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nwo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生源的关系,当前中职学校的“问题学生”比较多。能否做好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将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做好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中职教育 问题学生 教育转化
  当前中职教育是“无门槛的教育”,来者不拒,不像重点高中那样,可以择优录取。就读中职的学生大都是初中时期的中下等生,中考的落榜者,有些是在初中时辍学,重返校园的,当然也有少数品学兼优者。因而,中职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带着“问题”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比例高,相应地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厌学、纪律差(不守纪律,迟到早退,不参加活动)、品德不良(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迷恋上网)等。“问题学生”越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困扰就越多。能否做好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将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做好中职“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线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正视“问题学生”
  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犹如学生的领路人,而“问题学生”则是学生队伍中那些因受到某些“问题”的纠缠而举步维艰的掉队者。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面对“问题学生”,教师要跨越对“问题学生”的感情障碍,不要抱怨、歧视,更不能抛弃,而是要正视他们的存在,真正接受他们,然后寻求适合的教育方法,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教师不要只站在队伍的前头吆喝,而是要走到队伍中,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帮助“问题学生”把“问题”甩掉,轻松上路,赶上队伍。《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问题学生”往往更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
  “问题学生”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问题学生”并不一定就一无是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到“问题学生”好的一面,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予鼓励与赏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学生的“问题”,扬长避短,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都有成才的可能。大量事实证明,问题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小时候被称为“白痴”的爱迪生、爱因斯坦、毕加索最终成为大发明家、物理学家、绘画大师。因此,教师必须坚定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信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吕氏春秋·诬徒》讲:“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之所废也,从此生矣。”意思是人之常情,不能亲近自己所怨恨的人,不能赞誉自己所厌恶的人,学业的败坏,走上歧途,就由此产生了。面对同样一个观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相反,如果出自厌恶的人之口,就会产生本能的抵制和抗拒。
  由此可见,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大忌,学生一旦对老师产生不满、怨恨,将不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要慎重处理好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与学生正面冲突。冲突的发生是双方的,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方,如果能理智对待问题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被学生的错误言行激怒,不要用不当的言行激将学生,则冲突完全可以避免。面对一些违纪现象,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但切忌简单粗暴,可以采用“柔和”的方式解决。比如,有学生上课睡觉,教师不妨悄悄推醒笑问一句:“去找周公啦,高兴吧?”有些学生上课喜欢说话,教师可以提醒:“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在课堂上学生的手机铃声突然响起,以致所有的学生都在东张西望寻找声源,这时教师不妨说:“大家都在寻声暗问谁铃声吧?课堂上,适当来一段音乐真还不错,可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同学们笑过之后都主动检查自己有没有关手机。学生违纪,有些教师就火从心头生,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更是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对待,在盛怒之下往往会大声训斥责骂学生,甚至会扔掉学生的东西,赶学生出教室,更甚者动手拉扯学生,这些做法貌似“强硬有力”,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学生当面顶撞老师,有的学生尽管在老师的高压下被压服了,但不会心悦诚服,以后还会经常跟老师唱反调、对抗。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与学生正面冲突,才不会影响师生关系。
  (二)教师要善于发挥细节的效力,赢得学生的心。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关注与欣赏的心理需求。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的一个小小的善举也许会使学生感到无比欣慰,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那么,教师不妨注意发挥一些细节的效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赢得学生的心,比如,在校园,师生相遇,教师先主动与学生打招呼,可以叫学生的名字,或问一句好,或点一下头,或给一个微笑,或说一句“发型不错”夸奖之类的话,等等,这些动作虽小,却能让学生(特别是以往经常受批评的问题学生)感到心情愉快、感到老师的友好。在课堂上,学生上课趴在桌子上,老师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深表关切地问:“你是否身体不舒服啊?”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心与真诚;学生惹老师生气时,老师微笑着,把手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甚至不落下,当然绝对不能真的打),让学生既感受老师的生气,又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利用课堂的边角时间,教师与每个学生聊天,聊学生的家住哪里、家里有多少口人、兄弟姐妹的情况、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非常愿意了解老师的“秘密”,诸如毕业于哪个大学,家住哪里,孩子多大了,在哪上学,原来在哪工作,喜欢看什么电视,喜欢哪个歌星、球星,等等。老师不妨与学生聊聊自己的“秘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现在很多学生都有QQ或手机,在节日来临时,老师不忘给班里的学生发条祝福的短信,学生会很受感动。
  人非草木,每一位学生都不会把老师的“友好”拒于“千里之外”,不理睬老师。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注意细节,让细节架起师生友好的桥梁,让教师的教育顺利直通学生的心灵。   四、深入了解,对症下药
  要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教师就必须针对不同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起作用,就如良医用药。
  (一)对厌学“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在中职学校,由于生源的关系,厌学学生比较多。他们厌学有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基础差、听不懂课、看不懂书,学习不得法、不会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客观的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艰涩难懂、教学形式单调枯燥,引不起兴趣。因此,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指导他们学习,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扬起自信的风帆。另外,教师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并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与鼓励,巩固转化的“成果”。
  (二)纪律差的“问题学生”对班集体影响较大。此类学生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动好说,易和老师发生冲突,个别学生甚至以对抗老师为“乐事”,迟到早退,不参加活动,往往是大事少犯,小事不断,让老师每天都有“事”做。教育转化这类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同时还要有一双发现他们长处的眼睛,让他们发挥优势,转移注意力,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比如有些学生虽经常违反纪律,却特别重义气,人缘很好,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竞选,让他们当班干部,发挥“领导”能力,在管理别人的过程中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三)品德不良的“问题学生”,在出现问题之后,在教师的说服教育下,经常会承诺改正错误,出现进步的苗头,但是他们往往不一定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不同的方式,促使他们树立是非观念,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认识到改正自己错误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比如看一些形象的反面教材,让他们认识到迷恋上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认识到学生抽烟喝酒将存在严重的隐患;认识到因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而最终自己吃亏、甚至坐牢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警戒的作用。
  总之,教育转化中职“问题学生”是一项既艰苦又有意义的工作,中职教师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马兆掌,张宪尧.班级管理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林瑜.对”问题学生”的辅导策略[J].班主任,2008(2).
其他文献
摘 要: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规律、应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大大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病理学 教学质量  病理学是一门医学主干课
摘 要: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新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低效,学生的思想品德严重滑坡,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突出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整改的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德育实效。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德育工作 整改方法  目前的农村中小学生多数是留守子女,由于“隔代亲”,爷爷奶奶倍加溺爱,加上受现代思想的
摘 要: 学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在学业情境中所形成的有关自己学业发展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在不同学业领域中的学业能力、学业成就、学业情感及学业行为等的认知、体验和评价。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是学生学业发展的基础,“学业自我概念”既是个体自我概念结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对自己学业能力的积极知觉和对自己学业的愉悦体验,这是促进青少年学业发
摘 要: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职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症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问题。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蔓延开来,后果严重。文章总结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的职业倦怠问题的表现及后果,探讨分析影响形成职业倦怠问题的主要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中职学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策略,以保证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