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确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军事经济工作的大环境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的。在军队的相关工作中,军队的财务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军队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对于军队的经费管理体制、原则和方法等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使军队的经费管理工作更加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了军队财务工作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一、市场经济对于经费管理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虽然给军队的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军队的财务经费管理一方面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做好军事经费管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军事经费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军事财务管理前景一片广阔。
(一)在根本上缓解了军费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并且经济表现越来越强势,这样一来,我国的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依靠财政税收为军队拨款,保证必要的军费开支,这就有效的满足了军队现代化中对军事经费的需求,缓解了军费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军费的使用的整体效益将会不断地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费用管理已经被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军事经费的结构以及投向将会得到合理的优化,军队的财务改革也将被深化,基于此,军队的财务管理也会被加强,军事经济效益也将会被大大提高。处于社会主义军队财务从宏观调控到微观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必将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以前时期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军费使用的整体效益将会大大提高。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有助于开辟新的军事经费来源渠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价值规律以及竞争机制等也将不断作用于军事经济领域,因此,军队的生产经营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对于搞活部队的生产建设经营,对于军队自我补给能力的提升有着十足轻重的作用。
(四)军队军费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将有利于军费管理者理财能力的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竞争机制使得优胜劣汰的作用更加明显,军事经费管理者进一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地突破旧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把军事理财思想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局去思考,研究新的理财理念,寻求新的理财方法。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费管理者的理财能力必将大幅提升。
二、军费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途径
(一)积极参与市场,提高军费保证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军事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拨款,军费管理者既要合理的利用好国家的财政拨款,又要使军费增值。
1.常规的军事经费拨款到位,经费保障要注意时效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相当活跃,经费保障程度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常规的经费拨款是否能够及时到位。各级财务部门要根据上级拨款的具体情况,及时足额的下拨到基层,以确保经费的供应保障具有时效性,使得军费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2.积极参与市场流通,提升经费的增值能力。就目前為止,各级部队的生产经营收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预算以外的军事经费在所有军费中的比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军队应该在对内实行有偿借贷、对外借助银行投放这两个主要方面把预算外的经费管理好,使用好,在保障部队官兵的生活的基本前提下,把预算外资金积极的投放到市场,使其参与市场流通,最终达到增值。
3.集中闲散资金,提升整体效益。提高经费保障效益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集中财权问题成为军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经费应该有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防止军队中部分人的“下海经商之念”。同时,对于各个事业部门和基层单位的结余资金也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管理,提升整体的效益。
(二)改进军费管理方式 提升军费调控能力
1.要对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在经费的管理之中适当的添加有效的经济手段。以改变军队经费的使用效益低,浪费严重的现状。鉴于此,军费管理者要大胆探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经费管理与经济效益紧密的联系起来。
2.完善以“事业成果”为核心的财务监督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商品交易纷繁复杂,财务监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改进过去的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监督方式,并把监督的重点逐步的转移到以经费的收支计划的安排以及事业成果的转化率上来。
(三)以“三个转变”为核心,提高经费的管理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军费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军费管理部门要特别强调“三个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1.经费供给要想强化管理方面转化。过去的简单的记账、报账等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只供不管或者重供轻管方式依旧存在与军队的经费管理中。但是,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管理部门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军费的整体效益上,并不断地增强管理意识,提高参与经济活动下的经费管理能力。
2.知识构成向专业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越充分,就越需要改变传统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文化水平差的现状,不断开发专业素质高的管理型人才,因此,军队必须高度重视经费管理人员的知识构成。
3.管理作风向服务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中级别较高的特别是师团级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着力加强转变工作作风,以帮助改变基层经费管理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的现状。从而促进部队整体经费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军队财务集约化管理探析[J].军事经济研究,2007(01).
[2]姜贤良.我国军费供应标准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11).
[3]徐文龙.当前部队标准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2006(07).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一、市场经济对于经费管理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虽然给军队的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军队的财务经费管理一方面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做好军事经费管理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军事经费的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军事财务管理前景一片广阔。
(一)在根本上缓解了军费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并且经济表现越来越强势,这样一来,我国的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家依靠财政税收为军队拨款,保证必要的军费开支,这就有效的满足了军队现代化中对军事经费的需求,缓解了军费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军费的使用的整体效益将会不断地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事费用管理已经被纳入到市场经济的轨道,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军事经费的结构以及投向将会得到合理的优化,军队的财务改革也将被深化,基于此,军队的财务管理也会被加强,军事经济效益也将会被大大提高。处于社会主义军队财务从宏观调控到微观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必将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以前时期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因此,军费使用的整体效益将会大大提高。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有助于开辟新的军事经费来源渠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价值规律以及竞争机制等也将不断作用于军事经济领域,因此,军队的生产经营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对于搞活部队的生产建设经营,对于军队自我补给能力的提升有着十足轻重的作用。
(四)军队军费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将有利于军费管理者理财能力的提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竞争机制使得优胜劣汰的作用更加明显,军事经费管理者进一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地突破旧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把军事理财思想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局去思考,研究新的理财理念,寻求新的理财方法。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费管理者的理财能力必将大幅提升。
二、军费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途径
(一)积极参与市场,提高军费保证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军事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拨款,军费管理者既要合理的利用好国家的财政拨款,又要使军费增值。
1.常规的军事经费拨款到位,经费保障要注意时效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相当活跃,经费保障程度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常规的经费拨款是否能够及时到位。各级财务部门要根据上级拨款的具体情况,及时足额的下拨到基层,以确保经费的供应保障具有时效性,使得军费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2.积极参与市场流通,提升经费的增值能力。就目前為止,各级部队的生产经营收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预算以外的军事经费在所有军费中的比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军队应该在对内实行有偿借贷、对外借助银行投放这两个主要方面把预算外的经费管理好,使用好,在保障部队官兵的生活的基本前提下,把预算外资金积极的投放到市场,使其参与市场流通,最终达到增值。
3.集中闲散资金,提升整体效益。提高经费保障效益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加强资金的集中管理。集中财权问题成为军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经费应该有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防止军队中部分人的“下海经商之念”。同时,对于各个事业部门和基层单位的结余资金也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管理,提升整体的效益。
(二)改进军费管理方式 提升军费调控能力
1.要对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大胆的改革。在经费的管理之中适当的添加有效的经济手段。以改变军队经费的使用效益低,浪费严重的现状。鉴于此,军费管理者要大胆探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经费管理与经济效益紧密的联系起来。
2.完善以“事业成果”为核心的财务监督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商品交易纷繁复杂,财务监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改进过去的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监督方式,并把监督的重点逐步的转移到以经费的收支计划的安排以及事业成果的转化率上来。
(三)以“三个转变”为核心,提高经费的管理能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军费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军费管理部门要特别强调“三个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1.经费供给要想强化管理方面转化。过去的简单的记账、报账等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传统意义上的只供不管或者重供轻管方式依旧存在与军队的经费管理中。但是,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管理部门应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军费的整体效益上,并不断地增强管理意识,提高参与经济活动下的经费管理能力。
2.知识构成向专业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越充分,就越需要改变传统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文化水平差的现状,不断开发专业素质高的管理型人才,因此,军队必须高度重视经费管理人员的知识构成。
3.管理作风向服务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中级别较高的特别是师团级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着力加强转变工作作风,以帮助改变基层经费管理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不高,管理经验不足的现状。从而促进部队整体经费管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军队财务集约化管理探析[J].军事经济研究,2007(01).
[2]姜贤良.我国军费供应标准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11).
[3]徐文龙.当前部队标准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