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我国通胀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来源 :金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q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009年至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成因进行概括性分析,分别从产出、货币、输入性因素和成本要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和IS-LM-BP理论建立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动态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并选取中国近十余年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通胀形成原因和经济变量的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全面分析,给出治理通胀的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搞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市场采购新型贸易出口迅速增长.通过非正规渠道收汇数量也相应增长, 对货物贸易收汇统计形成 “漏损”.通过构建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收汇缺口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结构正经历深层次转变,“美元化”与“去美元化”博弈正酣。中亚国家作为全球美元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积极推行“去美元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