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的宗教情怀和创作理念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雪漠是我国极少数具有宗教情怀的创作者,他因为《大漠祭》一书被广大读者熟知,其作品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作品中所具备的生活底蕴以及弥漫的佛教思想有着深刻渊源。雪漠的作品为什么会弥漫着宗教色彩?这是因为雪漠本身就是一个藏传佛教徒,他的生活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本文主要对雪漠的宗教情怀和小说创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雪漠;宗教情怀;小说创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2
  雪漠是我国极少数具有宗教情怀的创作者,他精通经藏及佛教传统实修,又是一位大手印传承者,写过很多佛教专著。雪漠的小说创作对于人们当下的生活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要认识其作品,需要从雪漠的宗教情怀和创作理念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对雪漠的小说创作有所理解。
  一、雪漠的宗教情怀
  (一)真正的永恒是变化无常
  雪漠的小说始终隐藏着一种佛教智慧,那就是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法则,就如同梦幻的泡影一般,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幻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做到真正的永恒才可以算得上是有意义。而这种永恒看似是亘古不变的,实则是真正处在永不断续的变化中的某种无常,只有这样的无常才在历史的意义上被称为是永恒。雪漠在小说《大漠祭》中就表现出了这种永恒。《大漠祭》中的一个女性人物身上所发生的悲剧一直在深深地震撼着读者,那就是莹儿。她是这部小说中悲剧性力量的化身,作品一开始将她描写为受人们追捧的“花儿仙子”,然而在短短的几年间,很快降价为憨头媳妇,随着丈夫的逝去,她成为寡妇行列中的一员。在莹儿的世界里,她只想静静地走完一生,但是最终就连这简单的想法也成为一个奢望。她的身价在徐麻子的设计之下,一步步地往下掉。她的生活注定不能够安静,掺杂着着强大的悲剧色彩,也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无奈,这些无奈和悲情色彩始终如同一场飓风裹挟着莹儿,胁迫着她一步一步地迈向一个又一个山坡,然后再一次又一次地从山坡上滚落下去。莹儿的丈夫年纪轻轻就身患绝症而死去,这种死亡表明所有的人最终都会死去,就好比是世界的静物,如同桌子会腐烂,树木会枯萎一样,万事万物最终都将归为尘土。大千世界的一切始终都是在变化的,人的生命也是大千世界中的一部分,最终也是逃离不了“变化”这二字的。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之中,几天或者是几十天,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已[1]。在飘缈的宇宙之中,人的生命也不过是一个突然生长,突然消失的水泡而已。人类始终都是要面对死亡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几十天后的死亡和几十年后的死亡并没有很大意义上的区别[2]。
  (二)和谐世界,利益众生
  人类精神文明的精髓始终是崇高的,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在这一点上佛教思想始终与之如出一辙。在佛教精神文明之中,最主要的也是最为核心的思想就是要使得这个世界越变越美好和谐,要使得这个世界成为代表众生利益的世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利众”[3]。一个作家的骨子里可以不信奉任何的信仰,但是他必须要具备宗教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作品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高度。雪漠的作品很好地利用他所在的家乡(具有凉州文化)的佛教精神,作品在精神和灵魂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滋养,并最终形成了雪漠那种豁达利众的人生态度和精神理念。这种和谐世界,利益众生的精神观念在他的小说中一展无遗。如在《大漠祭》中有这样的片段,兰兰和莹儿为了让年长且贫困的父母能够喘口气,活得更为轻松些,帮助哥哥娶得媳妇,不惜牺牲自己的终生幸福,而进行换亲的嫁娶模式,以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帮助他人幸福,从这些角度上都可以看得出,作品中的人物是善良而且美丽的。在小说中,为了和谐的世界,为了能够给他人带来更多的利益,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小我利益来成全他人,也就是大我。雪漠在小说中为我们展示了人生幸福的最高目标,让读者明白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还是取决于人的心灵是否清澈、明白,只有博爱无私,才能够为世界带来和平。《西夏的苍狼》主要讲述一位东莞女子苦苦寻找西夏神獒的后代,也就是书名所提及的苍狼,引出了传说中的黑水国黑水将军的精髓,这种精髓一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着,一代代地完成着他对慈悲的誓约。这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贴切现实生活,通过沟通现实的方式,使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之神有了一种联系。
