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苗炜 今年春夏,很多人都会牵挂从西双版纳向北迁徙的十几头大象。我带着疑问看了一本书叫《大象的退却》。“人类与大象之间三千年的搏斗”这章中说,三四千年前,大象出没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然后渐渐退却,在上一个千年的后半期,大象渐渐集中于西南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象在与人类的持久争战中败下阵来。 此书作者伊懋是一位汉学家,他这本书讲的是中国环境史。他解读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文,考证汉人在贵州的开拓,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苗炜
今年春夏,很多人都会牵挂从西双版纳向北迁徙的十几头大象。我带着疑问看了一本书叫《大象的退却》。“人类与大象之间三千年的搏斗”这章中说,三四千年前,大象出没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然后渐渐退却,在上一个千年的后半期,大象渐渐集中于西南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象在与人类的持久争战中败下阵来。
此书作者伊懋是一位汉学家,他这本书讲的是中国环境史。他解读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文,考证汉人在贵州的开拓,分析古代的水利工程,描述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念,可以说,他用了一种“散点透视”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古代的环境问题。
我带着疑问看了一本书叫《大象的退却》。
我们看《诗经》中有一首宣扬周王室神圣统治权的颂歌,叫《皇矣》,开头四句,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后面接着是一串动词,作之屏之,修之平之,启之辟之,攘之剔之。每一句动词后面都是一些树木的名称。这几个动词是啥意思呢?大意就是清除灌木,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的或横卧的枯木。收拾干净干什么呢?种地。周王朝的始祖是后稷,他被我们视为农神,是他教会了我们种粮食。要想过农耕生活,就要先砍伐森林,清理出一块土地来。
古代的农耕生活并不是岁月静好的田园牧歌,人们想过得安稳过得好,就要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具体而言,人和大象的战斗是在三条战线上展开的,第一条战线是清理土地,用于农耕,从而毁坏了大象的栖息地。大象生活在森林中可以避免阳光的直射。如果没有树木的遮蔽,大象就无法生存下去。树木被毁,大象就会远离。福建龙岩市武平县有一个象洞镇,镇子里还有大象雕塑做标志,但那里早就没有大象的踪迹了。宋朝时有一位文人记述,说象洞位于潮州和梅州之间,未开拓时,群象在此逗留,“其地膏腴,稼穑滋茂”,土地肥沃,适合种庄稼。到14世纪时,那里方志上的说法就变成了 “林木蓊翳,旧传象出其间”。 森林依然在,但大象已经变成了传说。
人与大象的第二条战线是,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庄稼免遭大象的踩踏,需要除掉大象。明朝时的一位作者描述过广西沿海地区的合浦县捕杀大象的故事,1547年,当地的大象踩踏了很多庄稼,驱赶不走,太守就和乡绅们商议,组织乡民猎杀大象,做木栅栏包围象群,挖壕沟,用火攻,大象怕热,不出三四天就死光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做法非常残酷,但在世界各地,闯入人类聚居地的大象都会被除掉,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写过一篇散文叫《射象》,记述他在缅甸当警察时,射杀一头大象的故事。那头大象闯入了村庄,警察奥威尔就要负责清除它。
第三条战线是,人们为了象牙和象鼻猎取大象,象牙是一种贵重的材料,大象鼻子是一种食材,大象還可以加以训练用于战争,我们看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那一段故事,孟获手下就有一支队伍是驱赶大象发动进攻的。古代中国也有一点动物保护的概念,比如9世纪中叶,犀牛已经变成稀罕物,唐宣宗曾经下旨,将一头捕获的犀牛放归自然。在上古时期,犀牛和大象一样分布广泛,犀牛皮是制造士兵甲胄的材料,犀牛角可以入药,当作解毒剂,所以人们疯狂地捕杀犀牛。到9世纪,铁制盔甲早已取代兽皮,但对犀牛角的需求,还诱惑人们去猎取这种繁育缓慢的动物,这导致犀牛渐渐绝迹。在17世纪初,台湾当地人开始猎鹿,每年向日本出口的鹿皮达到10万张,鹿群日渐减少。随后汉族农民开垦草地,使整个台湾的鹿几近灭绝。
其他文献
叶叔华院士为《新民周刊》的记者团队赠送自传,并在扉页上题词。 南丹路80号,上海天文大厦里,有一间看似普通又不普通的办公室。普通,在于它简洁有序的陈设;不普通,在于门口那块牌子上的两个字“院士”。推门而入,一位94岁的老者,正埋头在十几摞书后,伏案阅读科技文献。她不戴老花镜,阅读时泰然自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以至于推门的声音都未察觉。 这位老者,名叫叶叔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我国天
1938年,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在山西洪洞县马牧村八路军总部。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通电号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再次积极推动国共合作。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
