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ol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舍”源自《内经》,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学说,“癌毒传舍”是现代中医认识肿瘤复发转移的一种理论,刘华教授关于“癌毒传舍”新认识如下:“癌毒形成,亦禀自先天”“传舍”之“舍”含肿瘤复发,“癌毒”挟“痰”而易“传”,裹“瘀”而易“舍”.“癌毒传舍”理论应用于防治肺癌复发转移,核心理念是以和为贵,以平为期,治疗原则为扶正抗癌,防“传”拒“舍”;脾肾互赞,先后相资;或化或消,以祛他邪;治疗重点在病证结合,中西医相辅,诸法相成.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全虫方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全虫方口服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口服联合肤痔清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后,通过比较各项指标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患者的皮损积分在治疗第4、8周末,均低于治疗前的积分(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影响,探寻白花前胡指标成分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和回流法提取,以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白花前胡样品的甲素和乙素含量存在差异;回流法制样处理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均高于超声法制样,而乙素含量则相反.结论:回流法有利于白花前胡甲素的提取,较超声法提高了8.7%~21.9%;超声法有利于白花前胡乙素的提取,较回流法提高了10.4%~21.95%.选择合适的提取体系和方式可提高白花前胡有效成分的可检测性.
目的:通过建立药材广金钱草特征图谱的检测方法,对目前市售广金钱草药材的质量进行可控性评价.方法:色谱柱使用CORTECS T3 (2.1 mm×150mm,1.6μm,Waters),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设置为0.2 mL/min,柱温设置为30℃,检测波长设置为340nm.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以及SIMCA聚类分析软件对市售18批广金钱草药材特征图谱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建立药材广金钱草特征图谱的检测方法,确定共有峰7个,显示18批广金钱草药材质量差
目的:筛选兰香草药材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最佳超声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在不同采收期的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寻找最佳采收期.方法:正交试验结合单因素考察筛选出超声提取兰香草中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最佳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兰香草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兰香草中木犀草素含量,分析其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次数为2次.随着兰香草药材植株生长,总黄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总体变化趋势均是先不断递增,9月达到
目的:比较针灸疗法与促排卵针在卵泡发育不良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60例卵泡发育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促排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评分、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 (P<0.05);治疗前两组间最大卵泡直径、子宫内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75.0%、妊娠率30.0%,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不明,机制不清,现代医学多用利尿剂、激素等对症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且容易反复,中医以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优势,治疗杂病疗效确切.从肝气、肝血和肝经三个方面论述“治水先疏肝”的观点,并附两则验案.特发性水肿虽虚实夹杂,但从整体出发,谨守病机,坚持“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疏肝、理气、行血、调经,则水肿自消.
目的:分析补肾祛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增加中医补肾祛瘀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且治疗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祛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六经辨证指导下桂枝新加汤治疗颈椎病的可能药效成分和分子机制.方法:借助TCMSP、BATMAN数据库获取桂枝新加汤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CTD、Drugbank等数据库筛选颈椎病的疾病靶点集;借助STRING构建预测靶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筛选出核心靶点;对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集通过DAVID进行GO分析、KEGG Mapper进彳行通路预测.最后运用AutoDock Tools完成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类证治裁》中治疗痰饮的用药规律.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统计《类证治裁》中所记载治疗痰饮的方剂,运用MS Excel 2016对其方药进行频数、功效分类、性味及归经统计,分别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对方药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62首,涉及中药104味,其中频次较高的有13味药;以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多属脾、肺经;根据高频药物(频数≥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异质性强,是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尚不明确,病情多变,临床单纯采用激素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杜小利教授认为本病以肝脾肾脏腑功能紊乱为本,痰瘀互结为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多重视补肾健脾、化痰祛瘀、调理冲任,以达调经、助孕、安胎之效,其临床收效颇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辨证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