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医师自由执业“流产”内幕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番改革方案的“流产”,根源在于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利益格局重新分配所带来的重重阻力。行政部门与医改主导部门之间的权力博弈,或成为医改道路上最大的“路障”。
  “同意试点”。8月13日,广东省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廖新波在一份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意见。然而,两个星期后,这份由深圳市卫计委报批的新方案——《深圳市医师自由多点执业实施细则》(试行),并没有按照正常的程序下发。
  后据了解,9月21日,深圳市政府赶在省厅正式发文前,专门派人前往广东省卫计委医政处撤回了该方案。至此,备受关注的深圳医师多点执业新方案“胎死腹中”。
  已经做过批示的文件,被中途撤回,本身就是一个极少有的行政现象,更何况主动要求撤回的单位与申请报批的还是同一家机构——深圳市卫计委。一家国家机构为什么会中途“反悔”?是单位意见不统一?个中原委究竟如何,近日,《民生周刊》记者赴深圳进行了调查。
  在与各方接触之后,记者发现,深圳医改已从“深水区”进入“混水区”。此番改革方案的“流产”,根源在于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利益格局重新分配所带来的重重阻力。行政部门与医改主导部门之间的权力博弈,或成为医改道路上最大的“路障”。
  文件被撤回
  10月28日,记者在廖新波的办公室看到了《深圳市医师自由多点执业实施细则》的报批文件照片(原文件已被撤回)。
  上面清楚地显示,来文:深圳市卫计委(深卫人报92号);广东省卫生厅2013年2385号文件。收文:2013年7月26日。
  报批项目一栏处写着:市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深圳市医师自由多点执业实施细则》(试行)的请示。请示人处落款为:卢伟军、张雯霞。
  在批示意见一栏,省卫计委医政处的主任、处长等分别于7月29日、8月9日分别作了“同意”的批示,并“建议个别条款细节表述准确一点”。
  廖新波的批示则更加详细具体。首先,建议取消细则中的第四条,理由是不必干预医院的管理制度,建议医生与医院走向契约关系,按合同管理;其次还包括多点执业的医师必须经过规范化培训、逐步过渡到行业注册等5点建议,共140余字。
  行政文件在程序上并没有出现任何瑕疵,省卫计委的批示也非常详尽,但为什么这份文件最后未能“见光”呢?
  廖新波向《民生周刊》记者透露,就在他批复深圳上报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曾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某领导的电话。该领导对此项改革方案,“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但是,“希望在正式出文前给他们看看”。
  之后不久,便有了文件被撤回的消息。
  那么,国家卫计委对深圳新医改方案到底持怎样的态度?文件被撤回真的如传言所说,是因为“国家卫计委的压力”吗?
  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就在深圳上报该方案之初的7月15日,广州当地一家媒体披露了该细则的方案,引起了各方关注,媒体也开始纷纷跟进报道。
  由此,这一改革引起了国家卫计委的关注。一周之后,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前往深圳调研。曾有消息人士透露,李斌对彼时还是草案的《深圳市医师自由多点执业实施细则》(试行)进行内部研讨时,表示“该项改革新方案很好”。
  然而,据一位接近深圳市政府的消息人士称,就在媒体广泛报道深圳改革方案后,国家卫计委有关人士给深圳市政府打来电话称,在多点执业问题上,国家卫计委有整体部署,深圳的多点执业方案“步子迈得太大,要缓一缓”。
  国家卫计委的态度让人颇费思量,仍被认为是此次方案“命运转折”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消息人士甚至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是医院的院长告状到了国家卫计委,才导致了方案的“流产”。
  很多人认为,该方案的“流产”原因集中在一个条款上:医师自由多点执业无须再经过医疗机构批准。
  据媒体报道,国家卫计委对深圳改革方案的反对意见,也是集中在这点上,理由是“不方便医院对医生进行管理”。“步子迈得太大”,就是指这一条。
  而廖新波建议删除的第四条,也正是这句话。
  仅仅一句话,到底有多大能量?为什么让这么多人纠结?到底牵涉到了哪些方面的利益?
