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前期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73—02
  2003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 JNC7)[1]首次提出“高血压前期( prehypertension)”的概念, 并将收缩压120-139 和( 或) 舒张压80-89 mmHg 定义为高血压前期。我国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将正常高值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20-139 和(或) 舒张压80-89 mmHg , 即等同于美国JNC7提出的高血压前期[2] 。现许多临床研究均表明正常高值血压就已经存在靶器官的损害,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本文将结合国内外文献就高血压前期靶器官损害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高血压前期的流行病学
  Ramos等[3]在葡萄牙一项对l3岁在校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为13.3%,提示要重视青少年高血压前期的检测与防治。根据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 NHANES )Ⅰ( 1971-1975) , Ⅱ( 1976- 1980) 和Ⅲ( 1988- 1994) 数据, 在≥20 岁人群中, 高血压前期患病率约31% ( 约7000万人) , 男39% 、女23.1%, 占总人口的23%[4] 。较近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11省市35-64岁人群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2.1%, 男性34.2% 、女性29.6%,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比例为1.2:1.0[5] 。因此,我国高血压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任重而道远。
  2 高血压前期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前期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1999-2000年美国健康营养调查研究[6]发现,64% 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有1个以上心血病危险因素, 60岁以上的高血压前期人群中合并有1个以上心血病危险因素的达到94%。Yu 等[7] 调查15540名35-74 岁中国成年人发现79.4% 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1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40.0% 合并2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1.0%合并有3个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这些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脂升高、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吸烟和超重/ 肥胖。
  3 高血压前期与血管损害
  脉搏波速度( PWV )是反应大动脉顺应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 PWV 越快, 动脉的弹性越差, 僵硬度越高; 反之, PWV 越慢, 动脉弹性越好, 血管硬度越低。孙刚等[8] 的研究显示在高血压前期的患者中已经存在显著动脉顺应性的改变, PWV 随血压的升高而加快, 颈-桡动脉PWV 、颈-股动脉PWV 在正常人组, 高血压前期组及轻型高血压组3 组人群的比较中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Lee等[9]发现, 高血压前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正常血压人群显著增加。校正其他因素后, 与正常血压组相比, 高血压前期组颈动脉IMT 增厚( IMT ≥1.0 mm) 的风险增加78% , 颈动脉斑块风险增加45%。
  4 高血压前期与心脏损害
  Markus等[10] 通过1O年对比研究发现,与正常血压组相比正常高值血压组左心室厚度显著增加(4.7% 比l1.9%,P<0.001),左心室体积也显著增加(8.6% 比l5.7%,P-0.006),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减低率也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15.7% 比7.7% ,P=0.003)校正后正常高值血压显著增加舒张功能不全风险(OR值2.52,95% CI 1.01~6.31)。国内陈广胜等[11] 对80例研究对象做了盲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前期组左室重量指数、平均室壁厚度、相对室壁厚度[(93±16) g/ m2,( 8.9±0.8) mm, ( 0.38±0.04) mm] ( t= 3.21-4.25, P< 0.01) , 左室室壁中层缩短率较正常血压组降低[ ( t = 4.16, P <0.01) ] , 这一结果表明高血压前期人群已经有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5 高血压前期与肾脏损害
  Knight 等[12] 研究发现, 与最佳血压组( 收缩压< 120 mm Hg 和舒张压< 80 mm Hg )相比, 正常高值血压组发生MAU 者显著增加( OR2.13, 95% CI 1.51-3. 01 ) , 平均动脉压每增加10mmHg , MAU者增加41% ( OR 1.41, 95% CI 1.15-1.74) ; 收缩压每增加10mmHg, MAU 者增加27%( OR 1.27, 95% CI 1. 09-1.48) ; 舒张压每增加10mmHg , MAU者增加29% ( OR 1.29, 95% CI1.06-1.57) 。Hisayama 研究[13] 对652例尸检报告进行分析, 研究肾动脉硬化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该研究提示, 无论高血压前期者是否合并其他靶器官损伤表现, 均可能存在着明显的肾动脉硬化情况。
  6 高血压前期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美国弗明汉心脏研究对6859例无高血压及心血管病者随访12年, 观察基础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發生的关系, 发现与正常血压组相比, 血压( 121-129 )/( 80-84 )mmHg组和( 130-139) / ( 85-89) mmHg组的心脑血管病危险比分别为1.3-1.5、1.6-2.5, 即正常高值血压范围受试者随血压水平的升高, 心脑血管病危险逐渐增加[14] 。我国一项169871例40岁以上人群的调查研究[15]显示,与正常血压者相比较,正常高值血压者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性为1.34(95% CI 1.27-142),其相关死亡危险性为1.22(95% CI1.15-1.30)。正常高值血压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6%、7.1% ,正常高值血压导致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9%、18.7% 。进一步证实了正常高值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女性不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就其原因十分复杂。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开展和广泛应用,腹腔镜分粘术用于治疗女性不孕症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老年痴呆患者5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的心理行为干预,持续3个月。结果:干预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与社会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均0.05)。  1.2 干预方法:两组都给予常规整床护理,在此基
一、积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rn良好的小学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有利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自然地会利于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成绩.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因地制宜
期刊
题目导热对不均匀边界放热及最大热流影响的分析和试验影响缓发中子计数法测铀结果准确度的因素和解决方法核数据评价处理中协方差的产生和传递作 马昌文期页 1(1) 1(1].)刘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1-02  CT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CT增强扫描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大大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能力。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用量大,碘造影剂渗漏时有发生,除做好各项常规护理外,对造影剂渗漏的原因分析,做好预防造影剂的渗漏,渗漏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和护理,对检查的顺利完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 要】健康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随着公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健康传播在卫生日宣传工作中的作用愈发显著。本文拟通过对卫生宣传日的健康传播进行探讨,从而为在健康教育活动中选择恰当的健康传播途径,适宜的传播技巧,提高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卫生宣传日;健康传播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11-02
【中图分类号】R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20-02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头痛病史,寒冷季节发病率高,发病前可出现头痛、头晕、肢体发麻等前驱症状。为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护理,对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做出进一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2
目的:探讨青春期女性在月经期是否会出现疏离感变化。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对717例青春期女性进行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测评,同时采用自编的痛经自评问卷,分析比较青春期
【英国《应用辐射和同位素》1990年第41卷第2期第151页报道】波兰核化学工艺研究所的P.URBANSKI,针对以前研制的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各种效应的仪器,作了数学模型
【摘 要】目的:探讨执行医嘱提示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应用执行医嘱提示卡执行医嘱工作制。比较执行医嘱提示卡工作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结果:应用执行医嘱提示卡工作模式后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均较应用前提高,应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执行医嘱提示卡不仅使病人得到实时、有效的护理,而且减轻护士劳动强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