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菱学诗”看曹雪芹的语文观

来源 :天中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一段蕴涵着曹雪芹先生的阅读观和写作观。从这段内容中反映出来的苛刻的选文观、惊人的阅读量、独特的学习法、文思训练的三重境界、抓住一个好题纠缠不休、读写结合、写无止境等理念给“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现状以启迪。借鉴曹雪芹先生的语文观,有利于今天语文教改少走弯路,多快好省。
其他文献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思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之一;2.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3.发展是硬道理;4.抓住机遇发展自己;5.改革
讨论以下三维广义Ginzburg-Landau方程的初边值问题ut=-a1(Δ)4 u+a2(Δ)2 u+(Δ)2 g(u)+G(u),u|Ω=0,(Δ)2 u|Ω=0,u(x,0)=u0(x).首先,应用Galerkin方法和紧致性定理证明上
提出了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即充分重视课前调查,从而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是对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借鉴.以德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法治与德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具有不
考虑时标上具有依赖状态脉冲的动力系统关于两个测度的实用稳定性,将测度函数与Lyapunov函数的特征结合起来,直接利用两个测度函数h0和h本身的特性,得到了两个测度实用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