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对荔浦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ixzh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要结合荔浦县气象观测数据及气象灾情等相关资料,分析暴雨、洪涝、寒潮、阴雨寡照、干旱等气象灾害对荔浦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御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学习。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防御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2-0015-02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志码: A
  荔浦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境内四面环山,周围高、中间低,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年平均日照时数1 472.4 h,年平均温度19.6 ℃,无霜期316 d。荔浦县耕地面积约2.5万hm2,形成荔浦芋、生猪、马蹄、食用菌、夏橙等传统特色产业和商品蔬菜、花卉、中药材、速生林、桑蚕五大新兴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加剧,荔浦县暴雨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频发,每年均会因气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尤其会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1 气象灾害及其对荔浦县农业生产的影响
  1.1 暴雨洪涝
  荔浦县降水量年际变化分布不均,每年4—9月为汛期,降水集中,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暴雨洪涝灾害出现频率较高,常导致大面积农作物受损[1]。例如,2013年3月28日荔浦县突降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导致大范围农田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1 100余万元;2013年8月19日,受强台风“尤特”影响,荔浦县连降暴雨,导致该地区遭遇近10年来最大的洪涝灾害,不少农田被淹,给荔浦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1.2 寒潮
  每年冬季受冷暖空气作用,荔浦县常出现寒潮天气,气温大幅降低,并伴随大面积雨、雪、霜冻等,极易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如2016年1月21—25日广西强寒潮天气过程,桂北气温为-6~3 ℃,荔浦出现冰冻天气,番茄、辣椒、马铃薯等喜温作物发生中度以上冻害,柑橘、香蕉及甘蔗等遭受轻度至中度冻害,龙眼及荔枝等果树正常花芽分化及发育受阻,致使幼树受到冻害。此外,寒潮天气也给水产养殖带来较大危害。
  1.3 阴雨寡照
  阴雨寡照是荔浦县常见天气现象,会使空气及土壤长时间潮湿,光照条件不充足,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如2012年入春荔浦县发生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导致部分玉米播种10 d以上依然未能出苗,且出苗后苗势较弱;果树开花较常年推迟40 d左右;早稻播种约20%,比上年同期播种进度推迟10 d左右。
  1.4 干旱
  干旱是对荔浦县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干旱通常有春旱、夏旱还有秋冬干旱,荔浦县秋冬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危害性较大[2]。如1999年荔浦县持续秋冬干旱天气,导致荔浦河干涸断流,对当地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均造成严重影响。
  2 防御对策
  2.1 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在气象防灾减灾科学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气象部门应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根据荔浦县各区域天气情况及农业生产状况,强化短期及中长期气象预报,以提升荔浦县农业气象预报预测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雷达、遥感、网络、GIS及农田小气候监测站等现代化先进技术,做好农业生产前期准备、整地、播种、生长发育、成熟及收获等各阶段监测。全面掌握农業生产中涝害、旱情、低温冷害及作物长势、产量情况等,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及预警服务水平,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科技保障。
  2.2 构建联合防灾减灾体系
  气象部门需要联合水利、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强化沟通协作,构建联合防灾减灾体系。各个部门不仅要保障农业信息共享,而且应挑选技术人员建立农业防灾减灾小组,强化农业生态环境改造,积极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改良土壤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要兴修水利,加强防洪堤坝、排洪渠等水利工程建设,拦蓄河水、减少流量,提升干旱、洪涝灾害防御水平,建立保险业务,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农业灾害保险,集中社会力量帮助受灾群众开展防灾自救工作,降低农业灾害损失。
  2.3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
  针对气象灾害对荔浦县农业生产的影响,荔浦县气象部门应强化农村气象信息队伍建设,深入农村向广大农户宣传、普及农业信息技术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同时,充分借助手机短信、微信、报纸、电子显示屏、乡村大喇叭、网站等及时发布暴雨、洪涝、寒潮、阴雨寡照、干旱等农业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方便农户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气象信息,更好地防灾减灾,减少灾害危害。
  3 结语
  暴雨、洪涝、寒潮、阴雨寡照、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会对荔浦县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气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强化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构建联合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水平,降低灾害威胁,推动地方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崔晓霞,徐青文.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
  [ 2 ] 陶学林,陈超.邵阳市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南方农业,2015,09(27).
  (收稿日期:2018-01-08)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060-01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从选地整地、种子准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论述了川东丘陵区花生复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川东;丘陵区;花生;高产技术  1 选地整地  1.1 精选土地  花生不耐连作,连作病害加重,产量降低,连作时间越长,减产越严重。所以,选
摘 要:以林业苗圃苗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检疫技术的具体操作和应用,以期为林业苗圃苗木培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林业苗圃;苗木;检疫技术;操作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1-0057-02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A   林业中有害生物类型多种多样,分布范围广泛,很容易在调运种苗过程中传播并扩散,导致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为此,
摘 要:对于东北地区来说,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栽培模式需要进行更新改造。锦州地区的天气环境偏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玉米是锦州地区的主要栽培作物,常年播种且面积广大。锦州市的水资源不是非常充足,基于此,对玉米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旱作节水;栽培模式;玉米栽培;研究应用  锦州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但是春季比较少雨,非常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墒情不
摘 要:为进一步了解北京雷力海藻系列肥料在花生上的产量潜力及增产效果,临沭县农业农村局承担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开展的雷力系列产品肥料对比试验,为今后该肥料大面积示范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雷力海藻系列肥料;试验示范;对比  1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临沭县店头镇大于科村,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棕壤性土,地勢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面积4.4 hm2。播种前采集试验地0~2
摘 要:农业是国家重点关注和扶持的行业,农业发展需要优良的种子支持,农民增收需要优良的种子保障。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农业育种和改良事业不仅非常重视,而且投入巨大。在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发展的时期,既要加快农业的良种化进程,又要保障农业技术的安全,让良种普及带来高产量、高效益的同时,能够实现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关键词:北方农业;良种化措施;研究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
摘 要:玉米产量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结合实践,提出玉米高产栽培的几个技术要点,以期促进玉米高产优质,推动农业发展。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45-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玉米栽培也需紧跟时代潮流,不断
摘 要:一般情况下,在张掖区域内新收获种子水分在25%~40%,种子呼吸强度大,很容易发热变质。贮藏期间因遭受低温冻害而失去活力,或因发生厌氧呼吸使种子受到毒害。因此,在收获后,应及时将种子进行干燥,使水分降低到安全贮藏水分临界值,以保持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介绍了种子干燥的原理、方法及技术要求,供参考。  关键词:种子;安全储藏;干燥技术;问题;对策  高台县是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大量生
摘 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种植中的主要作物类型。为了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增加小麦的产量,保证小麦种植的生产效益,需要对小麦单粒匀播抗倒伏高产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小麦单粒匀播抗倒伏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优势,对促进小麦生产效益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麦单粒;匀播技术;高产种植技术;抗倒伏  1 小麦单粒匀播抗倒伏高产种植技术  在研究小麦单粒匀播抗倒伏高产种
摘 要:林木种苗是林业种植的基础,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林业对于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国家对林业经济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林木种苗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林木种苗;行业管理;策略  森林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无论从层次还是领域上来看,林业资源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林业资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