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稻11号(淮276)的选育及应用

来源 :中国稻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稻11号是从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优良品种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经多年试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好、熟期适中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淮北和沿淮稻区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十字”栽培法是构建淮稻11号高质量群体,争足穗、攻大穗、强根壮秆、增粒增重、实现高产优质的有效栽培方法。
其他文献
提出了基于特征选取与多RBF神经网络的冷凝器污垢软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灵敏度计算,从受污垢影响的冷凝器各个性能指标中,提取最能反映冷凝器污垢状态的特征变量。在此基础上,针对冷凝器变工况、冷凝器空气漏入量等因素对污垢特征变量的影响,研究基于多RBF神经网络的智能建模方法,有效实现冷凝器污垢与其他参数变化对特征变量影响的分离。根据此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准确地
南粳44是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58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穗型较大,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 g左右。植株生长青秀
宁81是宁波市农科院杂交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表现产量高、米质较好、抗稻瘟病、适应性广、较耐迟栽,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双季晚稻种植。本文介绍了宁81的特征特性,并提出
滇杂32系由云南农业大学育成的粳杂新组合,本文总结了滇杂32在云南省保山市的种植表现和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