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斑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不少柑橘产区发生了柑橘黑斑病,对果农收益和柑橘产业发展都造成了影响。柑橘黑斑病,又叫柑橘黑星病,该病由真菌引起,其有性阶段称柑橘间座壳菌,属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以下介绍该病的为害情况及其防治技术。
  1. 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果实,叶片受害较轻。果实被害后症状分黑斑型和黑星型两种。黑斑型:发病初期为淡黄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直径1~3厘米,中央稍凹陷,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为害严重时病斑可覆盖大部分果面,在果实储藏期间会发生腐烂、僵缩如炭状。
  黑星型:常发生在接近成熟的果实上,病斑初期为褐色小圆点,后扩大成直径2~3毫米的圆形黑褐色斑,周围稍隆起,中央凹陷呈灰褐色,其上有许多小黑点,一般只为害果皮,果实上病斑多时会引起落果。
  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囊壳、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斑上越冬。翌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菌萌发繁殖,借风雨、昆虫传播。病菌发育温度15~38℃,最适温度在25℃左右,高温有利于发病。通常在柑橘谢花后1.5個月内侵入幼果,7月底至8月初开始发病,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春季高温、多雨,晴雨相间的天气发病重,果园管理粗放、受冻、树势衰弱、果实采收过晚有利于发病;健壮树、幼树发病轻。柑橘中的橘类,如早橘、本地早、南丰蜜橘、红橘、椪柑,柑类的蕉柑,以及柠檬、沙田柚等品种发病较重。
  3. 防治技术
  ①加强对柑橘树体的土肥水管理,疏松培肥土壤,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②对郁闭的果园、树冠,进行间伐或大枝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③冬季进行清园,喷施45%石硫合剂结晶150~200倍液(或1~2波美度石硫合剂),结合剪除病枝、病叶,连同落叶、落果一起清出园外烧毁,以减少病源。
  ④在谢花(落花)后15天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15天左右喷药1次,连续3次。药剂可选择以下任意一种:0.5∶0.5∶1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杀得、冠菌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氧氯化铜(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世高)1200倍液。
  ⑤为防止果实储运中继续发病,果实要规范采收,轻拿轻放,避免产生新伤,运输过程中要防挤伤、擦伤。另外,果实储藏保鲜库内应保持适温5~8℃,相对湿度85%~90%,以尽量减轻病害发展。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申明坝凤仙路北京汇源重庆柑橘公司 邮编:404040)
其他文献
位于莫斯科的牵牛星(Альтаир)海军电子工程科研所是俄罗斯从事海军无线电电子装备开发的龙头企业之一,它成立于1933年,当时名为全苏遥控和通信研究所,其主要任务是为苏军
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约饲料,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而且可以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蒸汽压片饲料加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提高谷物(玉米)消化利用率的加工技术,该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于美国问世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推广应用,现已普及到欧美等众多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韩国和日本也开始大量使用谷物(玉米)蒸汽压片饲料饲喂牛羊。我国自2005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