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也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已经出现了几个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得不断加快,图书馆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方向——由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是伴随着网络崛起、信息技术的突破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形式,为师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一、数字化图书馆简述
1.数字化图书馆概念。数字化图书馆是一个新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与外延及系统框架看法不一,数字化资源指多种媒体的书刊目录及其他信息内容。广义的定义是指从数字化信息中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全球型的人类知识的动态虚拟馆藏,并通过信息网络为世界公众所利用。狭义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把常规图书馆中的图书和其他形式的资料转换成数字化信息,以计算机数据库形式供读者检索和阅读。数字图书馆将改变以往的传统方式,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改变目前图书馆服务的模式。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方向。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信息化、开放型图书馆的要求,成为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换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建立高校数字图书馆,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其次应逐步建立起内容丰富的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最后要强化技术支撑环境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1.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目标。第一,扩展现有稳定性网络信息资源,这是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光盘专业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镜像数据库及相关知识库等。第二,吸纳非稳定性网络信息资源,非稳定性网络资源指未经人工编码的非正式或半正式出版信息。第三,建立多渠道的电子文献保障体系,在传统互借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多渠道寻求文献提供单位和合作伙伴,建立多渠道的电子文献保障体系。第四,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及优化人员配置。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将日益显著,同时高校也要提高信息服务人员在图书馆管理人员总人数中的比重。第五,研制系统管理及平台设计方案。数字化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大致分为:信息网络传递、组织访问与检索、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各种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信息安全和权益保护。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内容。第一,数字资源建设。自建数字资源数据库群,一是根据读者需求,引进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二是实现部分高校图书馆联合编目和馆际互借。第二,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高效跨库、无缝连接的信息服务。第三,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国内外馆际间的人员交流;二是建立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中心;三是引进高学历人才,提高图书馆业务管理及信息服务水平。
三、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功能与设计
1.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功能简述。第一,直观的教学资源点播。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的阅读导航系统,查询信息资源库中的所有的教学资源。第二,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内包含大量信息资源,教师与学生应用这些信息资源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第三,网上协商学习。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能够为学生、教师提供网上交流互动平台。第四,视听阅览。学生在视听阅览室里不但可阅读书籍,还能点播视频、音频、教学课件,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活动。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设计。第一,模块设计。一是网络设计,可以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保证网络的高效、安全;二是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人员可使用多种方式将纸质文本转换为电子图书,还可以将视听资料转换为数字资源入库;三是图书管理,主要是建设数据档案进行管理,可以简化管理人员工作量;四是视听阅览,选择合适的点播系统,所有机器均可以点播数字视频教学资源。第二,数据库设计。一是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添加书籍参数、用户信息管理、登陆功能、解冻用户、修改密码和备份数据库等模块;二是书籍信息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添加书籍信息、查找书籍信息、编辑书籍信息、今日借阅查询、借阅书籍和归还书籍等模块。
参考文献:
[1]朱会华,杨桂珍.浅析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J].绥化学院学报,2012(2).
[2]蒋群蓉,贡维才.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3]戴鸿志.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1(28).
作者简介:贾丽卿(1969— ),女,山西大同人,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已经出现了几个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得不断加快,图书馆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方向——由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数字化图书馆是伴随着网络崛起、信息技术的突破而提出并发展起来的,它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形式,为师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一、数字化图书馆简述
1.数字化图书馆概念。数字化图书馆是一个新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对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与外延及系统框架看法不一,数字化资源指多种媒体的书刊目录及其他信息内容。广义的定义是指从数字化信息中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全球型的人类知识的动态虚拟馆藏,并通过信息网络为世界公众所利用。狭义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把常规图书馆中的图书和其他形式的资料转换成数字化信息,以计算机数据库形式供读者检索和阅读。数字图书馆将改变以往的传统方式,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改变目前图书馆服务的模式。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方向。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信息化、开放型图书馆的要求,成为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换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建立高校数字图书馆,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其次应逐步建立起内容丰富的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最后要强化技术支撑环境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1.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目标。第一,扩展现有稳定性网络信息资源,这是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光盘专业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镜像数据库及相关知识库等。第二,吸纳非稳定性网络信息资源,非稳定性网络资源指未经人工编码的非正式或半正式出版信息。第三,建立多渠道的电子文献保障体系,在传统互借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多渠道寻求文献提供单位和合作伙伴,建立多渠道的电子文献保障体系。第四,强化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及优化人员配置。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将日益显著,同时高校也要提高信息服务人员在图书馆管理人员总人数中的比重。第五,研制系统管理及平台设计方案。数字化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大致分为:信息网络传递、组织访问与检索、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各种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信息安全和权益保护。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内容。第一,数字资源建设。自建数字资源数据库群,一是根据读者需求,引进国内外权威数据库;二是实现部分高校图书馆联合编目和馆际互借。第二,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高效跨库、无缝连接的信息服务。第三,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国内外馆际间的人员交流;二是建立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中心;三是引进高学历人才,提高图书馆业务管理及信息服务水平。
三、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功能与设计
1.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功能简述。第一,直观的教学资源点播。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的阅读导航系统,查询信息资源库中的所有的教学资源。第二,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内包含大量信息资源,教师与学生应用这些信息资源可大大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第三,网上协商学习。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能够为学生、教师提供网上交流互动平台。第四,视听阅览。学生在视听阅览室里不但可阅读书籍,还能点播视频、音频、教学课件,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活动。
2.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系统设计。第一,模块设计。一是网络设计,可以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保证网络的高效、安全;二是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人员可使用多种方式将纸质文本转换为电子图书,还可以将视听资料转换为数字资源入库;三是图书管理,主要是建设数据档案进行管理,可以简化管理人员工作量;四是视听阅览,选择合适的点播系统,所有机器均可以点播数字视频教学资源。第二,数据库设计。一是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添加书籍参数、用户信息管理、登陆功能、解冻用户、修改密码和备份数据库等模块;二是书籍信息管理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添加书籍信息、查找书籍信息、编辑书籍信息、今日借阅查询、借阅书籍和归还书籍等模块。
参考文献:
[1]朱会华,杨桂珍.浅析高校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建设[J].绥化学院学报,2012(2).
[2]蒋群蓉,贡维才.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档案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5).
[3]戴鸿志.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1(28).
作者简介:贾丽卿(1969— ),女,山西大同人,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