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最佳时期。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正确的坐姿
正确坐姿的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正,就是头部端正,不要左右歪斜,使眼睛离纸约一尺;身直,就是坐端正,腰挺直,身子稍向前倾,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臂开,就是两肩齐平,两臂张开,肩部放松,一手执笔,一手按纸;足安,就是两脚自然下垂,分开平放地上,不要一前一后或叠在一起。这些动作要领,学生掌握并不难,但要长时间坚持却不容易。教师必须使学生坐姿正确,养成习惯。应要求学生先把作业本和书本摆正,然后再开始写字和读书。
训练初期,应注意及时提醒,反复强调,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意识和互相提醒意识,即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经常用要领来自我检查、自我矫正。同时,在学校里,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互相提醒,最终形成良好的坐姿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正确的坐姿“习惯成为自然”。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
小学生硬笔执笔姿势的主要错误有:(1)用拇指关节与食指第一节指腹部位握住笔杆;(2)用食指第二节与拇指第一节握住笔杆;(3)手指用力过大,捏得太紧,食指第二关节向前突出严重;(4)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过近,部分学生甚至小于1cm;(5)笔杆靠在食指第二节或第三关节上,笔端向前倾斜;(6)掌心未虚空,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紧抵掌心。针对上述现象,我主要采取了加强执笔姿势指导和减轻学生写字负担的措施加以纠正。
要使小学生正确执笔,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传授方法。对执笔的指位、高低、角度等都要一一讲清,并做好示范,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执笔的方法。(2)要随时监督。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执笔习惯,教师必须在学生写字时进行随时检查提醒。(3)要个别指导。执笔的错误有多种,教师必须加强个别指导,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纠正。(4)要共同协作。各学科在书写作业时,均要对学生执笔姿势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执笔问题。
另外,教师应明确自己所任教年级的学生的写字时间,相同量的作业分几次让学生完成,可以减轻学生的手疲劳。教师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写字时间,并让学生在有教师指导、监督的环境中书写。教师要教会学生做手指手腕操,特别是在较长时间写字之前及书写过程中适当安排,有助于减轻由于肌肉、关节疲劳而对学生执笔姿势产生的影响。
三、解决书写布局和笔顺问题
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由于笔画不规范、用力不恰当、排列不整齐、大小不合适、间距不匀称等问题,造成书写字体歪斜、不工整、字迹潦草的毛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急于赶作业,注意力又不在练字上,往往缺乏训练意识。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先进行集体指导。学生写字前,应掌握好汉字的书写规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掌握好汉字构字特点及笔画的书写要领、笔顺规则,等等。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写规范字”的意识里,并把生字在田字格中每一笔每一画的位置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让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力求学生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四、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和行为。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也就是要上好写字课。写字课是专门训练学生写字的课程,时间集中,能营造感染学生的氛围,非常利于指导。一、二年级共安排了20余节写字课,这对加强小学生书写训练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备好课,上好课,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得到规范的书写训练。
2.开展活动,激发兴趣。如开展“比比谁的字漂亮”、“抓俘虏来看看谁的错字多”、“争当小小书法家”等系列活动,还可以通过故事会向学生介绍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提高。
3.教法活泼,激发兴趣。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操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中穿插采取写字游戏、编顺口溜等生动、活泼的方法,可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又有角,学会顿笔很重要,运笔轻重要记牢。横要平,竖求直,认真练习功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责编陈剑平)
一、培养正确的坐姿
正确坐姿的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头正,就是头部端正,不要左右歪斜,使眼睛离纸约一尺;身直,就是坐端正,腰挺直,身子稍向前倾,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臂开,就是两肩齐平,两臂张开,肩部放松,一手执笔,一手按纸;足安,就是两脚自然下垂,分开平放地上,不要一前一后或叠在一起。这些动作要领,学生掌握并不难,但要长时间坚持却不容易。教师必须使学生坐姿正确,养成习惯。应要求学生先把作业本和书本摆正,然后再开始写字和读书。
训练初期,应注意及时提醒,反复强调,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意识和互相提醒意识,即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经常用要领来自我检查、自我矫正。同时,在学校里,让学生之间互相检查,互相提醒,最终形成良好的坐姿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正确的坐姿“习惯成为自然”。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
小学生硬笔执笔姿势的主要错误有:(1)用拇指关节与食指第一节指腹部位握住笔杆;(2)用食指第二节与拇指第一节握住笔杆;(3)手指用力过大,捏得太紧,食指第二关节向前突出严重;(4)捏笔手指与笔尖的距离过近,部分学生甚至小于1cm;(5)笔杆靠在食指第二节或第三关节上,笔端向前倾斜;(6)掌心未虚空,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紧抵掌心。针对上述现象,我主要采取了加强执笔姿势指导和减轻学生写字负担的措施加以纠正。
要使小学生正确执笔,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传授方法。对执笔的指位、高低、角度等都要一一讲清,并做好示范,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执笔的方法。(2)要随时监督。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执笔习惯,教师必须在学生写字时进行随时检查提醒。(3)要个别指导。执笔的错误有多种,教师必须加强个别指导,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纠正。(4)要共同协作。各学科在书写作业时,均要对学生执笔姿势进行指导;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执笔问题。
另外,教师应明确自己所任教年级的学生的写字时间,相同量的作业分几次让学生完成,可以减轻学生的手疲劳。教师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写字时间,并让学生在有教师指导、监督的环境中书写。教师要教会学生做手指手腕操,特别是在较长时间写字之前及书写过程中适当安排,有助于减轻由于肌肉、关节疲劳而对学生执笔姿势产生的影响。
三、解决书写布局和笔顺问题
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由于笔画不规范、用力不恰当、排列不整齐、大小不合适、间距不匀称等问题,造成书写字体歪斜、不工整、字迹潦草的毛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急于赶作业,注意力又不在练字上,往往缺乏训练意识。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先进行集体指导。学生写字前,应掌握好汉字的书写规则,如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掌握好汉字构字特点及笔画的书写要领、笔顺规则,等等。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写规范字”的意识里,并把生字在田字格中每一笔每一画的位置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再让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力求学生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四、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分,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渴望获得”、“不断探索”、“如饥似渴”等动力和行为。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也就是要上好写字课。写字课是专门训练学生写字的课程,时间集中,能营造感染学生的氛围,非常利于指导。一、二年级共安排了20余节写字课,这对加强小学生书写训练提供了有利的保证。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备好课,上好课,使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得到规范的书写训练。
2.开展活动,激发兴趣。如开展“比比谁的字漂亮”、“抓俘虏来看看谁的错字多”、“争当小小书法家”等系列活动,还可以通过故事会向学生介绍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提高。
3.教法活泼,激发兴趣。传统的写字教学常用讲授法和机械的操练,这种单一、重复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中穿插采取写字游戏、编顺口溜等生动、活泼的方法,可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钢笔字的运笔方法时,可编成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提钩尖折又有角,学会顿笔很重要,运笔轻重要记牢。横要平,竖求直,认真练习功夫到,撇出锋捺伸脚,笔画健美字才好。这样寓教于乐,学生既掌握了运笔方法,又增添了情趣。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