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构成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per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音乐教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还不能跟上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通过解析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根据这个理念探索了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以期对小学音乐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音乐教师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11-02
  作者简介:张丽珊(1975— ),女,汉族,重庆市渝中区人,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助教,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钢琴与即兴伴奏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从20世纪末开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中国将面临更伟大、更艰巨的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明显不符合要求,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就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又对我国小学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音乐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而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促进人的感知、情感、想像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小学音乐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的专业教育,而首先应该是育人。
  基于对音乐本质的“育人”认识,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定为::通过音乐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具体如下: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音乐教学内容必须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教师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推动人们探求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形成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精神力量。它是来自学习者内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内驱力,能够保证持续学习的最稳定的动机。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之首要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具体表现为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在音乐教育中,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并使他们终生喜爱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4.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考察”、“体验”、“实验”、“探究”等各项活动中感受生活,体验人生,观察社会,领略自然,发现和解决问题。
  5.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
  培养学生认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使得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弘扬民族音乐,并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音乐教育培养理念和目标的重新定位使小学音乐教师面临新的要求与挑战,依照《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敬业精神。很难想像一个没有坚定专业信念的教师会积极主动地从事音乐教育,特别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的音乐教育还处于“边缘地位”,是否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更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才能投入教学工作,才能全心全意地引领学生学习。
  2.具有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避免会对某些优秀学生产生喜爱,但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对学生产生偏爱,应当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小学音乐教师要承担起新课程赋予的各种新角色,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的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最新教育教学理论、技术和方法,才能胜任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师角色。
  3.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在新课程环境下,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需要持续更新;不仅要具备音乐教学必备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不断提高音乐教育理论水平;不仅要对具备其他的艺术,如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要懂行,还要通晓相关人文知识,如历史、地理、自然等学科知识。
  教师还应具有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只有具有正确的音乐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将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之中。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不断被运用到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技术,跟上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有着急剧增长的知识与信息。
  4.具有强烈的爱心和童心。爱心是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都具有爱心,用他的爱心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师有了爱,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保持高度地热情,高度地责任感,对学生无私奉献和关怀。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具有儿童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动、好模仿的特点。情感上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教师只有保持了童心,才能真正理解儿童在教学中的行为表现,与儿童保持亲密的关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
  5.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如何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特点,实现音乐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有关教育教学目标,是任何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遇到的新的挑战。教师应该使自己具备音乐教育科研能力,对音乐教育过程中所发现的新思想、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只有不断进行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改革音乐教育内容和方法,结合实际探索规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工作。
  6.具有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音乐教学思想、理念和音乐知识只能通过很好的教学实施,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音乐知识和音乐能力。
  只有具备了音乐教学的实施能力,才能在执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时候,有效地对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安排组织。比如课堂教学的组织,音乐教师在采取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新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只有具备了音乐教学实施能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良好的处理课堂教学中始料不及的偶然事件。比如,对课堂上出现的纪律问题的灵活处理。
  新课程要求把教学的重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教师要能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这将促使音乐教师重新反思“好课”的标准。教师必须具备很好的教学实施能力,才能上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堂课。
  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六个方面紧密相关,不容割裂,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有其地位与功能,专业信念是教师实现音乐教育美育目标的重要精神保障;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音乐教育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保障;专业素养是音乐教育教学得以成功的知识保障和技能保障;爱心和童心是保证音乐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人格保障;科学研究能力是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技术保障;教学实施能力是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对一名合格、优秀的音乐教师而言,要想把音乐的美感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的过程中也能够品尝到在灵动中创造成功的喜悦的话,就应当使自身具备这六方面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毕武胜.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构建[J].中国音乐教育,2005(1).
  [2]廖卫芳.音乐教师素质漫谈[J].中国成人教育,2004(6).
  [3]孙荣达.从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谈音乐教师继续教育[J].音乐探索,2001(3).
  [4]李惠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素[J].教育实践张丽珊与研究,2000(10).
  [5]魏玲.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审美素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3).
  [6]陈治海.论音乐教师的能力素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2).
其他文献
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在传统的初中教学中,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在具体的操作中,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是权威,是课程的主宰者。教学活
本文从社会热点问题“加名税”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我国契税在税理与法理方面的差异。文章主要以社会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研究方
刺桐聚首论古今──“全国第三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张甘经过泉州市建委、华侨大学建筑系历时两年多的辛勤筹备,“全国第三况空利为部吃时机轮会’于1994he月21日在对社巳日化
本刊讯(记者张九红)“以往,人们提到生物材料时,往往将它定位到生物医用材料上。随着材料产业的发展,现在很多生物材料已经不能归属于医用材料的范畴,所以,我认为生物医用材
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我们和许多音乐教师一样,常常面临尴尬:学生唱课本歌曲味同嚼蜡,唱流行歌曲却有滋有味;憋着甜美的童声卖力地模仿明星音色;听到贝多芬、阿炳也会暂时
6月15日,ABB(中国)有限公司凭借2011年卓越的市场表现,荣登《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今年公布的2011~2012 BEST50中国最佳表现公司榜单。该榜单致力于发掘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优势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突破性的改变。教师合理化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学生创造了全新的课堂氛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现代商场的建筑物要有现代化的装饰,装饰的整体构思不仅仅是先进的材料,更需要合理的设计和流行色彩的运用。 营造一个理想的具有审美意义的商业空间形象。商业流行色具有:
摘 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创新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要做到:发挥学生主动性,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意识;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情感激发灵感;同时还要有师生互动变换角色以激发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意识 主动性 发散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