  自由执业争议
  医师多点执业的观点一直被很多人认同。在我国,不少人认为,公立医院限制了医生的行医地点和范围,实施医生多点执业有利于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也是新医改的一个方向。新医改方案第十三条指出,将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2009年4月,作为新医改的一项措施,原国家卫生部下发的《深化医疗改革的若干意见》里提到鼓励医师多点执业,这打破了《执业医师法》“一个医生只能在一个注册医疗机构行医”的规定。
  9月,原卫生部又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医生合法进行多点执业的同时,要求“医师受聘到其他医疗机构执业,应当经所在单位和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师原则上应当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执业,地点不超过3个”。
  自此,包括深圳在内的广州、河南、陕西、河北等一些地方开始试点医师多点执业。
  然而,医师多点执业的效果并不理想。以深圳为例,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试行管理办法》,从2010年1月至今,深圳申请获批医师多点执业的只有36人,包括备案在内的也只有100多人,广东省16万名注册医师,仅有3800多人申请。
  外界评价,医师多点执业措施“遭遇冰点”。
  在这个背景下,深圳提出更为“彻底”的方案,这一新方案的敏感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以往医生最多在3个地方看病,而且还突破了医师多点执业必须经过所在医疗机构允许这一规定。
  “无须再经过医疗机构批准”,就意味着医生从多点执业真正成为“自由执业”。医生甚至可以脱离医院的“束缚”,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成为美国、加拿大等国医生那样的“自由执业”人。   廖新波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允许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其实是促进医师这一关键性医疗资源的流动和有效利用,来避免病人大量涌入大医院引发的“虹吸现象”,造成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紧缺和医疗技术薄弱等问题;另外,还有利于实现“医生价值市场定价”,去除如今实行的“人为行政”定价,从而使医生通过正常市场渠道增加收入,实现医师的自我价值;不仅如此,“大医院能治好所有病,小医院不能治病”这一错误观念将有所扭转。
  然而,政策的初衷未能决定政策的效果。医师多点执业遭遇来自各方的阻力,很多医院包括医生本人对此项政策并不“感冒”。
  深圳某医院的院长就向《民生周刊》记者表示,“医师多点自由执业这个政策,我不能同意,我培养完了人却跑了,我这里的力量少了怎么办?不能只考虑医生的利益,不考虑医院的利益。”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该院办公室主任周朝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作为一家三甲医院,人民医院每年有300多万的门诊量,医院共有1000 多个医生,平均每人每次的门诊量近100个,要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医生的精力实在有限。
  “如果大夫把精力都放在多点执业上,那医院的工作还完成的了吗?”周朝华反问。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一位主治医师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医师是事业单位的人,还会受医院的限制; 薪酬、奖金、晋升、学术地位,这些都和医院息息相关。“我不太会考虑多点执业,医院也表明不支持多点执业。”
  广东省卫计委消息人士透露,正是由于深圳部分三甲医院院长对该方案“无须再经过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批准”的强烈反对,并将意见反映到了国家卫计委。迫于这些压力,国家卫计委才会先后出现了两种声音。
  “爹”“妈”的较量
  医院反对、医生担忧都可以理解,但作为主管深圳医院的行政部门、此次改革新方案的制定者——深圳市卫计委,为何会反对自己?
  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其公关部经理邓越萌对《民生周刊》记者说,在深圳管医院的不仅有个“爹”,还有个“妈”。
  记者了解到,邓越萌说的“爹”指的是深圳市卫计委,也就是《深圳市医师自由多点执业实施细则》(试行)的报批者。对“医师多点自由执业”不认可的不是“爹”,而是“妈”——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
  医管中心的成立是仿照中国香港等地的做法,由专门机构管理公立医院,从而减轻卫生部门的职责,是深圳医改的一个“亮点”。
  据深圳医管中心综合管理部出具的资料显示,该中心于2013年5月挂牌运作,独立于深圳市卫生行政部门之外,为深圳市政府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主管市人民医院等11家公立医院。
  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该中心负责监管公立医院人、财、物等的运行。简单说,医管中心成立之日,就是深圳市卫计委从“监管公立医院具体运营”的角色中脱离之时,后者的工作重点转移至强化发展规划、服务监管、规范标准、资格准入等全行业管理中。
  由于职能的转变,深圳市卫计委要向医管中心移交相关27大项、82小项职责和32项具体职能。
  显然,具体负责监管“人、财、物”的医管中心对“医师多点自由执业”并不“买账”,其对方案的反对意见也集中在“自由执业” ,即“医师可以不经过医疗机构的批准”上。
  “新政策没有经过官方论证及讨论,我们都不知道。医生多点执业, 多少个点执业没关系,但自由执业我们不同意。”医管中心主任罗乐宣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由执业”会给医院管理造成很大困扰,起码与现行的行政管理和绩效管理制度不符,“比如,本来一周前病人就已经预约,而到该看病时,专家不打招呼就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不乱了吗?”