  二、雪漠小说的创作理念
  (一)自然与社会环境
  所有的小说创作都离不开环境。要对雪漠小说的创作理念进行分析,就必须要对雪漠所生长的西部自然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总体而言,雪漠的小说从不同的层面上体现了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农民感情中爱的甜蜜,生老病死的痛苦,对死亡所展示出来的各种无奈,以及对复杂人生的种种体验。小说以各种故事的形式来为我们展示了西部农民生存环境的恶劣,让那些远离西部环境的读者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一点,即某些生活中被认为很平常的小事,在西部环境的作用下却变得如此复杂和艰难。雪漠的小说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典型的西部农村环境,从不同的角度上体现出了雪漠对农民生活的高度关怀,进而也体现了雪漠作为一名作家的高度责任感。从雪漠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雪漠对农民所具备的真挚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深刻的,类似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典型的自然环境为人物生活的艰辛奠定了基础[4]。雪漠的小说展示了极其简单的狩猎串门生活,人们谈天的内容也不过是喝酒和女人等庸常世俗生活。例如《大漠祭》中关于兰兰和花球的描写。
  (二)人物与动物
  所谓文学,必定离不开人学,也就是离不开人物。小说创作更是如此。一部小说如果在创作上取得了成功,那首先表明其人物创作非常成功。雪漠小说中所创作的人物主要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人物,大多数是普通的贫苦群众,相对而言,他们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雪漠在对这些人物进行刻画时,都是依照农村的生活习俗和农作规律来进行刻画的,从人物的生活习惯、所处环境、行为语言上来体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从身处于农村的农民们昼夜更替的生活中,体现了农民的无奈、坚韧和艰辛。雪漠小说中塑造的女性人物极其典型,她们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她们任劳任怨顽强坚毅。她们必须要对内赡养父母子女,对家庭尽职尽责,对外还要帮助男人们从事各种农业生产活动。
  雪漠的小说中除了对人物进行深入透彻的描写之外,也写到了各种动物,如狼、狐狸、老鹰以及骆驼等。如《猎原》就用了许多的篇幅写狼这种动物。在一般人眼里可憎可怕的狼,在凉州文化中却备受青睐。狼在这里被称为“山神爷的狗”、“舅舅”。可见当地人民对狼的敬意。这些动物的出现都为小说增添了各种各样的自然野性色彩,也为西部大漠的寂寥生活添加了相当的活力和生机,充分地展示了西部独特的文化。雪漠小说中某些动物的出现,对于西部环境的描写无疑添加了别样的恐惧感,使得小说带有某种暴力、野性和敬畏的色彩,令人产生了数不尽的遐想[5]。
  三、结语
  十年磨一剑可以说是雪漠文学事业的一个真实写照,若雪漠没有内心深处的宁静,没有一番锲而不舍的追求,没有一种深远的文学理想和赤诚,那么他今天创造出来的作品是难以有如此境界的。雪漠是一个极具宗教意识的作家,他的人生观与佛教思想的教义有着传承的关系。只有从佛教思想着手,从佛教文化的角度来理解雪漠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对雪漠的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引领读者进一步对西部文化有所理解。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发现动物与人的消失: 关于雪漠《野狐岭》的断想[EB/OL].光明网,2014.
  [2]何清.论雪漠小说的现实关怀精神[J].天津师范大学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12(20):12-14.
  [3]彭岚嘉.乡土风景与乡村情感——-关于雪漠的小说创作[J].飞天,2013,22(34):26-28.
  [4]瑾浮·磐声.甘肃藏传佛教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研究,2013,12(45):178-179.
