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杭宁快速客运有限公司投放高速快客班一年多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实现了以客运线路专线经营模式带动道路客运行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内耗加重运输成本
杭州至南京公路旅客运输原由八家不同经济性质的公路客运企业承担,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经营格局。当时因为社会经济水平的限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公路交通竞争,以解决群众的初级交通需求。
由于众多企业参与经营同一条线路,每个企业的经营思路、服务理念、车辆品位都不同,同时经营主体多、经营模式不一、班车性质杂、经营秩序乱,使得行业部门管理难、客运安全难以保障等局面持续存在。
首先是行业管理部门协调困难,每次遇到调整班次时间,经营者互不相让、相互牵制,仅仅为了上下5分钟的时间,经营者激烈讨论数个小时,并且常常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当涉及到新增班车的排班问题时,这样的协调更是艰难,这使得杭宁线的班次运营很难根据客流进行科学合理安排。
更大的问题是运输安全难以保障,个别班车经营者为了提高实载率,不规范经营,经常出现途中上下客、超载、随意变更行驶路线等违规行为。
原有的交通经营模式使得管理成本和运输成本都在无序低效的恶性竞争中增加,更谈不上节能减排。
专线经营梳理乱局
根据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多、小、散、弱”的道路客运市场格局必然带来恶性竞争,从而导致内耗加大、运输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下降等,使得节能减排工作失去实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2006年8月,杭宁线八家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对隶属杭州地区的杭宁班线、站点予以重新梳理整合,并以浙江省最大的道路运输企业——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本着平等互利、积极推进的原则,各家客运企业就组建模式、线路经营权的整合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反复沟通协商,最终推出一个各方都认可的方案:
即原在杭宁线上的客运班线股权比例的方法具体测算公式为:各股东的现营班车班次数×营运里程数×车辆车型系数/各股东班次的车型公里数总和。
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干线快速客运有限公司、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浙江省友谊汽车客运有限公司、杭州恒凤交通运输有限公司等八家客运企业按各自股权比例共同出资的方式组建了浙江省第一个省际专线经营公司——浙江杭宁快速客运有限公司。
杭宁线的优化重组,被很多专业人士认为是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公路交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改革开放之初解决群众的初级交通需求,发展到今天倡导“行有所便”的道路交通理念,继续走原有的交通经营模式显然已不可行。杭宁快速客运有限公司的成立就是基于这一需求的有效尝试。
这家快速客运有限公司成立后,一改过去杭宁线上的混乱状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节能减排成大赢家
浙江杭宁快速客运有限公司的整合运营,让节能减排成为最大的赢家!
首先是新机制催生设施设备更新,降低了油耗。
公司首期投入3000多万元对“杭宁快客”班线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淘汰了车况差、车龄长的旧车,全部改以新购置的技术先进、高效低耗、配置高档的高级客车。
2007年上半年,这家公司的24辆营运车辆总行驶里程为258.313万公里,平均油耗21.55升/百公里,而杭宁线整合前普遍使用的安凯车辆的平均油耗25.75升/百公里,仅此一项,2007年上半年就节约油耗约105万升,按照当时市场上柴油的零售价4.66元/升,半年节省燃油费用约50万元。在国内油价不断攀升的环境下,这个数字势必水涨船高。

其次是新公司组织结构清晰,降低了管理成本。
以精简高效为原则,新公司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员工工资及管理费用开支大大降低。公司统一聘用了40名资质较高的优秀司机驾驶“杭宁快客”,这个数字比改造前精简了近一半人员(其中南京线24人,比改造前减少了12人)。这些新上岗的司机中,150万安全公里驾驶员1名,100万安全公里驾驶员9名,其余驾驶员安全里程全部在30万公里以上。
第三是新公司运行环节简化,提高了运乘效率。
专线化经营在整合线路车辆、劳动力、经营主体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车公司与车站的合作模式,形成“一对一”的交流沟通,从而提高了站务作业各环节的运行效率,方便了旅客乘车出行。
第四是科学配置线路,提升了营运效益。
经营伊始,公司明确了以杭州至南京线路为主打客班,带动其他线路,形成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整体提升的经营思路。公司目前共有杭州至南京、宜兴、溧阳、溧水4条线路在营,共投入24辆营运客车(总营运车座912座),比原先减少了6辆车(近250个座位),日发30班(其中南京17班)。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公司完成综合运量614635人,周转量183615741公里,平均实载率60%。
第五是合理调度班次,提高车辆的利用率。
为最大限度地用好优秀驾驶员及高档车辆,公司在排班上动足了脑筋。以杭州至南京班线为例,目前,杭州始发班车密度从早上6:40到末班19:30,每隔20~30分钟发一班,全天共发班35班,保证旅客随到随走。
2007年春运,杭宁线两省的客运企业首次合作,在客流高峰时段分别把自己的12个班次改为每日1.5班,由此每日增加6班,极大地提高了车辆利用率,以相对最少的资源保障了最多旅客的出行。
另外,假日运输期间以及其他客流集中时期,加班车辆通过回程配载,也使客运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提升,而这项优势在整合前无法体现——两地企业结算的矛盾常使车辆的回程放空。
节能减排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其有效开展的因素很多,而一个好的经营模式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保证。
有专家称,浙江杭宁快速客运有限公司的成功组建和运营,为解决同一线路多家中小企业经营带来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一种实用、科学的经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道路客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