“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人们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23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句名言,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精彩序章。在上海,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没有停息,这也给了成立8年的融创上海区域集团不断前行的动力。 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夕,融创上海区域集团把八年来的百余个作品集结成册,在重新开张的上海广场发布《点亮城市生命力》作品实践白皮书
苗炜 为了给儿子启蒙,我在网上找到一本书叫《三到八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结果到处都没货,只有复印本标价上百元出售。这本书的作者叫罗莎琳德·查尔斯沃思,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的教授,培训过许多幼儿园老师和小学低年级老师,用我们的话说,她是一位“幼小衔接”的专家。 买不到这本书,我就买了一本《数学家讲解小学数学》,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教授伍鸿熙写的,伍鸿熙是研究微分几何的,他发现美国的中小学数学
在当下众多设计类比赛中,由《FA财富堂》艺术设计杂志主办三年的“FA 青年建筑师/ 室内设计师奖”让人感到一丝与众不同的“野性”。 从西北的窑洞到西南的大熊猫村,还有未来计划中的湖北武当山,大赛召集起祖国大陆及港澳台的年轻设计师,在人迹罕至的“空心村”宅基地上,量身定制建造起了一片独树一帜的建筑群,用设计的的力量、艺术的语言、文化的灵魂去振兴中国农村。这里展示其中的六个建筑。白立方 河北省张家
这是一张拼版图片: 上图为1986年,考古人员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工作。受限于当时的条件,现场裸露在空气之中,没有被完全封闭保护起来(三星堆博物馆供图);下图为3月10日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拍摄的4个大小不同的“考古舱”(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4月12日,一件完整的圆口方尊在三星堆3号坑出土。此坑不愧“聚宝盆”之称。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
“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社会大众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有不少人对肺炎球菌性疾病危害认识不足。疫苗接种只是一分钟的过程,却能为孩子筑起健康屏障,这也是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11月8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公共卫生防疫专区辉瑞疫苗展台,一场题为“守护健康,对肺炎球菌说‘不’”的专家访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聆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原首席专家
庚子春节,全国人民都在牵挂着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尤其是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其他从业者。 此前湖北之声发布消息:武汉紧急求援,众多医院物资紧张,眼下,全国上下正在有序开展防控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至2020年2月2日17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机关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接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社会捐赠款物92023.26万元。其中,接受资金71957.25万元,物资价值20
在7月底上海制定出台的《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特意提到“全面提升‘一江一河’沿岸地区文化功能”。江,是黄浦江;河,就是苏州河。 世界上很多著名城市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例如伦敦与泰晤士河、纽约与哈德逊河、巴黎与塞纳河、东京与江户川,城市因不同的河流塑造了自身独特的气质。很多人认为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殊不知,先有苏州河,
新疆叶城县教研培训中心,教师们正通过学习软件接受培训。 在完成了一年半的驻校工作后,喀什大学的上海援疆教师们要回家了。2021年7月初返沪之前,7位老师统一穿着白衬衫,在喀什大学的家属院8号樓门前拍下一张合影。8号楼楼道口挂着一块蓝色的门牌,上面写着:上海援疆教师之家。 家属院陈旧的褐色墙面,无声地告诉人们这里经历的岁月变迁。 从2010年上海市对口帮扶喀什地区开始,不断有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