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中指出:所谓提问,就是教师将自己在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让学生在深入的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或书面作业后回答问题;以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提出疑问,通过课堂讨论解决疑难,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或巩固旧知的一种教学方法。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巧妙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释疑能力。
  一堂语文课的成败与教师是否有巧设妙问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巧妙提问",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表现自己,既让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要精准、观点要鲜明
  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进行设计。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进行精心设计,巧妙合理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发现新的东西,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相反,则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接受提问或回答。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准,讲究言简意赅,突出重难点,并具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通过停顿、过渡等增强提问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层次清晰,难易适度,观点鲜明,灵活多样。
  二、 教师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力求使多数学生有回答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到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做到整体优化,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果只重视优生而忽视差生,很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三、 教师课堂提问与学生应是平等的对话
  教师不能以为自己是上帝,尤其是与学生的交流,更要有一种平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温暖的情感的存在。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畏惧感,担心自己的回答老师会不会满意,同学们会不会讥笑,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放开一切思想的顾虑,走近老师的思维中,放飞自己的思维。但提问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满不满意,都应尽量避免言语的刺伤、态度的轻慢,应充满激情,充满赏识、充满期待。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巧妙的因势诱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教师课堂提问应注重激励和积极评价
  一个学生的成绩=激励×能力,依据公式可知,一个学生的成绩随着激励的增长而增长。在不断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善于激励,对于培养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就能"更上一层楼"了。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的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五、教师课堂提问应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教师不是法官,能够营造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学生与教师的语言交流、情感交往,教师要让学生自然地把老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教师应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营造快乐的课堂,学生在精神高度的兴奋中,容易接受教师的提问。在愉悦的气氛中教师的提问避免了学生感到"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教师可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境。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精心设计一堂语文课的提问,学生的潜能将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将会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科学的、巧妙的课堂提问,将会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展示教師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徐妙中编著)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让小学生快乐学英语。  【关键词】趣味教学 寓教于乐 教中寓美 美中享乐  由于小学英语教学面向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较为薄弱,让小学生快乐学英语,通过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爱学的情感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打造全新语文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参与而非旁观的、探究而非灌输
期刊
谷氨酸(Glutamates,Glus)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兴奋性氨基酸,在人类食物中的含量丰富。谷氨酸也是大脑中最丰富的氨基酸,并且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传导兴奋性冲动的重要神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并亲自领导的,而血吸虫病诊断则
本文通过对单项工程效益审计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单项工程效益审计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已在我国小学英语课堂得到了广泛运用,同时课堂上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本文从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浅析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活动设计 有效  在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能改变了传统的枯燥的教学形式,激活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显现,真正成
在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不理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学习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收效比较明显。  首先,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农村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好动,学习环境艰苦,对英语课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课堂纪律性差。因此,教学中就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课堂上大胆发言,多表扬鼓励,尽量避免批评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按题型分层次,采取动静结合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素养,使学生在语文上不断的成长进步,并对语文保有地热情与兴趣,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的衔接学生才会有继续学习语文的动力。  从小学及初中的教学目的上看,语文教学是一脉相承,小学强调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后者是在此基础上,具备独立文学赏析能力。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