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是深秋,微风吹落了枝头的枯叶,树枝微微颤抖诉说着她对叶子的不舍,葉子飘动着,也牵动了我的思绪。(景物描写,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自然贴切。)
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一不小心便“亲吻”了大地,(“亲吻”一词,生动而富有童趣。)她不知所措,流出眼泪哭闹起来,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可妈妈丝毫没有伸手去扶的意思,无奈之下,小女孩只好自己爬起来,又笨拙地迈开了步子。一天一天过去,她终于不再动不动就“深拥”大地了,可一个小小的想法在心底萌发了:妈妈不爱我吗?
几年过去,小女孩早已告别蹒跚学步的时期,然而新的烦恼仍伴随着她。一次她一不小心弄坏了伙伴的玩具,伙伴对她发脾气说:“你要赔我!”她满脸委屈地说:“我不是故意的。”但伙伴仍不依不饶,她用求救的眼神望向站在旁边的妈妈,但妈妈什么也没有说。没办法,女孩只能满腹委屈地向伙伴道了歉。那一刻,萌发的芽儿愈加饱满:妈妈难道不爱我吗?(以反问句来表达对妈妈的不满,语气进一步加强。)
女孩慢慢长大,开始爱美,开始跟风,甚至很想尝试那些标新立异的衣服和五彩缤纷的头发,她把这些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不容分说地表示反对,两人因此大吵起来。她情绪激动,没听完妈妈的解释便扬长而去,(“扬长而去”用词精当,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数日未和妈妈说话。那“小小的想法”膨胀了:妈妈不爱我!(肯定妈妈不爱“我”,语气更加强烈。)
时光飞逝,女孩慢慢地懂事了,成熟了。不经意间回想起当初她一次次摔倒时妈妈紧皱的眉头,直至她稳稳当当地走在路上,那眉头才舒展,脸上才有了笑容;自己当初委屈地与伙伴道歉后跑开躲在角落,发现妈妈和颜悦色地向伙伴道了歉,赔了钱;当初两人激烈争吵后妈妈也眉头紧皱开始慌张,自己几日不跟她说话也曾听见她偷偷啜泣。渐渐地,那膨胀了的想法枯萎了,消散了。这时,我终于明白:妈妈原来是爱我的!
树叶随风飘了很久,终吹落到了树下,我的思绪也被牵扯了回来,那深藏的秘密大概也会随着树叶深埋了吧。因为我走过,才明白:这就是母爱。(再次进行景物描写,首尾呼应。最后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中心。)
【简评】
这篇考场作文被阅卷老师定为标杆作文,考生以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和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妈妈给予自己深沉的爱。具体特点如下:
1.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语气的逐渐变化,巧妙地表达了不同时期的自己对妈妈的爱的理解,情感真挚动人。
2.一线穿珠,结构严谨。文章以作者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展开,以时间为顺序来安排层次,通过不同阶段对妈妈的误解来展现妈妈对“我”深深的爱。结尾的描写和议论,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
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挪着步子,一不小心便“亲吻”了大地,(“亲吻”一词,生动而富有童趣。)她不知所措,流出眼泪哭闹起来,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可妈妈丝毫没有伸手去扶的意思,无奈之下,小女孩只好自己爬起来,又笨拙地迈开了步子。一天一天过去,她终于不再动不动就“深拥”大地了,可一个小小的想法在心底萌发了:妈妈不爱我吗?
几年过去,小女孩早已告别蹒跚学步的时期,然而新的烦恼仍伴随着她。一次她一不小心弄坏了伙伴的玩具,伙伴对她发脾气说:“你要赔我!”她满脸委屈地说:“我不是故意的。”但伙伴仍不依不饶,她用求救的眼神望向站在旁边的妈妈,但妈妈什么也没有说。没办法,女孩只能满腹委屈地向伙伴道了歉。那一刻,萌发的芽儿愈加饱满:妈妈难道不爱我吗?(以反问句来表达对妈妈的不满,语气进一步加强。)
女孩慢慢长大,开始爱美,开始跟风,甚至很想尝试那些标新立异的衣服和五彩缤纷的头发,她把这些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不容分说地表示反对,两人因此大吵起来。她情绪激动,没听完妈妈的解释便扬长而去,(“扬长而去”用词精当,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数日未和妈妈说话。那“小小的想法”膨胀了:妈妈不爱我!(肯定妈妈不爱“我”,语气更加强烈。)
时光飞逝,女孩慢慢地懂事了,成熟了。不经意间回想起当初她一次次摔倒时妈妈紧皱的眉头,直至她稳稳当当地走在路上,那眉头才舒展,脸上才有了笑容;自己当初委屈地与伙伴道歉后跑开躲在角落,发现妈妈和颜悦色地向伙伴道了歉,赔了钱;当初两人激烈争吵后妈妈也眉头紧皱开始慌张,自己几日不跟她说话也曾听见她偷偷啜泣。渐渐地,那膨胀了的想法枯萎了,消散了。这时,我终于明白:妈妈原来是爱我的!
树叶随风飘了很久,终吹落到了树下,我的思绪也被牵扯了回来,那深藏的秘密大概也会随着树叶深埋了吧。因为我走过,才明白:这就是母爱。(再次进行景物描写,首尾呼应。最后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中心。)
【简评】
这篇考场作文被阅卷老师定为标杆作文,考生以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和描写,有力地表现了妈妈给予自己深沉的爱。具体特点如下:
1.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语气的逐渐变化,巧妙地表达了不同时期的自己对妈妈的爱的理解,情感真挚动人。
2.一线穿珠,结构严谨。文章以作者的成长过程为主线展开,以时间为顺序来安排层次,通过不同阶段对妈妈的误解来展现妈妈对“我”深深的爱。结尾的描写和议论,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