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秦桧站起来,无异于颠覆中国的历史,颠覆人们的伦理观念。此举无论是出于轰动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是不足取的。历史的是非曲直也许无从考证,但秦桧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定论,何必搅乱视听?有是必有非,如果秦桧站起来,总会有人倒下,那会是谁呢?历史是有延续性的,就像长江水滚滚东流,到我们这一代,你想让它改向西流,可能吗?
据报道,史上著名的大奸臣、卖国贼秦桧,经历近五个世纪后,在地方领导的关怀下,如今为他重塑金身,重修庙宇——在他的老家南京市江宁区建立了“秦桧博物馆”,此馆已正式对外开放。上海一位艺术家为秦桧夫妻塑了像,一改这对男女的跪姿,让他们“坐了起来”(宰相的威风又出来了)。这个上海来的艺术家还为这个雕像起了一个名字,叫《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
“全国208个秦桧像都是跪着的,只有江宁这个是坐着的,这深深伤害了人们的感情。”此事引起了岳飞后裔的关注,连夜乘坐火车赶往南京。知名媒体人凯雷也将此事在网络上曝光,引起了国内外网友对这段历史的一次大讨论。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包含了许多重大的忠奸、是非、曲直、正谬的问题,网络热议就不难理解了。一边倒的是质疑与讨伐,个别的貌似公允,把岳飞被害都推到高宗皇帝的头上,多多少少、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点为秦桧昭雪的味儿。
中国的许多问题糟就糟在历史太长,许多陈年旧事文献又不全;读正史吧,江湖人说是修改过的不真实;读野史吧,官家又说那是造谣!真是读书难,做读书人更难,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读书人难上加难!再者,中国的人太多,人多嘴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在是难得做到舆论一律。尽管如此,中国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创造了许多好办法来协调这个问题。比如:鱼与熊掌如何取舍,主次轻重必须区分,功与过怎样按比例冲抵,所谓“邪正古来观大节”是也!这个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原则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自觉遵守的。如果我们不认可这个原则,我们就没有讨论问题的一个统一标准,讨论问题也就不会有任何意义了。
“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名,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判断哲学家,不应该根据他本人挂的招牌,而应当根据他们实际上是怎样解决理论问题的,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肩,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到目前为止,这两个伟大思想家的教诲依然是我们评价建立“秦桧博物馆”风波最科学也最有说服力的准则。
我们先看一下历史:北宋以后,历朝历代都是把秦桧定在耻辱柱上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其嫡系后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文武双科状元秦大士,也曾痛心疾首地反省:“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知道今天的秦桧家乡人何以敢于堂而皇之地站出来对秦桧大搞“克己复礼”,让他端坐博物馆大厅供世人瞻仰?也许还会不乏有人兴高采烈地与之“合影”留念。秦桧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涕零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诗句今天依然言犹在耳!当今,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还有他国长期觊觎我们的宝贵资源!目睹这些现实,又想起岳飞在收复襄阳等六州后所表达的爱国主义与乐观主义豪情:“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有人说,岳飞的死和秦桧与敌人媾和都是高宗拍板的,而且是当时“审时度势的一招妙棋”,与秦桧没有关系。还说,中国历史上每遇外族入侵,总是有主战、主和两派之争,最后拍板的是皇帝,与两派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一来,中国的历史上,只有几个皇帝是坏蛋,其余都是好人。于是乎,这些人是不是都应该为他们建博物馆呢?
文化为旅游服务也好,旅游为文化张目也罢,南京除了为秦桧建博物馆就没有辙了?我看南京为苏小小、李师师等“十大名妓”分别建博物馆比秦桧更能够牵动全世界人的心!或者投资扩建苏小小在西泠桥边的“慕才亭”也不错;“慕才亭”上的那副对联更具人文价值:“千古芳名留故迹,六朝前事著西泠!”转念一想,我们的这些地方父母官们是不是还不如唐朝写下千古名句《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杜牧呢!正是:六朝脂粉,消磨了多少豪杰;一个秦桧,伤害了无数人心。
文化改革可以允许有万变,但是万变不能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要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观。“猎奇”,或者搞什么“轰动效应”是无能无知的表现。南京是得天独厚的六朝古都,可以挖掘的有意义的文化遗产何其多!为什么单单找个秦桧出来挑战大众的心理与是非底线?
从史料的翔实到民间对秦桧这位历史罪人的态度,其实早有定论,翻案也根本没有现实意义,反而凸显出一种当今社会价值观扭曲的丑恶现实,而这个现实就是在唯利是图地追求商业利益的目标下。有人把孔子像立在天安门,撤了;也有人为日本的“开拓团”建纪念碑,也撤了;现在,又有人为秦桧建博物馆,可谓乱象丛生。因此,政府要把反这种一意孤行、滥施权力、愚蠢透顶的官员提上日程,因为这种为秦桧建馆的官员搅乱了大众的思想,混淆了他们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其害无穷!
