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历史病区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调查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654753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察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历史病区成人大骨节病病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强度,探讨成人大骨节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黑龙江省大骨节病病区山河农场、尚志市和非病区双城县兰棱镇(简称双城对照区),各调查5个村,以40岁以上病区大骨节病患者和双城对照区居民为观察对象,用便携式彩超进行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保留超声图片并按病变程度诊断记分.结果山河病区5个村大骨节病病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50.0%(26/52)、37.3%(19/51)、42.5%(30/71)、58.2%(39/67)、44.0%(22/50);尚志病区5个村分别为63.0%(34/54)、45.3%(24/53)、47.2%(25/53)、60.0%(30/50)、51.9%(28/54);双城对照区5个村分别为63.9%(46/72)、43.1%(31/72)、57.1%(40/70)、46.9%(30/64)、53.0%(35/66).以村为单位,山河、尚志病区与双城对照区颈动脉粥样硬化标准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0、24.5,P均>0.05);3个地区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标准化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3个地区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标准化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8,P<0.05),其中尚志病区与双城对照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P<0.05).大骨节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准化检出率和严重程度间均未见明显关联(x2值分别为1.88、5.07,P均>0.05).结论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历史病区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不高于非病区。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情,探讨饮水型氟中毒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2008年,在黑龙江省肇州县选取4个饮水含氟量≥1.0 mg/L的自然村作为病区组,在泰来县选取4个饮水含氟量<1.0 mg/L的自然村作为对照组.用B超对40岁以上居民进行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保留超声图片并做记分、诊断、评分.结果病区组4个村(新丰村、太平山村、宝产村
贵州省历史上没有鼠疫流行的明确记载,新中国成立后至1999年的50年间也没有发现鼠疫的活动.2000年7月,位于贵州、广西2个省(区)交界处的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村寨突然爆发人间鼠疫疫情[1-2],并在当地的啮齿动物、媒介蚤类和人体内分离到了鼠疫菌,首次确定了当地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2001-2007年,作者通过对其流行病学、病原学、自然疫源地、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等的调查,系统地了解了当地鼠疫自
目的 了解三峡大坝水位变化对当地鼠类生存的影响,为鼠传播疾病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三峡坝区,选择位于坝区上下游的银杏沱村、龙潭坪村、石板村、沙坪村为调查点,采用Elton夹夜法,每次连续捕鼠2 d.收集鼠夹,计算鼠密度并鉴定鼠种,比较室内外鼠种、鼠密度及水库156 m蓄水前后鼠密度变化,分析蓄水及清库对坝区鼠密度的影响.结果共捕鼠678只,其中室内517只,室外161.室内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共捕获
全民食用加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之一。为了掌握福建省泰宁县居民食用碘盐的情况,2006—2009年泰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县居民进行食用碘盐的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 调查2008年山东省地方性水源性高碘病区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情况,探讨水源性高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山东省郓城县和巨野县作为高碘病区和对照区,以郓城县的大陈楼村、魏垓村、刘一村和二十里铺村为高碘病村,以巨野县的章西村、毕海南村、夏官屯和祁集村为对照村.利用彩超对40岁以上的高碘病区居民299人和对照区居民323人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诊断和记分.结果大陈楼村、魏垓村、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