  [5]祁志祥.佛学与中国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笔者供职于一家以工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报纸,按说作为我们的媒体应以多上工业报道题材的文章为己任,是分内事,但我们毕竟又工作和生活在现代社会里,市场经济的“大熔炉”锤炼着我们的意志,“烧烤”着我们的灵魂,高尚与庸俗把我们浸淫得复杂和现实,复杂得让我们失去方向,现实得我们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或理想。可悲的是连我们这个号称端工业饭碗、吃企业饭的媒体,在其版面上都“难觅”工业报道方面的文章时,还能责怪其
时事新闻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在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人们对其有了越来越高的期待。过去的单一传播式的或俗称为“卡拉OK”式的办报方式,已逐步演变成受众对资讯多面的、深度的、立体的和全方位的需求。随着新闻竞争的不断激烈,在垄断被打破的情况下,报纸传播者本位已让位于受众者本位。如何在报纸平面上整合出高质量的时事新闻,使内容、版面有机结合,形成视觉冲击力是我们时事编辑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时事
想你的夜  凄迷的灯  站在冰冷的街口  拉长的寂寞铺成深巷  孤独的窗  掠过发呆的目光  投影着温情的画面  慌乱的风  呼啸出心事  被泪水淹没  送走了月亮  夜成了相思的深渊  寂寞心事  打马穿过  心事的江湖  溅起红尘飘荡  摇舟横渡  相思的海洋  激起往事涟漪  寂寞  被风卷起  成了幽深的黑夜  梦是清醒的  泪水倒影着微笑的你  断桥  断桥依然在伫立  倒影深深埋进了湖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关于乌塔的课文,让我知道只要在旅行前考虑周全,就能享受旅行的快乐。所以,明天,我也想远行。  在远行前,我会像乌塔那样准备充分。我会尽自己的能力来筹集旅费;还会阅读与目的地有关的书籍;并且会查找目的地的警察局号码和地点;最后还会把跟旅行有关的用品整理起来。所以,我想这次旅行是方便的。  到了明天,我将远行。我会来到万里长城,看那在崇山峻岭间蜿蜒盘旋的有一万三千多里长的长龙
期刊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笔者乃一介凡人,借由先贤所绘异世界,所叙之事荒诞不经,此书乃无聊之作,仅表个人情怀,望诸位看客且看且乐,无需当真。  话说海中有一仙山,名曰蓬莱。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轩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可长生不老。  余便居住在此。  虽说是仙山,山中之物皆有灵性,然
是否曾有多次,厌倦了世俗红尘中的勾心斗角,想躲进那时间的缝隙中,回到过去,回到那烟雨濛濛的江南?  是否曾有多次,遗忘了人生在世的初衷,便想收拾行囊,隐于山林,不为世事所扰,亦不为人情所累,静心生活?  不由得想到了唐诗宋词,想躲进它们中去。可惜,诗词情简,情感浓烈,但却又有过于空灵之嫌,兼以时代之屏障,即使你我了悟其意,却终不过是刹那,过后,还得回到那尘世中去。一个过于空灵,一个过于世俗,像是两
作者简介:蔡天予(1999-),女,辽宁义县人,辽宁义县高级中学高二21班学生。  年少轻狂,我们已经不复原来的模样。一念花开,一念落叶,曾经的年少轻狂已成为过往,那些憧憬的童真和洒脱早已随着时光消磨而消散,一起都将归于平静。时光赋予我们的美好不再是那些虚无的幻想。每个属于我们年龄阶段的奢望都将远去,面对的依然是生活中那些琐碎的零零散散。随着时光流逝,我们站在一个青黄不接的路口,亦是希望,亦是踌躇
作者简介:陈安嗣,先后发表小说《寡妇的心思》《宝贝》《大山嫂子》等,个人著作《梦想成真》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分手时内疚的你一转脸,为日后不想有什么牵连,当我工作睡觉祷告娱乐那么刻意过好每天 ,谁料你见松绑了又愿见面。谁当初想摆脱被围绕左右,过后谁人被遥控于世界尽头,勒到呼吸困难才知变扯线木偶,这根线其实说到底,谁拿捏在手……”  对,这就是陈奕迅在演唱《一丝不挂》,我仔细听听,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