据报道,史上著名的大奸臣、卖国贼秦桧,经历近五个世纪后,在地方领导的关怀下,如今为他重塑金身,重修庙宇——在他的老家南京市江宁区建立了“秦桧博物馆”,此馆已正式对外开放。上海一位艺术家为秦桧夫妻塑了像,一改这对男女的跪姿,让他们“坐了起来”(宰相的威风又出来了)。这个上海来的艺术家还为这个雕像起了一个名字,叫《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
“全国208个秦桧像都是跪着的,只有江宁这个是坐着的,这深深伤害了人们的感情。”此事引起了岳飞后裔的关注,连夜乘坐火车赶往南京。知名媒体人凯雷也将此事在网络上曝光,引起了国内外网友对这段历史的一次大讨论。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包含了许多重大的忠奸、是非、曲直、正谬的问题,网络热议就不难理解了。一边倒的是质疑与讨伐,个别的貌似公允,把岳飞被害都推到高宗皇帝的头上,多多少少、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点为秦桧昭雪的味儿。
中国的许多问题糟就糟在历史太长,许多陈年旧事文献又不全;读正史吧,江湖人说是修改过的不真实;读野史吧,官家又说那是造谣!真是读书难,做读书人更难,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读书人难上加难!再者,中国的人太多,人多嘴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在是难得做到舆论一律。尽管如此,中国人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创造了许多好办法来协调这个问题。比如:鱼与熊掌如何取舍,主次轻重必须区分,功与过怎样按比例冲抵,所谓“邪正古来观大节”是也!这个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原则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应该自觉遵守的。如果我们不认可这个原则,我们就没有讨论问题的一个统一标准,讨论问题也就不会有任何意义了。
“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名,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判断哲学家,不应该根据他本人挂的招牌,而应当根据他们实际上是怎样解决理论问题的,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肩,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到目前为止,这两个伟大思想家的教诲依然是我们评价建立“秦桧博物馆”风波最科学也最有说服力的准则。
我们先看一下历史:北宋以后,历朝历代都是把秦桧定在耻辱柱上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其嫡系后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文武双科状元秦大士,也曾痛心疾首地反省:“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知道今天的秦桧家乡人何以敢于堂而皇之地站出来对秦桧大搞“克己复礼”,让他端坐博物馆大厅供世人瞻仰?也许还会不乏有人兴高采烈地与之“合影”留念。秦桧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涕零的。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诗句今天依然言犹在耳!当今,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还有他国长期觊觎我们的宝贵资源!目睹这些现实,又想起岳飞在收复襄阳等六州后所表达的爱国主义与乐观主义豪情:“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有人说,岳飞的死和秦桧与敌人媾和都是高宗拍板的,而且是当时“审时度势的一招妙棋”,与秦桧没有关系。还说,中国历史上每遇外族入侵,总是有主战、主和两派之争,最后拍板的是皇帝,与两派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一来,中国的历史上,只有几个皇帝是坏蛋,其余都是好人。于是乎,这些人是不是都应该为他们建博物馆呢?
文化为旅游服务也好,旅游为文化张目也罢,南京除了为秦桧建博物馆就没有辙了?我看南京为苏小小、李师师等“十大名妓”分别建博物馆比秦桧更能够牵动全世界人的心!或者投资扩建苏小小在西泠桥边的“慕才亭”也不错;“慕才亭”上的那副对联更具人文价值:“千古芳名留故迹,六朝前事著西泠!”转念一想,我们的这些地方父母官们是不是还不如唐朝写下千古名句《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杜牧呢!正是:六朝脂粉,消磨了多少豪杰;一个秦桧,伤害了无数人心。
文化改革可以允许有万变,但是万变不能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要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观。“猎奇”,或者搞什么“轰动效应”是无能无知的表现。南京是得天独厚的六朝古都,可以挖掘的有意义的文化遗产何其多!为什么单单找个秦桧出来挑战大众的心理与是非底线?
从史料的翔实到民间对秦桧这位历史罪人的态度,其实早有定论,翻案也根本没有现实意义,反而凸显出一种当今社会价值观扭曲的丑恶现实,而这个现实就是在唯利是图地追求商业利益的目标下。有人把孔子像立在天安门,撤了;也有人为日本的“开拓团”建纪念碑,也撤了;现在,又有人为秦桧建博物馆,可谓乱象丛生。因此,政府要把反这种一意孤行、滥施权力、愚蠢透顶的官员提上日程,因为这种为秦桧建馆的官员搅乱了大众的思想,混淆了他们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其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