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aoc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运用题,是高考常考题型。许多同学没有仔细辨析成语的意思及适用范围,会出现误判。下面系统地介绍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例1] 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而例[1]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误判。
  [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例[2]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容易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代价而自己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二、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容易误用的成语还有: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7)“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8)“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9)“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0)“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绘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1)“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2)“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3)“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三、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4]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5]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是个贬义词,例[5]中当褒义用,错。
  容易出现褒词贬用的成语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爽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容易贬词褒用的成语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0)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1)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2)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以上所谈的是成语在感情色彩上的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应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以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也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2)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3)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4)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6)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7)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8)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9)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10)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四、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语,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就是错用。
  [例6]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此类成语还有:
  (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则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的名声,一般名声不可以用。
  (4)“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5)“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例7]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下面所列举出的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了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不分轻重。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關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不可同日而语:形容在时间上,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五、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是,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例8]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是指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
  此类成语还有:
  (1)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2)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3)百姓生灵涂炭
  (4)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5)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6)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7)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8)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9)众多的莘莘学子
  (10)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
  六、误用字面意义
  [例9]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和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此类成语还有:
  (1)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3)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4)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5)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6)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7)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8)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9)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0)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七、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而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例10]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的成语还有:
  (1)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2)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谦虚。
  (3)蓬筚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5)心向往之:用于自己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6)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其他文献
高考《考試说明》明确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中应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观点态度题是阅读理解题中一种难度较大的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了解文章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事物所持的观点或态度;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具有在正确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观点或态度倾向进行分析、识别的能力。  一、观点态度题常见提问方式   1. What does the author imply about...?   2. Whats
摘?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对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沙立足现实,通过采用加大学校硬件建设、规范教师津补贴、县域内教师定期流动、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和改善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等措施,促进师资队伍合理配置,整体提升师资水平,加大了城乡学校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师资源;配置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长沙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关注民生、维护教育公平的重要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这话似乎有点夸张,但一个好的标题,确实可以抓人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面对材料作文题,怎样拟一个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好标题,是一门技术活。下面结合例题谈谈操作要领。  一、紧扣作文材料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三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其中,一只蚂蚁一见到石头就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了。于是再爬,便又再掉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Professor Li, headmaster of our college, applied the method to teaching, creating new a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chool.  A. the; the B. /; a  C. the; a D. /; the  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作为教育阵地,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重任。当今社会教育教学改革呼声四起,探索者层出不穷,效果不容否认。但作为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我坚定地实施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  通常情况,人们认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是好的。教育教学也一样,认为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中口若悬河、唾沫横飞,恨不得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一股脑倒出来,灌到学生肚子里。这种教学方式主观愿望是好的
摘要:本文论述了文言文函授应该坚持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有效探索文言文函授教学的规律,提高文言文函授教学的质量;阐述了在文言文函授教学中,要突出函授重点、加强自学指导、做好作业练习、抓住考试环节。  关键词:函授;古汉语;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文言文函授教学的任务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员阅读古籍的能力,有效提升学员掌握和运用古汉语知识的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对文言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课题。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精神的考查,早已渗透在各类高考、选考试题当中。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可以在赏析试题中感悟科学精神的评价方式,在分析答卷中反思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在观念转变中探索科学精神培养的有效路径,科学备考,摆脱教和学的套路,切实发挥复习课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精神;评价方式;说题;议题;命题  在新一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的。小说中的人物,“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作家“真实地虚构”出来的人物,这是小说人物的实质。比如孙悟空。孙悟空是什么?孙悟空是石猴。大千世界中,有石头,有猴子,就是没有石猴。所以,石猴既是真的,又是假的,是作者吴承恩先生真实地虚构出来的。如此,孙悟空既有石头的硬气,又有猴子的灵气。这样就为下文情节的展开、文章主题的表达做好了铺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篇小说,感受
摘 要:阅读教材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从“阅读有法、阅读有思、阅读有悟”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努力达成“知其要、明其理、通其意”三大目标,进而促进并形成“以课本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以自主阅读为抓手”的思想政治教学范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材;自主阅读;教学范式  教材是学生学科学习的主要课程资源,因而阅读教材是学生获取学科知识和发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答案.对问题实行分类,分类标准等于是增加的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优化了解题思路,降低了问题难度.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江蘇高考的含参函数与导数的解答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下文分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