  该方案的主要制定机构是深圳市卫计委医政处,但与方案制定之初的“高调”相比,该处处长廖庆伟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民生周刊》记者的采访。不过,在与记者交谈中,他反问医管中心对此事的回应。
  记者从各方了解到,廖庆伟与罗乐宣原来都是深圳市卫计委的工作人员。
  2012年6月开始,深圳市卫生医疗系统发生了一场“人事地震”。该市市、区两级13家医院的16名管理人员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其中包括9名正(副)院长、7名科室负责人。而该市原计生委主任江捍平也于2013年1月底被立案调查,同年7月因涉嫌受贿数千万被“双开”。
  在这一背景下,深圳市卫计委的人事变动就显得极为敏感。2013年5月,深圳市卫计委新任主任蔡立上任。几乎同时,医管中心成立,并成为了一个拥有“巨大权力”的部门。
其他文献
没有完善的税制,房地产调控还将继续纠结,而争议也许刚刚开始。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一年之后,成效显著,从去年下半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谜,房价过快上涨已遏制 ,正在回归理性。  调控一周年之际,亦是重庆、上海两地房产税改革试点推行一周年。先是有媒体报道说,房地产税将加快推进,试点也将扩大;紧接着,又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说,房地产税扩面在“十二五”不可能变成现实。  争
据新华社报道,在高考改革大幕开启的背景下,各地重点高校通过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自主招生等政策向“寒门学子”倾斜,但记者采访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出现的政策执行“走样”苗头值得警惕。  比如,海南一贫困县高中老师说,因不少重点高校的贫困专项和定向招生中,并未限定农村户籍要求,导致越来越多县城领导不再送子女到省城上学,而是在贫困县高中就读。  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
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现象,权威专家认为是缘于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不灵活。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信息传播机制不健全、成果的交易评价机制不完善、成果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成果的转化推广机制不健全、转化风险机制缺乏等。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达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2%,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3G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信业与其他行业跨界合作的宽度和广度进一步增强。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移动医疗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正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移动健康医疗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如今,只需一部小小的手机就能实时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可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这被业内认为是医疗领域的一大技术突破。    “移动健康”的创新意义  据了解,一项名为“春雨
在回顾《快报》近60年历程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妇女运动是所有社会现象的核心:50年代,妇女取得话语权;60年代,妇女主张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避孕;70年代,围绕堕胎问题展开论战;80年代,女性开始在职业和政治领域要求权力;90年代,两性平等成为社会主要话题;2000年代,女权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反对不公正的行为。
这是一个优雅的灯具,外形虽然四四方方,但根据效果来看,作为环境光还是很不错的。更重要一点,它以废旧的磁带做原材料。
打个电话,10分钟即可送医上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的关翠珍老人,因心脑血管疾病常年瘫痪在床。一天深夜,她一觉醒来感到头晕、胸闷,老伴赶紧拨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值班医生很快赶来紧急处理,老人转危为安。  今年,沙市区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多方筹资”的方针,全面启动高龄空巢、离休、失能老人等6类重点人群管理工作,推行“家庭医生进万家”服务模式,为居民建立
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全会在京召开,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会时间最晚的一次四中全会,也是中共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法治国亟需升级到2.0版。本届四中全会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给出了顶层设计。  加强宪法实施  四中全会公报中,有关
“卵子老化”问题正成为众多未婚女性关心的内容。为了让自己未来不后悔,不少女性选择在年轻时冷冻卵子。如果年龄很大时才结婚,怀孕就会变得非常困难,不如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先存下卵子。专家认为,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这才是正常而简单的选择。不能在35岁前结婚的人,选用冷冻卵子的方式,只能减少自己的心理负担。
“贵的树要几十万一棵,便宜的也要几百元,但经常种下去之后,活不了多久。”算起现在各大城市的“绿化”账,中国风景园林协会常务理事张广增连连摇头。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城市绿化的投资逐步增加。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截至2014年3月,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1.2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9.3万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6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