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PKP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微创处理

来源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27315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微创处理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骨水泥椎管内渗漏压迫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8月我科行椎间孔镜下处理椎管内骨水泥渗漏伴神经症状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的结果综合评估疗效.结果 椎间孔镜术后复查影像学检查提示压迫脊髓神经的骨水泥已基本取除干净.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末次随访时9例患者ASIA分级均恢复正常,JOA评分(28.69±0.28)分,VAS评分(0.69±0.1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改良MacNab评价的优良率为88.89%(8/9).结论 椎间孔镜手术能微创取出椎管内渗漏的骨水泥,对PVP/PKP骨水泥椎管内渗漏伴神经症状的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其他文献
低体温可以对创伤患者机体各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明显增加病死率,目前的复温装备均为接触性复温,且存在功能单一、效果不佳等缺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红外线风暖医用复温装备,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8 2 1705172.9),该设备通过将红外线发热灯管与风暖装置集一体并可分别独立控制,不仅可以对创面单独进行红外线治疗,并且在低室温时还能使用风暖功能对创面进行保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索围术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对成年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的文献,收集关于围术期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和预后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提取的有效数据采用Re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对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应对公共卫生系统无法预测的危机,迫切需要及时纳入并更新手术技术培训平台,这对于统一规范手术教学水准亦具有重大意义。鉴于眼科手术教学的特殊性,现回顾分析COVID-19疫情对全世界眼科手术教学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总结3种主要替代模式(远程讲课结合手术视频线上教学、虚拟教学以及Wet lab实践教学)的特点。
脓毒症指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所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全身炎症反应是其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传统抗菌药物在脓毒症抗感染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脓毒症的治疗面临更大的挑战。抗菌肽是一类阳离子多肽,几乎可在所有生物体中找到,具有广谱灭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在脓毒症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就抗菌肽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和临床转化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抗菌肽在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