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数种中药入药部位的名称冠以“根茎”的讨论

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中国药典》载24种根茎入药部位的名称等进行辨析。方法:考著七类,结合实践分析各著所载根茎概念、入药部位的名称。结果:《药用植物学》根茎=根状茎;《药材学》根茎类药材=根状茎、鳞茎、球茎和块茎;《中药鉴定学》根茎类=根茎/芦头+地下茎+少许根部。同一入药部位的名称各异,如香附有根茎/根状茎、块茎;山药有根、块茎/块状茎、根茎;北豆根有根茎/根状茎、根;金荞麦有根茎、根及根茎、块根;菝葜、黄山药有根茎、块根;胡黄连有根茎、根茎及根等多名。入药部位涉及有根茎、根状茎、块根、块茎、块状茎、根茎及根、根7个不同名称。在某些品种的内容中《中国药典》《中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是把同一种药的入药部位作"根茎(根状茎)"(如升麻、白术"根茎。根状茎……");而《中国植物志》与《药用植物学》是把不同药的同一入药部位有的称"根茎"、有的称"根状茎",等等。若根茎与根状茎概念等同,表述应一致。诸如此类就导致中药验收、检验、药监等操作者的诸多迷惑,无所遵从。结论:根茎的概念、入药部位的名称应该加以规范。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手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因素及手术过程中产妇体温变化情况的分析,采用复合保温措施和传统保温措施对剖宫产手术中的产妇予以保温,研究和评价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
同源异型盒基因在决定植物的形态建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麻竹中分离到1个同源异型盒基因,其cDNA全长1 452 bp,编码1个330个氨基酸的蛋白,包含1个KNO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