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无效的心力衰竭(心衰)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后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变化及其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48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心衰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具体用法为500μg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先采用负荷剂量1.5~2.0 μg·kg-1静脉推注3~5 min,之后以0.0075~0.0150 μg·kg-1·min-1静脉滴注24~72 h,根据患者体质量调节负荷量和静脉滴注速率.评价治疗效果,检测并比较治疗前、用药30 min、用药24 h、用药结束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24 h尿量,检测并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30d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Gal-3、CTGF水平,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房颤复发情况.根据治疗后3个月房颤复发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复发组(n=27)和未复发组(n=1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Gal-3、CTGF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治疗后房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48例心衰伴房颤患者中有122例(82.43%)用药24 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用药30 min、用药24h后、用药结束后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和24h尿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后30d患者的LVEF明显升高,LAD、LVEDD、LVESD和血清NT-proBNP、hs-CRP、TNF-α、Gal-3、CTGF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心衰伴房颤患者的血清Gal-3、CTGF水平与NT-proBNP和心功能指标LAD、LVEDD、LVESD、LVEF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年龄、病程、LAD、LVEF及治疗前NT-proBNP、hs-CRP、TNF-α、Gal-3、CTGF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病程时间、NT-proBNP、hs-CRP、TNF-α、Gal-3、CTGF水平均是影响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伴房颤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能及时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降低血清NT-proBNP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心功能指标和全身炎症状态,此外其还能明显降低血清Gal-3、CTGF水平.血清Gal-3、CTGF水平与NT-proBNP和心功能指标呈明显相关性,这2个指标可作为心衰伴房颤患者治疗后房颤复发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