得一小袋赠品,如果喜欢,可以当场购买。结果,参加讲座的老年人纷
日本有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眼目睹、亲耳听到1000例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其中,“没有注意身体健康”“没能谈一场永存记忆的恋爱”“没有留下自己生存过的证据”等,成为人们的“人生至悔”。活着的我们应该如何拥有一个不留遗憾的人生呢?  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有很多种活法,千万不要被别人的价值观“绑架”,不要把别人希望你过的生活当做是你想要的生活。想谈
近年在女孩子尤其是白领女性中,流行美觀大方而且实用的大包包。稍微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身边时尚女性的包一个比一个大,手机、钱包、化妆品……这个能装入所有外出必需品的大包包已成为女性追求的时尚。殊不知,这种时尚却在悄悄地影响着女性的健康。长期受颈部、肩部甚至腰部疼痛困扰的女性,其病根正在超负荷的大包包上。  女性背包时需要用力抬举肩臂,处于过度扭转的不良姿势,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使颈肩部的肌肉疲劳,颈肩
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眼底病,一般始发于50岁上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越来越多,该病正在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本刊特邀请眼科专家撰稿,同大家一起——    认识篇   老年黄斑变性 早筛查 勿妄治  重庆泰恒眼科医院院长 郑汉    两年前,李大妈左眼患了白内障,手术后感觉视力恢复得不错。但近半年来发现左眼又有些不舒服了,视力出现了明显下降
近年来,家用血糖仪在糖尿病患者当中越来越普及,患者足不出户即可知道自己的血糖情况。但也应当看到,由于操作使用不当,经常出现血糖监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血糖仪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常见原因及处理对策。    1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不同品牌血糖仪的操作方法大同小异,患者检测时一定要先详细阅读使用说明,正确掌握血糖仪的操作方法,如果操作不当,会导致测试值不准确或检测失败。常见
王女士退休不久即开始出现反复胸痛,去年在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并且放置了一枚支架。本以为冠心病已经治愈了,谁知几个月后又发作了胸痛,同时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虽然疼痛程度不像以前那样剧烈,但是仍然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王女士很疑惑,为什么我放了支架还会胸痛呢?带着这个疑问,王女士再次来到医院求诊。  其实王女士的情况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
接上期《中老年保健》栏目《名医与你面对面(一)》    问:题四: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要认真治疗糖尿病呢?    故事四:于先生今年52岁,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几天前半夜起床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行走困难。在妻子陪同下去某医院急诊看病,医生告诉于先生患了脑梗死,并开了输液处方,且嘱之明天去神经内科看专家门诊。第二天于先生来到神经内科看病时,医生认真询问了他平时的血糖和进食情况、有无不良饮食习
七八千万欧元拍一部儿童漫画电影……法国人自然有他们的理由,这些理由很商业,也很法国。  当今的法国影坛,有两个最卖座的商业电影系列。一个是老牌喜剧《度假者》系列,另一个就是改编自连环画的《高卢英雄传》,都是曾创下上亿的票房灵药。鉴于去年法国电影在本土票房上的失利,人们把期待压在了今年的续集上,于是乎,借着2008年北京奥运的东风,《高卢英雄传之大战奥运会》在年初热热闹闹地上映了。  法国人对喜剧的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注重养生保健的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享年86岁,而且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结实,有时还能上山砍柴。陆游能获得如此高寿,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陆游的养生观涉及面广,包括运动、饮食、心境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以启迪。    坚持体力劳动——“有暇即扫地”    陆游一向把整理书籍、扫地抹桌当做锻炼自己身体的活动。  他曾在诗中写道:“一帚常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